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倪雲林談食

由 獅子山讀書人 發表于 娛樂2021-10-22
簡介說到《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的調味料,川椒、花椒不得不提,在書中,川椒幾乎運用於所有的菜品,甚至像蟹、蛤蜊、這樣的食材也使用花椒,這一點讓我初讀時大感驚奇

倪元鎮是倪贊嗎

往熹/文

倪雲林談食

上回說到“曹雪芹論茶”,無論怎麼說,畢竟是小說家言,在人情之外!

誰曾想到,歷史上竟然真有這樣一位人物,其“高妙”絕不亞於妙玉。各位看官,你道這位高人是誰?元末明初,無錫人氏倪瓚倪元鎮便是了!

倪雲林談食

倪瓚生於元成宗大德年間,卒於明太祖洪武七年,是元代著名畫家,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元四家”,他用過許多的字號,其中雲林、雲林子最為著名。家豪富,元末忽散盡家財,扁舟往來震澤、三泖間,過著隱士的生活。溫肇桐先生編輯了一本《倪瓚研究資料》(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其中廣搜倪瓚事蹟軼聞,行為舉止,類妙玉者夥矣:

“故自號雲林居士,時與客觴詠其中。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造廬比去,必洗滌其處。”(《明史·隱逸》)

“性好潔,盥頮易水,冠服振拂,日以數十計。齋居前後樹石,頻繁洗拭,見俗士避去,如恐浼。”(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倪雲林一天盥洗數十次,甚至對於房前屋後的樹木石頭也要不斷洗拭,如果有俗人到訪,必洗滌其處,活脫脫一個妙玉,看來曹雪芹老先生絕非向壁虛造了!

很小的時候,我也曾看過幾部武俠小說或者武俠電視劇,最大的一個疑惑就是這些俠客們天天為了愛恨情仇打來打去,他們不掙錢麼?他們吃什麼呢?後來看點古舊的書,對於雲林子這般的古代高人也產生同樣的疑惑,甚至想,他們該不會真的只吃“薇”等類高雅的東西吧!近來喜歡讀古代飲饌之書,很難說不是出於這種疑惑和好奇。好在倪雲林為後人留下了一部飲饌之書,即《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搜得此書,匆匆讀過,即為我所喜愛。

倪雲林談食

這本書臚列菜名,老老實實記下食材和配料,說明烹飪方法,平實沖淡,如長者指畫口授一般。如雲林在書中認真地記下了麵條的製作:

煮麵

如午間要吃,清早用鹽水搜麵糰,捺三、二十次,以物覆之。少頃,有捺團如前。如此團捺數四。真粉細末,捍切。煮法,沸湯內攪動下面,沸透,住火,方蓋定。再燒,略沸,便撈入汁。

可見元代的麵條跟我們今天手擀麵的做法吃法是沒有多大分別的。

倪雲林談食

無錫在太湖之濱,臨近江海,水產豐富,所以《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收集海鮮江鮮獨多,有蜜釀蝤蛑(即梭子蟹)、煮蟹、酒煮蟹、新法蛤蜊、田螺、煮鯉魚等近二十道菜。這些江鮮或者海鮮的做法,十分注意食材本身與配料及調味料的搭配,如:

蜜釀蝤蛑

鹽水略煮,菜色變便撈起。擘開,螯腳出肉,股剁作小塊。現將上件排在殼內,以蜜少許入雞蛋(雞蛋)內攪勻,澆遍,次以膏腴鋪雞蛋上蒸之。雞蛋才幹凝便啖,不可蒸過。橙齏、醋供。

這道菜以蝤蛑為主料,配雞蛋、肥脂、蜜,採取煮後再蒸的方法,以橙齏、醋供,足見其構思巧妙,製作精細。值得注意的是在海鮮江鮮的烹調中,倪瓚很喜歡以橙齏、桔絲等作為調味料,可能是當時的風尚,以柑橘類的水果來作烹調輔料在南宋時就受到人們的歡迎。說到《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的調味料,川椒、花椒不得不提,在書中,川椒幾乎運用於所有的菜品,甚至像蟹、蛤蜊、這樣的食材也使用花椒,這一點讓我初讀時大感驚奇。

倪雲林談食

今天使用花椒為調料主要集中在川渝一帶,甚至同為西南地區的雲南昆明都不大喜歡用花椒。我翻閱差不多與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同時的《易牙遺意》,其中記載的菜譜也多用花椒為調料。跨越宋元明三代的賈銘所撰《飲食須知·味類》中收入條目“川椒”,且辨明花椒與川椒性味相同,只是不及川椒好。可見當時花椒的使用範圍很廣,且以川椒為最佳,當時江浙人的口味與今日不同,亦喜歡食用花椒。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還有兩道菜不得不提,一是雪庵菜,一是燒鵝。先說雪庵菜,“以青菜心,少留葉,每棵作二段入碗。以乳餅厚切片蓋滿菜上,以花椒末於手心揉碎糝上,椒不須多,以純酒入鹽少許,澆滿碗中,上蒸籠,菜熟啖之”。我以雲南產乳餅試製此菜,其味甘醇略酸,頗雅潔,但不及我家徑以乳餅夾宣威火腿蒸食為佳。乳餅本來不是漢族的食品,但元明之際的飲饌之書多有記載,這恐怕跟蒙古人入主中原有關,元代不但云南,就是江南也多有牧場。

燒鵝更為有名,其實就是取整鵝治淨,掏去內臟,內外醃製,隔水蒸之,但火用軟火,熟爛而食。因為清代的大才子袁枚特重此法,且“試之頗效”,定名為“雲林鵝”載入《隨園食單》,於是雲林鵝遂為世人所重。

陶振剛、張聯明先生在《中國烹飪文獻提要》一書中認為,《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是反映元代無錫地方飲食風格的一部烹飪專著,具有較大參考價值,在我國烹飪文獻史上應占有重要地位。我以為這樣的評價是很中肯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