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扶風——漿水魚魚

由 扶風同城 發表于 農業2021-10-26
簡介最簡便和妥當的辦法,就是找事先漚了漿水的人家舀一些來,如果是自己第一次做,也可用香醋或酵頭,酵頭的做法農婦們最熟悉,通常是用玉米麵(小麥面也可)拌成糊糊,然後讓其自行發酵,成為酵母,觀察酵母的經驗是,看其略為起泡,呈拉絲狀,並有酸味即可

漿水有白花了還能處理補救嗎

漿水魚魚

文/張西昌

漿水是個神奇的食物,很多年裡,我都想不通:芹菜如何能窩出這麼酸爽的味道來?要是看到誰家放著一個漿水罐,就滿腹狐疑。

在西府人的詞彙中,用“漿水”或“漿水罐罐”來形容一個人的遷煩,據我的猜想,可能與其“漚”的工藝相關。

人類漚做漿水的歷史已經很長了,別稱為“酸漿”,粗略來講,說是源於先秦時期,但應可能更早。製作漿水的物料也有很多,譬如:包菜、芹菜、苦渠、蓮花菜、萵筍、蘿蔔、土豆、黃豆芽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說:“漿水亦名酸漿。粟米煮熟後,放在冷水裡,浸五六天,味變酸,面上生白花,取水做藥用。但浸至敗壞,則水有害。”這裡所言的漿水,是用粟米來做的。經過先民的不斷體嘗發現,在諸多的物料中,以芹菜做的漿水為最好。

扶風——漿水魚魚

芹菜有水芹和旱芹兩種,藥用以旱芹為佳,因其本味清香,也稱“香芹”,由於此菜屬高纖維食物,會經腸內消化作用而產生一種木質素或腸內脂的抗氧化物質,因此,常吃芹菜,對於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都有明顯的益處。

食用漿水之俗,流行於陝甘一帶,至今仍有延留。在我童年的生活記憶中,很多家戶都有一個鼓腹的壇罐,通常是放在灶臺或案板上,在味料和菜蔬匱乏的年代裡,漿水是平民百姓的舌尖慰藉。

扶風——漿水魚魚

漿水的製作也不麻煩,通常所用的菜蔬有香芹、韭菜和紅辣椒,味料有鹽、醋、辣椒麵、食用油、麵粉和水。漚漿水最好用陶具,因為陶具透氣,利於發酵。製作漿水的首要原料是麵湯,此物在關中人的生活中普通而重要。吃麵必得喝湯,關中人稱:原湯還原食。以他們的理論,糧食的營養都在其中了。做漿水的麵湯,不能有任何油漬,要經過沉澱,將上面較清的部分取出,放至微燙,倒入陶具中,做漿水的陶具,一定是要清洗乾淨,並徹底晾乾,不能有任何水分和雜漬。接下來,將洗淨瀝乾的香芹放入麵湯內,並加入引子。引子就是促使漿水發酵的物質,如同蒸饃的酵頭。最簡便和妥當的辦法,就是找事先漚了漿水的人家舀一些來,如果是自己第一次做,也可用香醋或酵頭,酵頭的做法農婦們最熟悉,通常是用玉米麵(小麥面也可)拌成糊糊,然後讓其自行發酵,成為酵母,觀察酵母的經驗是,看其略為起泡,呈拉絲狀,並有酸味即可。(第一次用醋或酵頭做引子,之後就可以用漿水了)。引子放入壇罐後,蓋上蓋子,不用密封,每天可用乾淨的筷子略作攪動,置五天左右,便可食用。

扶風——漿水魚魚

漿水是個極為敏感的食物,在舀取時,最好用專門的勺子,不能帶有水汽或做它用的勺具,以免致使漿水黴變。若是發現漿水錶面漂有白花,則說明已經受到細菌的影響,不能食用了。

漿水,是人對於節氣高溫的巧妙利用和反向消解,想想真是奇妙。

到了農曆七八月,夏陽高照、樹葉低垂,家犬在門口吐著舌頭,雖說北方有陰則涼,但這樣的天氣,人縱使赤了身,也實在無法消除體內的焦躁。尤其對於收割麥子的農人們而言,熱浪翻滾,身體都快虧空了。這時候,漿水派上了用場,一種簡便易做的傳統食物——漿水魚魚,會來幫你去暑降溫。我之所以用“食物”,而沒有用“美食”,是因為該食味道偏執,吃的時候,食客們也基本是呼呼啦啦、囫圇吞之,幾乎沒有品嚐的意思。在這一點上,漿水面要好一些。因為吃過魚魚的人都有體驗,有點像是藍鯨吞食小魚,無需牙齒的協助,常常是直接灌倒進去。

扶風——漿水魚魚

在我們老家,魚魚也叫“粉咕嘟”,像是小魚或蝌蚪的樣子,其實是攪團的另一種造型。過去,攪團和魚魚一定是玉米麵做的,經過反覆攪拌,粗糧的纖維韌性也被激發了出來,黏黏地成為團塊,魚魚則是用多孔的漏勺,在雙手的配合下,將之漏為小魚狀。剛剛出鍋的攪團,漏在冰涼的清水裡,生動而令人期待。如今,關中魚魚已經基本被小麥面所替代,原因是,現在農家裡已經很少吃粗糧,而且,小麥面做的魚魚,順滑光潤,口感更佳。

漿水魚魚的配菜很簡單,魚魚撈出來,澆些漿水,然後再撮一點韭菜撒上,剜一點油潑辣子,一碗解暑的食物就可大功告成。

扶風——漿水魚魚

以前在老家,吃魚魚經常會到肚子漲,稍等一會,胃部略消,就再來一碗,那種酣暢是農家暑日裡最簡樸的愜意了。

2018年6月於麥雲居

作者簡介

張西昌 | 陝西扶風人,先後畢業於寶雞師範學校美術專業、西安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美術史論系,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後。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三年來,利用零碎時間,寫些關中美食小文,匯成《關中食話》一書,想藉此推廣家鄉的食俗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