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傳統文化中的隱逸

由 簡秋習文 發表于 人文2021-06-21
簡介孔子的隱逸觀還是以儒家的入世和“內聖外王”的思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其目的最終還是指歸於對現實的參與和干涉,還是立足於政治理想的實現

子非餘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隱與仕從表面上是相對立的。仕的含義是做官,所謂仕進就是指透過到朝廷做官而謀求個人的發展,實現個人的理想。

而隱,則是指歸隱山林田園,淡泊名利,既不入世也不做官。但是,隱與仕在本質上卻並不是對立的,二者有著密不可分和微妙複雜的聯絡。有時,隱是為了仕,有時,仕是為了隱,等等。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傳統文化中的隱逸

堯舜時期的隱士——許由、善卷辭帝

中國有記載的比較早的隱士是堯那個時代的名叫許由的人。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可是,許由堅決不要,他說: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平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這裡,許由把天子的位子看得一文不值,也就是說,他把名看得一文不值,而把歸隱山林看成是“實”。其實,他的“實”,是指自己內心的充實,而內心的充實又是透過自己對順天行性的自由生活的獲得來實現的。

比許由稍晚的大隱者是舜時的善卷。《莊子· 讓王》中寫道,舜曾經想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說:“ 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

“餘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

天地之間自由自在的生活比當天子要好得多顯然,許由和善卷二人的追求是一致的,他們把名和利都看成是身外之物,特別強調自己內心世界和自己行為的無拘無束。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傳統文化中的隱逸

孔子之隱逸

孔子對於隱逸的論述主要見於他的《論語》。在《論語泰伯》中,孔子有這樣一段話: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在這一段話中,最重要的是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一句。

那麼,什麼是道呢?

《歸去來兮》中總結道:“道,基本上是種倫理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則,它大致包括由禮所生髮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秩序,和由仁所生髮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王道理想。”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就是說,如果國家的政策法規符合“道”,我就出仕參政議政為國效力;如果君主的治國之策不符合“道”,那我就不仕,不但不仕,而且還要隱起來,誰請也不去。

另外,孔子的另外一句關於隱逸的重要論述: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這裡,隱居的目的是為了求志,求志的目的是為了最後達道,但是,如果不能達道,那麼就要隱居,這就又歸結到“無道則隱”上。孔子的隱逸觀還是以儒家的入世和“內聖外王”的思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其目的最終還是指歸於對現實的參與和干涉,還是立足於政治理想的實現。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傳統文化中的隱逸

莊子的隱逸

莊子本人就是一個名隱士,而且是隱逸流派中的最重要的流派。因此,他本人的經歷就是他的隱逸觀的最好說明。

司馬遷在《史記莊子傳》中記載“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日:“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這裡,莊子的偉大在於,他首先承認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也就是說,他也認為這些都是好東西。但是莊子不像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他的仁道,得著機會就仕,而是壓根就不想仕。在孔子那裡,隱是為了求志,是為了實現道,所以,他的快樂也在道的實現上。

而莊子的隱則是為了遠離道,

“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是為了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間。所以他的快樂就在隱的本身。為能夠實現這種快樂,莊子對隱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不但要隱身,而且還要隱心。

就像《歸去來兮》中解釋的那樣:“隱身是針對外部世界的,不管是抗議還是逃避這個世界,那顆心總是還活著,不然就沒有避世的行動。”達到這一境界後,就可以進入“遊於天地,邀樂於天”的道遙遊的最高境界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於待哉!故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孔子和莊子這兩個對中國隱逸理論貢獻最大的人,他們的生存境況卻有天壤之別,一個生都在“行道”,跑細了腿,累彎了腰;一個逍遙於天地之間悠哉悠哉。這實際上也是儒道兩家思想形成的不同景觀。但不論怎樣說,孔子和莊子的隱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的評論、轉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