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火針是怎麼抑瘤的?

由 針灸微創腫瘤科黃金昶 發表于 農業2022-02-15
簡介而火針是一種具備溫熱效應的針刺療法,透過作用於人體特定腧穴以行其氣血,一則可驅散寒邪阻滯,二亦可引鬱閉熱邪外達,同時透過經絡氣血的執行可調節臟腑功能,對內在虛證、寒證行溫補之功,還可憑藉其火熱之性消融痰瘀阻滯等病理產物

癰瘡怎麼形成的

其實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火針療法的論述,經過漫長的理論發展,火針療法的臨床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拓展。

火針療法就相當於是一種集針、熱消融等療法為一體的綜合療法。因其具有寒熱並治、虛實同調的特點,黃主任創新性地將火針運用於腫瘤治療,並取得了不俗的臨床療效。

寒熱並治:溫經散寒、以熱引熱

火針療法最初僅用於寒證,功效侷限於溫經散寒。

中醫理論認為,寒邪屬陰,易損耗人體陽氣,陽氣不足則無力執行氣血,且氣血遇寒則凝澀,凝澀不通則痛,因此《素問·舉痛論篇》中載: “

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

”,提示“熱”在治療寒邪引發的疼痛上有立竿見影的功效。因而,《黃帝內經》明確提出火針的適用證為寒證、痺證、經筋病與骨病。

熱證曾一度被認為是火針療法的禁忌。《靈樞·經筋》雲: “

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

”而後諸多醫家才逐漸認識到,火針療法具有“以熱引熱”的功效。

《備急千金要方》載:“

癰有膿便可破之,令膿宜出,用鈹針,膿深難見,肉厚而生者用火針

”。凡營衛不和、氣血凝滯、鬱於肌表則易發為癰腫瘡瘍,火針一方面刺破膿腫有利於引流,另一方面燒紅的針體具有高溫消毒之意,可祛腐排膿,對膿深難見、肉厚而生者較為適宜。

《太平聖惠方》還記載可以點烙法治療黃疸,言“

五臟極熱,閉塞不通,療不及時,甚損人命

”,“

速宜點烙,及依後方治療,必得痊平也

”,提出黃疸大致乃因五臟之熱閉塞於內不得宣發而致,應當採用針刺與燒灼相結合之法,以熱引熱,使人體閉塞之熱外達,從而解鬱退黃。

虛實同調:溫養臟腑、祛痰化瘀

《針灸聚英》中探討了火針的功效,認為“

火針亦行氣,火針惟借火力,無補虛瀉實之害

”,指出火針可行氣血,不會讓虛證更虛、實證更實。

《紅爐點雪》中雲: “

凡寒熱虛實,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蓋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而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鬱發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猶火迫水而氣升,有溫補熱益之義也;實病得火解者,猶火能消物,有實則瀉之之義也

”。也就是說無論患者病屬寒熱虛實,均適宜火針療法。

對於虛證而言,火針療法透過對應的腧穴、經脈、部位將溫熱之力匯入人體,助長人體正氣,激發經氣,溫養臟腑;對於實證而言,火針具有行氣、發散之效,作用於區域性可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祛化痰溼之邪,用於治療癥瘕積聚、癰毒膿潰等。

火針寒熱並治、虛實同調之功效,與腫瘤發生、發展的病機高度吻合。

腫瘤並不是單獨某一種外感或內傷邪氣導致的,而是多種因素互相膠結致病,黃主任將其總結為寒邪、熱邪、溼邪、情志不舒導致氣滯血瘀,氣滯血瘀導致某一部位組織液外滲形成痰溼腫塊,痰溼內阻加重氣滯血瘀與寒火之邪,腫塊內的寒、熱、痰溼、氣滯血瘀日久引發癌毒內生,形成惡性腫瘤。

而火針是一種具備溫熱效應的針刺療法,透過作用於人體特定腧穴以行其氣血,一則可驅散寒邪阻滯,二亦可引鬱閉熱邪外達,同時透過經絡氣血的執行可調節臟腑功能,對內在虛證、寒證行溫補之功,還可憑藉其火熱之性消融痰瘀阻滯等病理產物。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火針攜高溫直達病所,針體周圍微小範圍內的病變瘢痕組織被灼至炭化,粘連的組織得到疏通鬆解,區域性血液迴圈狀態隨之改善。經過反覆、系統的火針治療,機體對灼傷組織充分吸收、代謝,直至腫物縮小甚至消失,並新生正常組織。

因此,火針確實可用於腫瘤的治療,其療效在臨床中亦不斷得到驗證。

火針是怎麼抑瘤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