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由 玉磬紅蓮 發表于 人文2021-10-30
簡介四古時國民將諸多含義賦予“吳會”的原因從西漢初“吳、會稽郡”並稱至東漢中後期“吳、會”簡稱,這個時期,“吳會”一直都是地域的名字,城池簡稱,東漢末,建安年間代指江東的“吳 會”合稱,最後到三國西晉初期囊括荊、揚、交三州孫吳政權的代名詞,““

憲東之吳郡是什麼意思

漢晉時期

,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那個時期的典籍,最為常見的便是一個詞叫做

“吳會”

,那麼,“

吳會”

究竟是指什麼地方呢?有人認為,

“吳會”

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兩個地方,就是

“吳郡”

“會稽”,

也有人認為是

“吳越”

,或者是

孫吳

,畢竟,漢晉時期包含了三國,但其實,

“吳會”

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稱呼,而是在

不同的時間裡,不同的環境中,所具有得不同的含義。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一·關於“吳會”的初見傳統說法

“吳會”

一詞,在兩漢三國的典籍中最為常見,畢竟,三國時期,吳國作為一方割據勢力,

《後漢書·陳寵傳》

:“是時“吳會”未分”。此處“吳會”

應指吳和會稽二郡。

1、都會說

這一說法,始見於《資治通鑑》:

今(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胡三省注曰:“吳會”,謂吳地為一都會。會,讀如字

。意思是說,三國時期,曹操佔據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而處於當今第二大勢力的吳國,他的疆域中有一個郡的地區,就叫做

“吳會”。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2、吳郡、會稽

其次,“吳會”的意思,也帶有

吳門世家、吳國的都會

的意思,或者說,吳國地處東南,為東南一都會。又或者說,在後漢時期,分為

吳、會稽二郡。後世指二浙之地,通稱“吳會’,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二·兩郡等後起“吳會”釋義

以上兩種,是解釋

“吳會”

的,兩種意思,同時,除了以上兩種說法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看待

“吳會”不

應該用固定的方法,而用

發展

的看法,比如說在,東晉時期,大將軍劉裕出兵北伐,而這個時候,一直以天師道傳人自居的

,孫恩

便帶領著信徒們,在

“吳會”

起兵,而這個時候無會的意思就是

吳、會稽

,並且在東晉時期分為五郡為界,從而對於

“吳會”

的說法,並不僅僅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向前文中所說的那樣,在不斷的發展,並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字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

1、兩郡說

有人認為,

“吳會”

,是兩個郡,這一點,在《漢書·吳王濞傳》中說到:‘上患“吳會”輕悍’,以為漢初元有此名,如曰

‘吳都

’云爾。然今本《史記》、《漢書》‘“吳會”’下本有‘稽’字。且漢初本有吳郡。 在這吳與會,是分開的。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2、吳興、會稽二郡說

還有一種說法,叫做

“吳郡、會稽郡”

的說法,宋代史學家曾認為,曾認為,“‘吳會’當為

吳興、會稽

兩郡邑,吾固言之。同樣,也不僅僅是宋朝,在魏晉時期,對這一說法也多有提到過。

3、郡縣連稱說

還有一種說法,叫做郡縣相連,相稱,也就是說,是郡與縣的稱呼連在一起,

“吳會”

條雖也認可“

吳郡、會稽

二郡說”,並且,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已分出了吳與會稽兩郡,並且,《漢書》中有也有所記載,認為“西漢時會稽郡治本在吳縣,時俗以郡縣連稱,故云‘“吳會”’。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4、吳越說

清朝時期,《淥水亭雜識》記載到,

“吳會”

條雲:“世多稱平江為“吳會’,意思是說,所謂的“吳會”,並沒有多麼複雜,

吳只不過是東南的一個都會

,自唐以來如此,並且,在漢朝,有一個

藩王,名叫劉涕

,他的封地就是在吳地,並且把,此時的吳地,還未分會稽為吳郡,從而,這個時候的

“吳會”,就是指“吳會”稽之地。

5、孫吳說

根據史料記載,以及各種典籍查閱,可以得出,

“吳會”

的三種含義,第一種為

“吳郡、會稽

二郡說”第二種為“郡縣相稱說”第三種是一種新的解釋,那就是“

三國及兩晉初又泛指孫吳政權所轄地區為“吳會’”。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三·從吳、會稽到“吳會”

漢初時期,一般並且習慣的,是

“吳、會稽”

比為兩個郡,東漢中期,開始將吳郡從會稽郡分出來,至此,一直到東漢末年,持續了

近一個甲子

的時間,漢末時期,孫策平定江東,為了方便記載,史書開始簡便的用

“吳、會”

來指代二郡。然而,要說的一點,雖然此時的“吳會”已經開始放在一起叫、記載。

但是在現實中,還並未真正的合二為一,一直到孫策死後、江東易主,孫權登上江東政治舞臺時,才開始出現。晉朝成立後,人們對

““吳會””的理解,與“吳越”相同,縮小了“吳會”指代的地理範圍。一直到東晉滅亡之時。

1、漢初:“吳、會稽”

漢初時期,吳郡一開始還叫做

荊國

,十二年後才改名為吳,並且會稽也好幾次都改名叫做吳郡,但是在漢初時期,無論叫法怎樣,

吳郡與會稽郡還是並列

的,不是一個地區。

2、東漢中後期:“吳、會”

而後,

文景之治

的出現,是的

漢朝國力開始強盛

,為了抑制藩王們的壯大,

吳郡併入會稽郡,

一直到東漢時期才再度分開,此時的史料記載,吳、越二國,

周旋一萬一千里

,以浙江山川險絕,求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為吳郡,東為會稽郡。”可以看出,此時,無論是吳,還是會,疆域領土都是很大的,並且,隨著時局以及王朝的更替,兩地又有著再度合一的趨勢。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3、漢末建安年間:“吳會”

孫策被仇家行刺身亡後,其弟孫權憑藉著孫策打下的基礎,最終對江東達到了完全的掌控,他平定

黃祖、山越,據有江東,

徹底平息了江東計程車族之患,也正是在孫權的治理下,處於吳地的“吳會”,此後,

“吳”和“會”逐漸合二為一,““吳會””

也開始正式成為孫吳統治區域的代稱,並且三國時期,也多稱呼“吳會”其範圍大約與揚州同。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4、三國及西晉初:““吳會””

建安二十四年,此時,劉備集團基本已經形成,此時,諸葛亮的

隆中對

的戰略基本條件已經基本擁有,然而,漢室氣數已盡,此時,吳國,魏國聯合,謀求荊州,吳國得到荊州後,加上原先揚州和後來搶佔的交州,孫吳的基本疆域確立,橫跨

荊、揚、交

三州。這個時期,時人卻仍以

“吳會”,

代指孫吳政權,此時的

“吳會”

指代範圍也由揚州擴大到荊、揚、交三州,並且從一個單純的地域稱謂逐漸演變為政治地理概念。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四古時國民將諸多含義賦予“吳會”的原因

從西漢初

“吳、會稽郡”

並稱至東漢中後期

“吳、會”

簡稱,這個時期,

“吳會”

一直都是地域的名字,城池簡稱,東漢末,建安年間代指江東的

“吳 會”

合稱,最後到三國西晉初期囊括荊、揚、交三州孫吳政權的代名詞,““吳會””成為了一種政權的代名詞。可要提的一嘴

,是“吳會”的概念,還是沒有因此確定

,直到唐朝時期才隱隱確立下來。

1、朝代、社會沿襲的錯遺漏

歷史的魅力,在於

真實與虛假,歌頌與批判的共存

,也就是說,即便是史官,他所記載下來的歷史,也無法保證是不是與當時的

統治階級意志,以及社會環境、自身情緒

有關,從而,對於史料,人們能做出的,也是盡最大可能的相信其真實性,相對於“吳會”而言,在漢初時期,吳郡與會稽郡並存,而非一體。

就好比

顧炎武

所謂今本

《史記》、《漢書》

“上患吳、會稽輕悍”

中“稽

”字,其實是後人所補充的的說法不攻自破,並且,所謂的

“郡縣相稱”

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漢承秦制,秦朝時期,設立郡縣,郡為縣的上級單位,就好比現在,將縣長與市長放入同一等級,並且不按照順序介紹,這顯然是不可取的,郡縣連稱的現象的確頗為普遍,但大多都是郡在

前、縣在後。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2、戰亂的誘因

那麼,之前說過,經歷過文景之治後,漢初時期,吳郡與會稽郡並立的狀態被打破,之後,為了

壓制各大藩王,

於是漢景帝將吳郡併入會稽郡 。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3、政治意味

另外一點,是

正統性

,魏晉時期,

宗法制、正統觀

有比較緊密的關係,

曹魏、西晉,

都是北方政權,從而,均以己為

中原

正統,再加上,在我國古代,北方是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南方一直是蠻夷之地,並且在

歷史上來看,曹魏才應該是正統

,從未,而視孫吳、蜀漢為賊寇,故在稱謂上有意使用政治意味較弱的地域概念——

“吳會”

吳郡、會稽還是孫吳?都算對!無非是古人“字”裡行間有深意

蜀漢則徑稱“蜀”或而不曰“漢”,其實,蜀國的國號並不是蜀,而是漢,蜀漢,只不過是曹魏、西晉史官們對他政權的抹黑,以

彰顯自身的正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