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由 艾易德真宜 發表于 旅遊2022-04-25
簡介而後順著“東大街—大差市—東縣門—東倉門—下馬陵—和平門”的路線一路溜達,開啟了一次走街串巷逛西安的徒步之旅

西安鐘鼓樓好玩嗎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古都西安,人文古蹟遍佈。除了那些聲名在外的著名景點,古城犄角旮旯裡也藏著許多少為人知的人文風景。前兩天趁著天氣晴好,我免費預約遊覽了西安鐘鼓樓。而後順著“東大街—大差市—東縣門—東倉門—下馬陵—和平門”的路線一路溜達,開啟了一次走街串巷逛西安的徒步之旅。

在西安城東的老巷舊巷中,我邂逅了平凡生動的市井生活,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古都歷史。

01西安有個東縣門,不是縣也沒有門

遊覽完西安鐘樓,我順著西安東大街一路前行,到“大差市”後準備步行走到“和平門”。當時只知道大概方向,便跟著感覺走了,一路走街串巷,也算換了個角度看西安。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個“東縣門”的路標牌,這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說來慚愧,作為一名西安土著,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地名。

“東縣門”的名字聽起來很奇特,不過它既不是一個縣,也沒有門,而是西安城東的一條東西走向的普通街巷。東臨東羊市,西接東廳門,整條巷子不過二百多米長。我匆匆逛了一圈,發現這條街兩側都是普通的居民區,並沒有什麼特別。但它的名字告訴我,這一定是條有“故事”的老街。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查詢資料發現,東縣門指的是歷史上分治西安城的咸寧縣。當時西安城東有咸寧縣,西有長安縣,是西安城中等級最高的兩個縣級單位。當時咸寧縣縣衙就在東縣門中段,雖然古蹟已經消失了,但“東縣門”的名字倒保留了下來。

02逛過西倉早市,你知道西安還有個東倉嗎?

很多人都知道西安灑金橋附近有個西倉早市,甚至有些外地遊客為了尋找老西安風情,還專程去西倉探訪。其實,在西安城東還有一個與西倉相對應的東倉。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東倉和西倉,分別是明清時期西安官府的兩大糧倉——“敬祿倉”和“永豐倉”。據說,“敬祿倉”曾經是專門為滿清貴族服務的糧倉。

如今糧倉遺址早已不復存在,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東倉門路保留下來。據說東倉也有早市,不過我來時是下午,也就沒有見到這樣的熱熱鬧鬧的市井文化,只能下次有機會再來體驗了。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沿著東倉門一路溜達,發現兩側最多的還是小吃飯館。走著走著,被一座雕花照壁給吸引了,走進一看原來是南城清真寺。

南城清真寺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西大街回民街區域附近分佈著好幾座清真寺,最有名的化覺巷大清真寺,是全國四大清真寺之一,也是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很多遊客都買票進入參觀過。南城清真寺則顯得低調多了,若不是偶然遇見,我還真不知道城東還有清真寺呢。

走到近處發現古寺沒有開門,從外牆遠遠看著,裡面是關中四合院式的中式佈局,琉璃屋頂在陽光的反射下閃閃發光,古色古香。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03下馬陵:皇帝路過也要下馬的地方

從“東倉門”七拐八繞,很快便走到了“下馬陵”。“下馬陵”是西安城牆下順城巷,東起和平門,西到文昌門,全長800多米。

和前兩條老街相比,“下馬陵”的名氣就大多了,它和漢代大儒董仲舒有關。許多朋友讀過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詩中說到“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裡面“蝦蟆陵”就是“下馬陵”的陝西方言版本。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董仲舒是繼孔子、孟子以來儒家先賢,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來自董仲舒的建議。可以說,漢朝漢武帝時代中央集權、政令暢通,首先來自思想的統一,董仲舒居功至偉。根據史籍記載:“昔漢武帝每幸芙蓉苑,至董仲舒墓下馬”,足見董仲舒地位之高,同時,這也是“下馬陵”名字的來源。

如今在“下馬陵”上,還有董仲舒墓。具體位置就在“和平門”口向西100多米的一個幹休所裡。幹休所不讓遊人進入,只能沿著牆根找到了董仲舒墓的文保石碑,也算是“打卡”成功了。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下馬陵”的位置是發生過遷移的。最早的董仲舒祠墓位於西安城外東南方向,明朝時候西安城市佈局發生了轉變,陝西巡按都御史趙廷錫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將董仲舒祠墓遷移到今天這個位置,這條順城街巷也隨之改名“下馬陵”,算起來也有將近500年了。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04和平門外兩尊人物雕像,你知道是誰嗎?

打卡董仲舒墓文保碑後,我便從城內穿過“和平門”走到城外。回望綠樹掩映中的西安城牆,只覺得高大巍峨、氣勢壯觀。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牆也成了古都的絕對標誌。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西安城牆一週13。8公里,現有18座城門,“和平門”是其中的一座。不過西安明城牆原本只有四座老城門,後續的十幾座城門,都是民國以來因為城市交通發展需要陸續開鑿的。“和平門”開鑿於1953年,它的命名錶達了西安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和平門外的廣場上,還豎立著兩尊人物雕塑。他們分別是“二虎守長安”中守衛西安的兩位功臣——楊虎城、李虎臣。

“二虎守長安”是一場民國時期的西安解圍戰。1926年春,匪首劉鎮華在吳佩孚,張作霖的支援下,糾集10萬人進攻西安,圍城8個月之久。當年西安城中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死於那場戰亂。如今革命公園裡面的兩座萬人冢,便是死去軍民的墓冢。當時楊虎城、李虎臣率全城軍民堅守西安,直到馮玉祥率軍入陝,西安之圍被解,史稱“二虎守長安”。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西安古代輝煌的歷史,卻忽略了它近代的苦難史。“和平門”以及和平門外的兩尊雕像,還是值得了解一下的。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拉高視野,從空中俯瞰西安棋盤式的城市佈局,會發現“和平門”位於西安火車站、大雁塔這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出了和平門,往南繼續走就是西安著名的大雁塔景區了。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走街串巷,讓我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了西安、發現了西安。這些滿滿煙火氣息的市井生活片刻,卻藏著不為人知的人文風景。西安城裡這樣的老街就巷還有很多,下一次我們繼續逛。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