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由 茶道新生活 發表于 飲食2023-01-10
簡介蒙頂甘露產自蒙頂茶產於四川省雅安的蒙山

玉葉長春什麼意思

正所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這幾天大家是不是會覺著在室外稍微走動就汗流不止,常常熱的犯困,精神疲勞呢?就連向來豪邁的蘇東坡,居然也寫下了“酒困路人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的詩句。

你此刻是不是也像蘇東坡一樣渴望著一杯解暑之茶呢?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東坡煮茶圖/來源:網路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人們容易耗氣傷津,或者出現苦夏、中暑症狀,這個時候來一杯清熱解暑,生津解渴的綠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茶道君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款比較特別的綠茶——

蒙頂甘露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頂甘露產自蒙頂茶產於四川省雅安的蒙山。蒙山茶主要產於蒙山山頂,所以被稱作“蒙頂茶”。自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山茶開始入貢皇室,而且進貢數量超過全國其他地方的貢品名茶。

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讚頌

蒙頂茶的文章詩句,其中最多被人提及的是白居易《琴茶》一詩中的那句“琴裡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一生與詩、酒、茶相伴 ,晚年嗜茶更甚。據說現在流傳下來唐代的茶詩有400多首,其中大約50首出自白居易之手。能被白居易稱作“茶中故舊”,足見他對於蒙山茶之喜愛。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周臣(明)《香山九老圖》 圖片來源:網路

此畫表現了白居易等

九位長者在香山寺居住時煮茶談經的閒適生活。

雅安被稱為雨城,甚至今天雅安還有一個雨城區。這裡雨水豐沛,一年有兩百多天浸潤在細雨迷濛之中,也難怪被稱之為“蒙山”了。正所謂,高山雲霧出好茶。被濛濛雨霧庇護其下的茶樹很少能夠接收陽光的直射,大多時候沐浴在漫射光之下,尤其適合各種含氮有機物,如氨基酸的合成,這樣的原料加工出來的綠茶,那滋味真的很難不說一句:鮮爽!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蒙頂

日出

而蒙頂甘露正是自這一方天地孕育而出。大概在每年清明前後,茶農們嚴格按照採摘標準,採下芽頭或者剛剛舒展的一芽一葉,經過攤晾、殺青、揉捻、整形提毫、乾燥等系列工序,才能夠形成味醇回甘的蒙頂甘露。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蒙頂甘露其實是在明代的時候,基於蒙山茶“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的基礎上創制的,但在清末民初停止生產,而其工藝也失傳了。直到解放後,包括蒙頂甘露、蒙頂黃芽在內的蒙頂名茶的工藝才得到恢復發展,而楊天炯就是其中的主要研究員。

2019年春,我們的《茶源地理》團隊踏上了雅安蒙頂山的這片土地,也是在這裡我們結識了楊天炯老人。作為退休多年的茶葉技術專家,楊老其實更像一位85歲的“年輕人”。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1962年,楊天炯從西南農學院(今西南大學)茶葉專業畢業後,隻身前往蒙山茶場。1963年,經過三年的潛心鑽研,楊天炯和他的同事們才將蒙頂甘露的加工工藝系統的總結出來,形成《蒙頂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手工工藝技術》,填補了甘露工藝記載的空白。

從1962年至今,楊老已經紮根雅安近59年的時間,茶几乎填滿了他的一生。他幾十年如一日地開展著茶樹栽培、茶樹品種、茶葉加工、茶葉標準制定、產品創新、蒙山茶品牌打造等研究工作,並著有《蒙山茶事通覽》、《蒙山茶飛躍歷程》等。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對於研究,他如是說到:“我自己的研究是原原本本地公佈,因為藏著沒意思。今天是你先進,明天可能你就落後了。”

退休18年的他,直到今天依然保有開放、先進、包容的思想,並一直與兒女經營茶場,繼續鑽研茶葉生產。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品味到出自楊老茶場的蒙頂甘露,看她緊卷細嫩多毫,聞她仿若板栗香的濃郁香氣,賞她舒展沉浮的曼妙姿態,品她清冽乾爽、清爽通透的口感!

大暑時節,與白居易共飲這一味茶中故舊

此時,在這蘊蘊茶香之中,茶道君對面似乎坐著的是白居易。他剛從午間小憩中醒來,與我同品這杯甘露,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作者|茶道君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