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五日京兆,古代下臺官員的“惡人”形象!

由 坡辛聊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6-14
簡介西漢宣帝時,京兆尹(首都的市長)張敞因為被別人的問題牽連,行將受到嚴厲的處分,很快就要下臺了,但他仍然認真辦公,命令手下的“賊捕掾”(負責公安的官員)絮舜辦一件案子

傷化薄俗是什麼意思

官員下臺之際不惜當“惡人”的先例,古已有之。

五日京兆,古代下臺官員的“惡人”形象!

西漢宣帝時,京兆尹(首都的市長)張敞因為被別人的問題牽連,行將受到嚴厲的處分,很快就要下臺了,但他仍然認真辦公,命令手下的“賊捕掾”(負責公安的官員)絮舜辦一件案子;絮舜覺得頂頭上司就要滾蛋了,拖著不辦,私自回家休息;家裡人勸他還是要好好上班,他不以為然地說:“我為是公盡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

五日京兆,古代下臺官員的“惡人”形象!

張敞得知後大為生氣,這位“五日京兆”立刻採取行動,逮捕絮舜,追究他擅離職守的責任,定為死刑,並在自己離任以前予以執行。漢宣帝聽到這件事,覺得張敞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熱情很不錯,從輕發落,只是免去他的職務,而不久之後又起用他為冀州刺史。

按漢朝的法律,絮舜並無死罪,而且他平時辦事還是認真的,完全不該殺;他的問題在於一旦領導行將變動,就躺倒不幹,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在這種時候,一般的“五日京兆”也就不去追究了,而張敞卻出此辣手。他後來承認自己違背了法律,同時又解釋說,絮舜其人“背恩忘義,傷化薄俗”,實屬“無狀”,這才“枉法以誅之”(《漢書?張敞傳》)。

五日京兆,古代下臺官員的“惡人”形象!

封建時代法律很不健全,皇帝和高官往往在法外行事,這些當然都很不足為訓;不過這裡可以注意的是,在領導行將離任之際容易產生一段真空,頗不利於工作的連續性――離任之際不做爛好人,不怕做“惡人”,這種負責到底的精神還是應當提倡的。

“五日京兆”後來成了一個成語,意思是說在任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每個官員都有可能成為“五日京兆”,無非有調動、罷免、離休、退休之不同而已;到這時候仍然認真辦事,敢做“惡人”,最能看出其人的風格和水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