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不會學不如不學

由 鑫有家 發表于 人文2022-04-07
簡介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可見學習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區別是有的人主動去學習一些東西,有的人不知不覺被動的接受一些影響

傍觀者清是什麼道理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可見學習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區別是有的人主動去學習一些東西,有的人不知不覺被動的接受一些影響。

雖然天天都在學習成長可以每個人的表象並不一樣。有的人學跟行分離,學過的東西只是講講,自己知道告訴一下別人而已,跟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聯絡。有的學著學著成了一個文化工具,到哪都是之乎者也,與現實不協調,為文化而做好多無用功,也就是所說的“學傻了”。有的權衡不定,想想文化又想想生活,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有的感覺自己很高尚,在別人看來其實有點人格分裂;更有甚者就是拿文化去做壞事了,比流氓更可惡的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所以到底學好不學好,學了怎麼樣值得商榷。不學按自己原來的生活節奏也過的自在,學了只是一知半解也是給自己徒增煩惱,不能應用更是多了一個累贅,甚者越說越誤人子弟。

如何保證一個好的學習有幾點可借鑑:

1、發心: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即使是個文盲也不會太差。大道至簡,一些經典表達到最後就是人們心中最基本樸實的共識。也就是回到事物的第一性原理。

2、多元參照:知識本身也是一種遮蔽,我們都是山洞裡看影子的人,在接受同一種共識。狗只是人們叫久了知道那種動物是狗,從今天開始叫它貓,一段時間後其實一樣,貓也就代表狗了。所以要從多角度是看同一個問題,學說,儘量看到全貌。

3、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思考:要對自己的自信進行自我評估,驗證一下為什麼自己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對的。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

4、入世接納:該砍柴還是砍柴,該吃飯還要吃飯。水利萬物而不爭,高處是修行,低處亦是。不能進了一趟城回到家路都不會走了,話都不會說了。

5、保持樂趣而不只是堅持:范進中舉後成了一個貪官,愛因斯坦到死亡那刻還在研究啄木鳥的舌頭,樂趣才有生命。吃飯呼吸不需要堅持,做個好人最好也不要只靠堅持。

古之學者為己,君子不器,最終要成為一個生命體,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紙片人,機器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