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人文2023-02-04
簡介由此可見,核心素養在以兒童發展科學為依據的前提習下,摒棄了盲目跟風的“以量取勝”的教育思維方式,家長將心思花在“質”的選擇與培養上,發掘孩子為數不多的真正需要,焦慮值自然也就下去了

不盡合理是成語嗎

看點

毫無疑問,“雙減”後的家庭教育倍受重視。但與此同時,面對呈指數增長的海量育兒資訊,時間和精力有限的家長卻倍感焦慮。如何破局?教育部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專家、同時也是寶媽的左璜認為,破解之道在於為家庭教育做“減法”,將“核心素養”理念一以貫之地踐行在日常親子溝通中。

文丨享耳 編丨Amanda

前不久,一項關於“雙減”政策落地一年後的成效研究,引起教育圈廣泛關注。

三位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透過跟蹤搜尋引擎上相關關鍵詞的搜尋量、電商平臺相關商品的購買量、專業諮詢網站等資料,分析“雙減”政策的效果。

最終的研究結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是,“雙減”實施後的這一年,隨著課業負擔的減少,以及不允許考試或禁止排名等,學生們的焦慮得到大大緩解,抑鬱症狀減少了78。6%。

而相比被“雙減”治癒的孩子,父母卻意外更加焦慮了,焦慮症狀增幅近12。8%。不少父母表示以往孩子成績不好,“只要報班就能提高成績”。但在“雙減”後,校外培訓的選擇範圍不斷縮小。

於是,諸多父母轉而重視家庭教育,想用高質量的家庭教育來填充,奈何需要直面冗雜的養育資訊與有限的精力這對矛盾,父母焦慮值升高在所難免。

也就是說,鋪天蓋地的育兒經驗、資源,不僅沒有使家長變得輕鬆,反而在壓力下加重了焦慮,倘若持續下去,家長終將不堪重負。

那麼,家長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鬆綁,一定程度上為自己和孩子“減負”呢?

外灘君在與教育部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專家、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後左璜教授一番長談後,發覺破解之道就在她一直以來踐行的“核心素養”理念中。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左璜教授

為了將“核心素養”落地到更多的家庭教育中,左璜將多年對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與育兒實踐進行結合,編寫出《博士後媽媽智慧育兒經》一書。

相信大多數家長和外灘君一樣,提及核心素養,更多時候是在學校中聽到,認為與家庭教育似乎有些距離。

真相卻不盡如此。左璜表示:在整個教育體系裡面,最理想的教育是家校社協同一致,產生最大的教育合力。因此,核心素養不僅在學校教育中提倡,家庭教育中也同樣需要。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擺脫焦慮與內卷的旋渦,

“少”是一種更成熟的教育選擇

為什麼家庭教育中需要“核心素養”?答案其實藏在“雙減”後家長焦慮不降反增背後的原因中。

左璜表示:“家長焦慮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深層的思維方式仍停留在‘雙減’前——強調‘知識本位’的積累,也就是越多越好、以量取勝。”

比如,隔壁家孩子能被50首古詩,自己家能背100首,就覺得很厲害;

技多不壓身,讓孩子多學些東西肯定沒壞處;

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學什麼興趣班,也想讓娃去學……

“雙減”前,基於這種“比多少”的認知,家長給孩子報培訓班等一系列行為,曾一度成為教育內卷的催化劑。

但如今,家長陡增的焦慮意味著,曾經一以貫之的教育思維方式已然不適用,亟需新的理念來取代。

事實上,“核心素養”理念的出現,就是與“雙減”本質相一致,正是打破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實現教育的減負。

其背後所蘊含的教育思維方式是“少即是多”——抓住那些最關鍵、最基礎的素養,在父母時間與精力允許的條件下著重培養。這些素養,就像雨露、陽光和養分一樣,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場景中從容生長。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然而,正如開創性提出減法概念的萊迪·克洛茨在《減法:應對無序與紛雜的思維法則》中所寫:事實上,要實現“少”往往意味著做得更多或者想得更多。

左璜分享了兒子英語啟蒙的例子。當時,她經過收集整理、對比分析後,給兒子選擇了一部符合兒童發展規律、內容積極正向、發音純正的英文動畫片。

這部動畫片兒子從2歲多一直看到5歲,期間左璜創造條件讓孩子反覆變著花樣,立體化地看。

變成音訊聽。沒事的時候磨耳朵,實現了音和形的聯結;

變成繪本閱讀。把動畫片裡的對話、臺詞變成繪本,讓孩子讀到的、看到的、聽到的都一致;

把動畫片的人物形象帶到現實生活中,比如動畫人物的卡通公仔,當孩子遇到各種問題時,就把公仔搬出來作為榜樣,學習如何正確解決問題……

多維感官的輸入,使一部動畫片做到了常看常新,既有效地啟蒙了英語,同時還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行,深化對世界的理解。

由此可見,核心素養在以兒童發展科學為依據的前提習下,摒棄了盲目跟風的“以量取勝”的教育思維方式,家長將心思花在“質”的選擇與培養上,發掘孩子為數不多的真正需要,焦慮值自然也就下去了。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那麼話說回來,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的最關鍵、最基礎的素養是哪些呢?

基於學習心理機制,左璜提出了“育兒四素養”

幾乎在她的育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對於四素養的培養。

與此同時,左璜強調:“核心素養應該聚焦在良好親子關係的建構和高效的親子陪伴上面。”也就是說,在家庭教育中素養的培養,更多情況下是在親子互動中完成的。

而語言作為親子交流的至關重要的工具,尤其與兩個素養密切相關——溝通與表達力、思考與想象力。

“孩子的對話語言是很好的突破口,我們既能在交流中瞭解與培養孩子的溝通與表達力,同時還反映著孩子內在的思考與想象力。”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如何進行親子對話,

提升孩子的溝通與表達力?

顯而易見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現在喜歡宅在家中進行網上社交,不願意和爸媽說話,很少與真實的人溝通交流。長此以往,孩子的溝通與表達力必然會受到影響。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還有很多小孩子不高興只會哭,甚至在地板上撒潑打滾。為什麼用這種方式來發洩情緒呢?

一方面可能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就不夠,孩子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和宣洩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家長可能以前沒有正確引導過。

“培養溝通與表達力,從淺層次來看,是重視孩子的語言輸出,發揮語言的本質功能;更深層次來說,是促進孩子社會性情感能力的發展,擁有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左璜在育兒過程中,也一直踐行著這點。當兒子生氣時,左璜反覆告訴兒子生氣要說出來,“你跟媽媽說你生氣了,媽媽才能知道”。後來兒子生氣時說,“我現在非常生氣,我氣得心臟的顏色都是紅色的”。

身為家長,當孩子被消極情緒困擾時,我們就要教會他,用語言去合理地表達出來,進而學會跟他人積極溝通,這也是培養社會性情感很重要的部分。

成長中的孩子,他的思維、語言都會受到外界,尤其是父母的影響。因此,左璜還分享了親子溝通中的3個做法,促進孩子溝通與表達力的發展。

孩子剛會說話時,多用疊詞或形容詞去描繪生活中的事物。比如太陽紅彤彤的,翩翩起舞的蝴蝶……長大後,孩子在語文作文中也用得上;再大一點,引導孩子使用關聯詞進行表達,使孩子能夠逐漸理解語言與思維的關係。

編兒歌。在兒子小時候,左璜就開始給孩子就編兒歌。孩子看到蝸牛,就把蝸牛變成一個兒歌,“蝸牛蝸牛下雨不愁,揹著房子東遊西遊”,這種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助於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轉述。比方說,家長明明可以直接跟第三人說,但是透過孩子轉述給第三人。比如明明可以直接告訴爸爸的事情,你非得讓孩子去告訴爸爸,“你問爸爸今晚我們吃什麼?”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幫助孩子促進溝通和表達。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對號入座,孩子的思維在哪一層級?

在親子對話中,除了注意孩子的溝通與表達力之外,父母更需要關注孩子表達背後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育兒四素養”中的思考與想象力。

思維是內在的認知加工過程,所以我們看不到孩子的思考過程,也觀察不到想象力發生的機制。

左璜一直以來強調“語言就是思維”。語言是外衣,思維就是核心,透過孩子的語言表達可以推理出思維層級,為家長提供恰當的教育契機。

因此,除了年齡這樣的硬指標外,她提出了可以滿足個體差異的方式,家長藉助外部語言對話,倒推出孩子內在的思維水平。

“家長透過與孩子的對話去觀察和發現,推理出他們的思維水平,進而啟用和引導思考與想象力的向上發展。”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怎麼樣才能夠清晰地瞭解到孩子所在思維水平?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思維發展的規律——思維發展呈階段性的,而且思維發展是有層次的,一個層次一個層次遞進。

舉個例子,當聽到孩子說出“丟三落四”這個成語,然後緊接著就問,“你看見了誰在丟三落四”?從孩子的回答中,我們可以大致推理判斷出他的思維水平。

如果孩子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可以基本斷定他的思維水平,相當於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兒童認知階段發展論的感知運動階段,孩子只是簡單的複述模仿,但沒有理解成語的意思。

比如幼兒園每天迴圈播放這個成語,孩子聽多了就會說了,但並不代表他理解了這個成語。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剛才的問題,如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就是丟三落四的人”或者“哥哥喜歡丟三落四”。這說明他已經理解了這個成語的含義了,而且還能把成語跟自己聯絡起來。很顯然,他的思維進階到了相當於具體運算階段。

如果繼續跟他聊這個成語,他還反過來問你,“為什麼是這個成語,為什麼是丟三落四,而不是丟五落六?”孩子不僅理解數字是不同的數學符號,而且舉一反三思考抽象問題,這意味著思維水平又上升一層,進入了形式運算階段。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如何進行親子對話,

促進思考與想象力的提升?

相較於溝通與表達力,培養內在的思考與想象力,難度指數升高,也更考驗著一個家長的水平。而用心的家長,透過掌握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技巧,就能舉重若輕地幫助孩子獲得思維的成長。

既然已知孩子的思維水平,家長如何在日常對話中培養孩子的思考與想象力呢?左璜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總結出提升思維的親子對話“三部曲”。

第一步,歸類與提升

對孩子的提問,家長要進行歸類。比如孩子問飛機的渦輪為什麼會轉動?為什麼地鐵進入隧道速度就加快了?為什麼一擠牛奶盒牛奶就會流出來?這些問題都可以歸於物理學,這樣簡單的生活提問就變成一個學科問題了。

第二步,引導與探究

既然是物理動力學的問題,家長不妨透過各種途徑和媒介,相關書籍查閱、百度百科搜尋等,與孩子一起探究找到答案,等大一點就讓他獨立探究。完成引導與探究這一步,孩子思考問題的深度毫無疑問會進步。

第三步,假設與反問

什麼叫假設與反問?比方說“為什麼樹根要長在地下,不長在天上?”經過前兩步,孩子已經知道答案,然後家長假設性地提問“如果樹根長在天上會發生什麼事?”去啟用孩子的另外一個層次的思維。

與其育兒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除了以上的親子溝通技巧外,在左璜看來,提問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的最佳策略。

家長的提問,不僅促進了孩子溝通表達力的發展,同時也促使著孩子進行主動、有深度的思考,提升思考與想象力素養的發展。

“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引發孩子的思考,這就促進了孩子大腦的運動。其實大腦也和人的肌肉一樣,是需要鍛鍊的。”

家長可以每日擷取幾個小場景,以此來幫助自己反思和提升提問的技巧和策略。一般來說,可以把問題分為四類:

價值觀層面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會問,“……應該不應該?”“……好不好?”

知識層面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會系列地問,“為什麼?”

方法層面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會問,“怎麼做呢?”

本質層面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會問,“這是什麼?”

家庭教育重在日常。在陪伴孩子、親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動腦筋”,讓自己和孩子的思維動起來,在思考與行動中“去偽存真”,培養那些孩子真正需要且為數不多的素養。

也正如左璜所言,“歸根結底,‘核心素養’養育重點強調的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去適應這個時代的變革。我們,共勉。

話題互動

育兒中,你會焦慮嗎?

對於育娃焦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和留言分享~

原標題:《與其在育兒的瑣碎中焦慮,不如學這位博士後媽媽為教育做“減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