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由 唐詩宋詞古詩詞 發表于 運動2021-12-20
簡介歐陽修是江西吉安人,雙井茶可以說是他的家鄉茶,如若生於現在,他絕對稱得上是雙井茶的代言人

慕意什麼意思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假日的午後,整個陽臺都沐浴在一片和煦的暖陽中,一個小姑娘正坐在陽臺茶桌前點茶。她的側影恬靜淡雅,手中的茶筅卻抖動的飛快,轉瞬間一碗晶瑩雪白的茶沫就打成了。

點茶法盛行於宋代,就是將茶碾成細細的粉末,放於茶盞中,用90度左右的水一點點澆進去。然後用茶筅用力攪打,使茶湯呈現出晶瑩的白色泡沫,稱為“乳餑”,就像蘇東坡詞中所說“

雪沫乳花浮午盞

”。

當時還流行用茶膏在乳餑上題字作畫,猶如一幅絕美的水中丹青,別有一番意境,因此深受人們尤其是文人的喜愛。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在宋朝最富盛名的茶應該是產於江西修水一帶的雙井茶,那裡距離盛產雲霧茶的廬山不遠,亦是山清水秀,雨潤風清的寶地。那裡出產的茶如蘭似麝,茶香濃郁,在北宋極富盛名,是朝廷的貢茶之一。

唐代劉叉在《冰柱》中寫道:

不為九江浪,徒為汩沒天之涯。

不為雙井水,滿甌泛泛烹春茶。

五代毛文錫《茶譜》中記載:“洪州雙井白芽,製造極精。”《讀史方輿紀要》也提到:“雙井,在州西二十里。《志》雲:南溪心有一井,土人汲以造茶,絕勝他處。”更有數不清的文人墨客,將它的香、它的醇溶入自己的詩詞之中,用文字品味著它的獨特清純。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也記載了此茶:“自景佑已後,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製作猶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茶十數斤養之,用避暑溼之氣,其品遠出日註上,遂為草茶第一。”

由此可見,雙井茶從北宋景佑年間開始盛行,並且十分重視茶的儲存和包裝,通常用紅色的絲綢來裝貯茶葉。紅色的茶囊,碧綠的茶葉,僅僅看一眼就覺得賞心悅目。待茶香溢位,飄飄嫋嫋,更是讓人慾罷不能。在歐陽修的心目中,它是勝過紹興日鑄山的茶葉,是“草茶第一”。在當時為了防止茶葉受潮變質,經常是在十幾斤普通茶葉中儲藏一包雙井茶,足見人們對它的珍愛。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宋朝本就是一個浪漫的朝代,也是一個富裕的朝代。從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大街上店鋪林立,人流如織,一片繁華景象。宋朝是一個重文抑武時代,文人們得到了自古以來最高的禮遇,他們也成為了都市生活的代表,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引領了大眾的潮流。因他們對茶的喜愛,也加快了茶產業的發展。

歐陽修曾寫過一首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歐陽修是江西吉安人,雙井茶可以說是他的家鄉茶,如若生於現在,他絕對稱得上是雙井茶的代言人。

有一天,好友梅堯臣來訪,歐陽修用雙井茶來待客。新沏的茶剛一端上來,那清幽的茶香就立刻俘獲了梅堯臣的味蕾,隨後他也賦詩稱讚,“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飲茶之風從上層社會開始蔓延至社會各個階層,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侶,下至商賈士紳、黎民百姓,品茶之雅好舉國推崇,無不以飲茶為時尚,茶也成為了人們之間禮尚往來的一個重要物品。王安石曾說:“

茶之為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無。

生於雙井的黃庭堅更是對自己家鄉的茶推崇至極,多次將此茶分送給自己的好友。他在給蘇東坡送茶的時候,附帶詩一首: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為君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蘇東坡收到茶和詩,很開心,並隨即和詩一首:

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誇新書。

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湯雪生璣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因此茶的珍貴,東坡居士都不捨由僮僕來煎煮,親自守在茶鼎邊,看著茶湯漸漸呈現出白雪般晶瑩的浮沫,和像珍珠一樣的剔透的水泡,閒適愜意如世外仙人。

黃庭堅與蘇東坡,以茶為媒,詩詞唱和,既聯絡了師生之情誼,又滿足了口腹之慾望。一字一句間有茶香氤氳縹緲,彷彿天地間一切都溶入了這沁人的幽香之中。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同樣也是江西人,他對自己的老鄉兼前輩歐陽修、黃庭堅等人十分敬仰,然而,生不同時,只能將自己對他們的傾慕付與詩詞中。家鄉的茶就又一次成為了跨時代的媒介,一首《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訴出了他濃濃的思鄉情,深深地敬慕意。

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

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鑄建溪當退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楊萬里在一次漫遊西湖時,用六一泉水煮從家鄉帶來的雙井茶,在如松濤翻滾的沸水中,茶香隱隱溢位。好水、好茶,讓孤獨的詩人浮生出一絲鄉愁。

故鄉的山水猶如王勃詩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壯美悽清,世間無與比擬。可是隻能“自看風爐自煮茶”,無人能與自己分享此刻的心情,曾經那麼喜歡茶道的歐陽修、黃庭堅也早已作古,無緣交遊,自己只能在滕王閣上與他們意會神遊。

看著茶碗裡積玉堆瓊的茶沫,品著空氣中瀰漫的淡淡茶香,一首首帶著茶韻的詩詞從小姑娘的腦海裡飄過,翰墨清茶,交相融合。讓這個平淡的下午,彷彿也不平凡了起來,多了一份幽香,多了一份深情。

推薦文章

  • 在南方,少了粽子不過年

    包的時候先在手心裡鋪上冬葉,窩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塊豬肉一層綠豆一層糯米的順序鋪好、包緊,用水草綁牢,出來就是一隻有稜有角的美味肉粽子,我記得母親包的粽子形狀總是特別漂亮,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有時在我的央求下,母親會包...

  • 西安近兩日陰天為主有分散性小陣雨

    3日:陝北多雲間陰天,關中、陝南陰天間多雲,關中南部部分、陝南大部有小雨或陣雨,其中秦嶺山區有小雨或雨夾雪...

  • 古代貴族飯桌上,有哪些流傳至今的「點心」?

    古代貴族飯桌上,有哪些流傳至今的「點心」?作者:文刀半瞎經典的古代食譜有《清異錄》、《食經》、《本心齋食譜》、《山家清供》、《飲膳正要》、《飲食須知》、《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易牙遺意》、《隨園清單》、《四時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