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秦國宰相李斯——性格決定命運

由 歷史長河邊的磨坊 發表于 人文2023-01-08
簡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然後李斯派人毒殺韓非

什麼什麼什麼故大全成語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一代名相李斯被判腰斬於市,刑場上他對兒子說;“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父子相哭,夷三族。

李斯是上蔡人,到了臨刑之前,他才發現自己真正的人生歸宿應該是牽黃犬、逐狡兔,但是為時已晚,追悔莫及。李斯臨刑前的一番話,表達的是人生的遺憾,而這種遺憾正是他自己造成的。

秦國宰相李斯——性格決定命運

李斯的倉鼠夢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年少時,見官吏廁所中的老鼠的生存環境惡劣,充滿汙濁之氣。且它們的食物也骯髒不堪,並且沒有安全保障,不時還要受到干擾。倉鼠則不同,它生活在房屋之中,吃著倉中的糧食,沒有外界干擾。於是李斯乃嘆曰“

人之不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龐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不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此時的李斯為郡小吏,地位低下,受人驅使,他以廁鼠自比,並且發誓要改變這種生存狀況,不做廁鼠做倉鼠,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

李斯的倉鼠夢其實有二層意思

;其一,自己要吃好;其二,李斯不在乎糧倉會不會被“自己”毀掉

用現代人的話來形容李斯——

極端個人主義

秦國宰相李斯——性格決定命運

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老鼠被視作一種令人厭惡的東西(現代也是)。通常人們表達志向,絕對不會用“老鼠”這個喻體。

比如《詩經·魏風·碩鼠》對老鼠的斥責更加強烈。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

李斯的同學韓非子也同樣表示對老鼠無好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有如下故事;

故桓公問管仲日“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騰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她,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為重,諸臣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社指土地神,往往植樹以為神主。社鼠是穴居社樹中的老鼠,古人把社樹視為神樹,不敢對它有絲毫傷害,因此,託身於其中的老鼠也就受到庇護,人們對它無可奈何。韓非把欺君擾民的近臣比作社鼠,他們利用在君主身邊供職的方便條件,搜刮民財,矇蔽君主。韓非對社鼠,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如果是李斯,他會對社鼠羨慕不已,因為社鼠所居之處比倉鼠更安全,並且還可以享用人們奉獻給社神的祭品,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李斯既然羨慕倉鼠,對社鼠自然會心嚮往之。

拜荀子為師,學完後西行入秦

李斯為了從廁鼠升級當倉鼠,扔掉小吏的職位,師從荀子學習,學成後,環顧戰國七雄,也只有秦國這個平臺有機會從“小倉庫”變成“大倉庫”,可以讓李斯優遊其中,獲得最大利益。

於是拜別老師荀子,並對老師說了這麼一段話;

“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卑賤的人如果不想方設法去改變,就如圈養在牢籠,只等張嘴就

,徒有一張人臉,兩腿可以直立行走的畜生罷了。所以說來,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恥辱,貧窮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長久處於卑賤的地位,貧窮的境地,反而譏諷富貴,厭惡祿利,以自託於無為來自我安慰和解脫,不過是無能而已,決非士人應有的情懷

從這段自白說起,李斯把人生的價值定位在榮華富貴的獲得,而把卑賤窮困,既無權勢又無財富看作人生的恥辱和悲哀。也只有經歷就最貧困生活且有才能有野心的人會有些深刻的感受。

《諫逐客書》與殘害韓非

李斯到秦後,先為郎官,再為長史,奉秦王命,遣使重金遊說諸侯名下大臣名士,不肯收錢的就收買刺客刺殺之,或將其君臣離間後,秦王再使良將征討。李斯也因功再升為

客卿

恰逢韓國使鄭國來秦,勸說秦王修

鄭國渠

,用來疲憊秦國,事覺,秦王與眾宗室大臣認為來秦的事秦者,大概都是來離間秦國的,於是下了逐客令,李斯亦在逐客之內。

為了保住好不容易來的富貴,李斯寫了一篇上中學語文課本的諫書——

《諫逐客書》。

李斯說秦穆公用的

百里奚

(齊),

蹇叔

(齊),秦孝公用

商鞅

(衛),秦惠王用

張儀

(魏),秦昭王用

範睢

(魏),等等等等……這些別國的人才一步步成就秦國,使秦國有統一天下的能力,你現在要趕走這些人,這不是統一天下、制服諸侯的辦法!

時李斯在寫

《諫逐客書》

應該知曉其中一些人的後果;商鞅被車裂,張儀被趕出秦國,範睢主動辭職,還有李斯的上司——呂不韋等,國外的人才被秦國重用後,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不過此時的李斯內心之中可能覺得自己不會步他們的後塵。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

秦國宰相李斯——性格決定命運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與李斯俱事荀卿,李斯自以為自己學識不如韓非。不過,韓非與李斯不同,韓非是學成之後回到了韓國,希望憑自己的能力改變韓國,可惜韓王不用,韓非也只得立書寫著。其文章傳到秦國,秦王讀之後,嘆道;“

磋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秦王當然不會為見“韓非”一面,就真的不要小命。

此後,秦攻韓,韓王派韓非出使秦王。秦王想趁機將韓非招到自己麾下,韓非不從,秦王便將韓非關了起來。李斯藉此,向秦王諫言;“

韓非是韓國的公子,而今大王要吞併諸侯,韓非終究是韓國人,他不會助秦滅韓的,這是人之常情。但如若大王放韓非回國,他終將成為秦國的大患,大王不如以法誅之

。”

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然後李斯派人毒殺韓非。

其實李斯毒殺韓非是相當不可能的,秦朝當時是“強法”國家,秦始皇被荊柯追著跑時,衛士都不敢持甲上殿。李斯當時只是“客卿”,是沒這樣的權力,也無這樣的膽量違背秦國的“律法”的。

而韓非之死,極有可能是“死間”,用間一直是韓國常用的策略。

沙丘之變與李斯的性格弱點

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

趙高為了扶胡亥上位,必須說服李斯支援胡亥。而趙高勸說李斯的五個要點,完美拿住了李斯的弱點——

個人富貴

趙高先從五個方面把李斯和蒙恬相對比,逼著李斯說出自己在五個方面都不如蒙恬。

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

然後趙高再說立扶功為帝,扶蘇必用蒙恬為相,李斯必然難保身家性命。

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

這句話直接擊中李斯的要害,抓住了他

貪戀富貴的致命弱點

,使李斯的精神防線徹底崩潰,對趙高不得不就範,成為他的同謀。

秦國宰相李斯——性格決定命運

如果說趙高在和李斯密謀廢立時對他還是威脅利誘、軟硬兼施,那麼,秦二世即位,趙高獨攬朝廷大權之後,便對李斯開始欺騙、愚弄、打擊陷害。比如在秦二世飲酒作樂、觀看歌舞的時候唆使李斯前去進諫,使秦二世大為掃興,對李斯表示厭惡。趙高又趁機挑撥李斯和秦二世的關係,汙衊李斯因官位不能再高而怨恨二世,又說他和楚人的反秦起義隊伍有勾結。

李斯初時還上書反駁,可在趙高一波又一波的誣陷中,最後只得

終不敢更言,辭服

——認罪了。

最後

當年,始皇帝還在時,李斯還是丞相。李斯過壽那年,兒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李斯喟然而嘆曰:“

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

李斯想起老師荀子的話——

物禁大盛

。李斯可能在人生頂峰之時,已經覺查到一絲人生的結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