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由 情懷與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2-09-21
簡介朱元璋消滅陳友諒之後,於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

蘇州為什麼稱東吳

吳國,是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相傳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約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吳國的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吳王壽夢時期,吳國開始聯晉反楚,國力日益強盛,至吳王闔閭、夫差時期,國力達到鼎盛。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當然,吳王夫差吞併越國後,沒有對越王勾踐趕盡殺絕,導致後者臥薪嚐膽,反而消滅了吳國。自此之後,吳國告別了春秋歷史的大舞臺。但是,吳國的影響力還是比較深遠的,這尤其體現在“吳”這一國號的沿用。

一、東吳

魏黃初二年(221年)八月,孫權名義上依附曹魏,被冊封為吳王。但是,在夷陵之戰後,孫權就不再臣服於曹丕了。黃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改年號為黃龍,九月,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為了和春秋吳國相區別,孫權建立的吳國,通常被稱之為東吳或者孫吳。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大軍進攻蜀漢。同年,蜀漢滅亡,這導致東吳的處境更加危急。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晉王朝。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東吳被西晉滅亡,標誌著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二、楊吳

唐朝末年,楊吳的創立者楊行密起家於廬州(今安徽合肥),依附於淮南節度使高駢,後勢力漸強,遂佔領揚州,擴大地盤,於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受封淮南節度使,而後和割據兩浙的錢鏐形成對峙。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天覆二年(902年),楊行密受封吳王。到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時,楊氏吳國已經成為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不過,楊吳的大權後來被大臣徐溫篡奪。順義七年(927年)徐溫死,養子徐知誥繼任其權位,扶持楊隆演之弟楊溥為帝。大和七年(935年)徐知誥(李昪)受封齊王,至天祚三年(937年),楊溥被迫禪位於徐知誥,楊吳遂亡。

楊吳為五代前期南方最強大的國家,疆域囊括今江西全境、湖北東部、安徽江蘇兩省淮河以南地區,此外還佔有淮北一隅的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全據東南富庶之地。

三、吳國(張士誠)

張士誠原名九四,至正十三年(1353年),張士誠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江北重鎮。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郵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祐為年號。張士誠乘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的機會,勢力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實力,擁兵數十萬。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張士誠自稱吳王,以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不再歸順元朝。值得注意的是,次年,朱元璋也稱“吳王”。因此,在元朝末年,一度存在兩個割據一方的吳國。

朱元璋消滅陳友諒之後,於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至正二十六年(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張士誠被俘,後被押解至應天(今南京),自縊,被部將解救下來。在押往應天的船上,明史載其“至金陵,竟自縊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

四、西吳(明朝前身)

1351年5月,也即元朝末年,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響應,攻佔濠州。不久,朱元璋受湯和邀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受郭子興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1355年,劉福通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

除了吳國、東吳,歷史上還有哪些國家以“吳”作為國號?

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任小明王左副元帥。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改名為應天府,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1363年,透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次年,小明王封朱元璋為吳國公。1364年,陳友諒勢力被完全消滅。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史稱西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釋出命令。與位於平江的東吳王張士誠相區別。

1366年,小明王沉於江中溺死,朱元璋將明年改為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之後朱元璋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

在明朝正式建立後,朱元璋加緊了一統天下的程序。同年,朱元璋派遣大軍攻佔大都,元順帝北逃。之後朱元璋繼續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和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漠北,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