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由 學習的從前事 發表于 藝術2022-10-22
簡介三、老人需要更新觀念其實,從老人的心理層面分析,他們並不希望有這樣的差別,特別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外公外婆只有外孫沒有親孫,他們很希望自己在孫子輩的撫育上面幫上忙,可是礙於內外有別的觀念,導致他們行動畏畏縮縮,不敢放開

外孫女的孩子怎麼稱呼

每個國家都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現象,這些從各種稱呼當中就可以看出差異。比如對於孫子輩的稱呼,很多西方國家並不區分是女兒的孩子還是兒子的孩子,可是在中國,

在稱呼裡面體現了出來,一個是外孫一個是孫子。

這一個外字,不僅從家族的核心裡將外孫排除出去了,同時在老人的心頭,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獨特感受,從而影響了雙方之間的親密度、教育等等。也許很多年輕人感受不到,但是

對於老人而言,這種差別很真實。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一、老人會區別對待

同樣是孫子,一個外字其實將雙方的關係進行了定性。

外,對於老人而言,就是外人

。而且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外孫的姓和自己是不一樣的,這也疏遠了雙方的親密程度。外孫再親,在老人的傳統觀念中,

始終是外人。

這種親疏程度,在很多地方都能予以體現。以春節為例,大年三十的年夜飯,

一般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而且,絕大部分地區的習俗,必須要到年初二,才能回孃家,外孫才和外公外婆見面。

從孩子的感受上面,也可以體現出這些差別來。對於外孫外孫女,

外公外婆還是相對比較客氣,

雖然也是自己的骨肉,但是畢竟是別人家的孫子,所以不能過於管教。但是對於自己的孫子,那就一點都不客氣,該罵就罵,完全就是自己人不講究。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二、老人為何區別對待

在傳統的觀念當中,女兒還會被當做別人家的人,

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雖然這種封建觀念已經沒有市場,但是女兒終究屬於別人家的觀念,還是頗有市場的。因此,女兒生下的孩子,

自然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屬於外姓。

但是兒子生下的孩子則完全不同,隨兒子的姓,理所當然就是這個家族的人。管教孫子,和管教兒子其實沒有太多的差別。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孩子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會更長一些,爺爺奶奶的管教時間更多。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放開,獨生子女不再是社會主流,帶好自己的孫子孫女也就成了本分,至於外孫(女),當然也由他們的爺爺奶奶去更多地管教。

這種約定俗成,一直在雙方的默契中傳承下來。

反過來比較,當老人去兒子家和女兒家的時候,表現也是大相徑庭。尤其是農村,

蓋房討媳婦,是爺爺奶奶的功勞,兒子家其實就是自己家,

當然很自在,不用過多拘束。雖然需要照顧兒媳情緒,不過兒媳也是自家人,不用顧忌太多。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但是到了女兒家,房子不是自己的,未免就有一些去做客的心情,在這種心情影響之下,老人就會有些拘束,放不開,生怕主人(女婿)有什麼意見。

在傳統的觀念中,尤其是農村,

依然還有養兒防老的舊觀念

,即便有兒有女,兒子還是養老的主力軍,所以,對於兒子有著更加親近的想法,這種想法再延續到孫子輩上面,也是情有可原。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三、老人需要更新觀念

其實,從老人的心理層面分析,他們並不希望有這樣的差別,特別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

都是獨生子女,

很多外公外婆只有外孫沒有親孫,他們很希望自己在孫子輩的撫育上面幫上忙,可是礙於內外有別的觀念,導致他們行動畏畏縮縮,不敢放開手腳。

有婚育專家指出,

要像打破這種壁壘,子女是關鍵。

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作為女兒女婿,更是要主動行動起來,

創造老人和孩子在一起親近的機會。

爭取在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相處時長上面,儘可能達到均衡。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另外,適當的時候,

要將外孫放到外公外婆那邊,由他們進行管教,

並且有女婿明確告知,孩子不聽話,就要嚴格教育,就像當年管教自己兒女一樣。

為了凸顯外公外婆的親密感,

子女可以有意識地提醒孩子“聽外公外婆的話”,

“外公外婆是怎麼說的,你為什麼不遵照執行”,這些暗示,都可以給外公外婆更多的心理激勵,使得他們敢於和外孫孫子保持更加親密的關係。

“親孫”和“外孫”能一樣嗎?聽聽老人真心話,既是傳統也是現實

時代在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要不斷地更新,不要因為傳統的稱呼,而阻礙了老人和孫輩之間應有的良好親密關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