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漢文化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由 聿遠 發表于 人文2021-10-30
簡介在現在的世界民族之林裡這些民族都不見了,就是因為被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給吸收了,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變成了“漢族”

滿族人被同化了嗎

印度與我國同樣為文明古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首的多民族國家,而印度卻連語言也沒有統一。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

首先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漢文化是種相容包續,融會貫通的文化,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吸收修改壯大自己的文化體系。就算異族統治或者說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短時間的文化斷裂,都只是漢文化中的某一個支流出了問題,而主幹並沒有受到影響。

漢文化的相容幷包是世界上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如果說狹隘的漢族是“炎黃之後”。但你腳下的這片中國在歷史上可是曾經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匈奴、羌人、石羯、突厥、契丹人等等,許多民族都在這裡生活過,甚至統治過這片土地。

漢文化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在現在的世界民族之林裡這些民族都不見了,就是因為被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給吸收了,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變成了“漢族”。這些民族透過不斷的學習漢文化,享受高度發達的漢文化帶來的舒適生活。加上一代代的與漢族通婚,長期以往就徹底漢化了。其本來的民族就默默的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而漢文化也以寬大的胸懷包容了這些民族。在華夏文化淵源流長的基礎上,漢文化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歷史演變中不斷的充實,豐富,提高這種文化的內涵。創造了幾千年延續的傳奇。

​應該說大多數漢人民族意識很淡,他們在乎的是家族利益與國家疆土。漢族除了儒家的理論,思想上是絕對自由的,除了一部分人信仰道教,佛家,大多數人們沒有固定的信仰,也沒有宗教的約束,所以可以幹任何事情,吸收任何新鮮事物。只要有功利可圖,任何文化都可以接受,所以對西方文化入侵併不太敏感,並將其中的享樂主義和利潤觀接受下來,融入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這點和其他大多數民族的拼命保護自己的傳統不太一樣。要說漢族的信仰,其實也有,就是國土和功利。他們其實對那個民族統治他們並不是非常排斥。老百姓敏感的是國家的疆域有多大,是否完整。

漢文化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漢族疆域觀念有時候會令一些少數民族覺得是大漢族主義,因為他們覺得漢族老想去統治別的民族。其實漢人的真正思維是誰能維持或擴大我們居住祖國的版圖,誰能讓我們獲得最大利益我們就應該擁護。

漢族跟別的民族最大的區別是,漢族的國家意識遠高於民族意識。而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的民族觀念就遠遠大於國家觀念。

漢文化的同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漢族的民族意識,剩下就是一個國家觀念。為什麼漢文化會容易傳播呢?因為它什麼都能容納,有容乃大。它利益至上的部分又有極大感染力。對於個體來講,總有為自己獲得更好的利益條件,更能滿足其生存需要的希望。

對於漢族傳統來講,那裡有更好的生存條件就往那裡走。使得漢族對一個龐大疆域的國家有天然的渴求。現代的漢人跑到世界各地做生意,已經引起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恐慌或者羨慕。源於漢人以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很快的改變了自己的生存狀況。

一個思想上絕對自由的民族與世界上大多數有信仰的民族相比,它能迅速地適應生根。這就是漢文化的同化能力如此強大的原因。

漢文化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漢族在清朝近300年的統治歷史中,滿族人被逐步的同化,漢化了。就連滿族的高層也趨向於漢族衣冠,飲食,語言等等。至於國家的建設管理體制,禮儀規矩更有千年的經驗可以借鑑。滿族沒有理由用自己遊牧民族的那些簡陋的文化。而置博大精深的漢文化不顧。

而這樣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滿文化的消亡。而且滿族的民族文化較之漢族相比實在是太弱小了。所以大部分滿人在清朝中期就已經不再堅持其民族個性了。到今天只是留下了部分的滿民族文化。如旗袍、滿漢全席等屈指可數的東西了。

除了以上的原因,儒家的思想在漢文化的延續與同化方面也起了極大的作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開私學的教育家,人稱“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及弟子把古代為貴族所壟斷的禮儀和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儒家學派。開啟了民智,教化了民眾的禮儀。使得漢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漢文化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儒家是承襲殷商以來的巫史文化,發展了西周的禮樂傳統。是一個重血親人倫,追求孝,仁,義,絮的禮教德治精神思想體系。儒學是植根於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隨時自我調整,能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變化需要的理論。

儒家學說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思想體系,以至於今天在某種意義上可說它是國學的代名詞。儒家理論是“國學”的核心與主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