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超甜!上海農科人讓“水稻+玉米+菜”和諧輪作

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農業2022-12-29
簡介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鄭洪建大步流星地走進自己的“試驗室”,稍作彎腰順手掰了幾顆玉米棒子,剝掉綠皮就啃食起來,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這麼看,今年首次嘗試的秋種甜玉米,就算獲得了成功

旱稻多少天成熟

東方網記者劉輝11月21日報道:“特早熟水稻、秋種玉米、生菜三項的技術目前已非常成熟了。接下來就看我們如何地進行排列組合,在田間試驗出最好的效果。”近日,在金山廊下鎮的試驗田裡,來自上海市農科院適應於“稻+玉米+菜”耕作模式的高品質超甜水果玉米成功培育。

據悉,這款被稱為“申科雪甜818”的玉米新品種,由於鮮食品嚐甜度高、風味好、皮薄脆甜無渣,未來將作為博弈國外卡脖子種源技術的替代品,助力鞏固我國農業地位,打出強有力的上海農科品牌力量。

時下,走在金山區廊下鎮的田野上,除了還在等待收割的些許晚稻外,大多數的田埂間幾乎沒有了種植物。但是在上海市農科院的玉米試驗田中,一塊比常規品種矮小的玉米地逆勢迎來了收穫時刻。

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鄭洪建大步流星地走進自己的“試驗室”,稍作彎腰順手掰了幾顆玉米棒子,剝掉綠皮就啃食起來,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這麼看,今年首次嘗試的秋種甜玉米,就算獲得了成功。”

鄭洪建口中的成功有著兩重含義。一是,“申科雪甜818”品種經過了長達8年的攻關之後,終於來到了審定新品種的準備階段。“這個新品種在上海地區春播出苗至採收鮮果穗75天左右,果穗筒型,鮮穗平均畝產1000kg左右。”鄭洪建又介紹說,“但是今年我們又嘗試秋季種植,等到前一茬稻米8月12號收割掉,8月20號就種下了玉米。不到3個月,待上海氣溫還能停留在15度以上時,等到了收穫期。”

成功的另一層含義,是“稻+玉米+菜”耕作模式的成功實現。記者瞭解到,上海當下“稻+”或者“鮮食玉米+”的高效茬口模式早已落地應用。但與此同時,水稻和玉米該種誰使得兩者之間成為了競爭關係。但是一份《上海市科技興農專案》改變了稻米和玉米的競爭關係,還讓兩者成為了合作伙伴。

這還得從優質特早熟節水抗旱稻新品種“八月香”的選育成功說起。“八月香”是針對上海水稻生產需求研發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它在上海的生育期只有105天,4月底至5月初播種,8月中下旬就能收穫上市,比上海常規粳稻可提早50天左右。這也就給秋種“申科雪甜818”增加了理論上出場時間。再加上初春種上一茬生菜,“菜+稻+玉米”的模式也由理論變成了現實。

專案取得巨大進展也讓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節水抗旱稻栽培相關負責人畢俊國和生菜種源相關負責人魏仕偉吃下了定心丸。八月稻米上市,對市民而言,可以更早品鮮嘗新;對農戶而言,還可以再種上一茬優質水果玉米,收穫更多的經濟效益。“市場上一顆優質水果玉米要賣到去8塊,每畝產量在3000穗左右的話,可以算算,單獨這一項就讓農戶增收不少。如果再加上優質生菜等種植,一畝地的產值將翻上幾倍,市場前景巨大啊。”

不過科學探索永不止境。這個三人領銜的科研小組又有了新的目標,鄭洪建想推動“申科雪甜818”在審定新品種後在上海擴大種植面積,畢俊國則考慮如何縮減種植“八月香”準備時間,魏仕偉則把注意力放在冬季。因為他們也想嘗試,為了更好地發揮土地利用價值,“菜+稻+玉米+生菜”的四輪耕作模式能否可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