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李想炮轟團車“大機率是騙子”,團車CEO回懟“別把自己當先知”

由 新浪科技 發表于 旅遊2022-03-11
簡介1月16日晚,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其個人微博轉發團車CEO聞偉宣佈造車後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炮轟其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

在團車網上班忙嗎

作者:王欣

逐漸擁擠的造車賽道,成為爭議叢林。

1月16日晚,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其個人微博轉發團車CEO聞偉宣佈造車後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炮轟其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

李想稱團車造車是“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而他們“普遍是騙子,或者大機率自己是騙子”。同時他還批評稱,“真是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

被李想怒噴的造車者團車網,一週前剛剛宣佈將低成本、小團隊入局造車。

李想炮轟團車“大機率是騙子”,團車CEO回懟“別把自己當先知”

而在李想“開槍”後,1月17日,團車CEO聞偉迴應李想質疑,將矛盾再次升級。“沒想到萬里長征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馮思翰(大眾中國CEO)被反懟不就是當初看走了眼噴得太早?所以誰也別把自己當先知,也別成為自己最記恨的那撥人。”

李想炮轟團車“大機率是騙子”,團車CEO回懟“別把自己當先知”

聞偉“普信式”造車神話

沒有想清楚的諸多問題、小成本造車、以及神奇的造車團隊,行業內外都十分好奇,聞偉的造車自信是從哪裡來。

據公開資料顯示,聞偉是一位連續創業者。聞偉早年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工業外貿專業,後來進入上海三菱電機公司從事渠道銷售工作,自2000年開始自主創業。2009年,聞偉開啟第五次創業,他發現有人在社群裡集結,再去4S店砍價買車,自此創辦了團車網。2018年,團車網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赴美上市的汽車新零售第一股。

1月13日,團車釋出了第三季度財報。2021年第三季度,團車網淨收入6110萬元,同比減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潤為4680萬元,同比減少35。1%。這家以車展為主營業務的汽車零售平臺經營狀況正在受到挑戰,團車網急需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看到‘蔚小理’剛開始造車時,其實就有衝動了,但當時條件還不成熟。真正下定決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經過撮合,我們和行業內頂尖的團隊開始接觸,看到了造車成功的可能性。”聞偉在1月14日接受媒體採訪中,談及了不少關於團車自身造車的優勢以及對時下新勢力的看法。

據悉,團車決定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而聞偉表示這個團隊可以承擔包括產品規劃、工程開發、智慧駕駛在內的幾乎所有造車流程,且具有20多年的造車經驗。不止於此,這個團隊還可以做2000萬元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元以下的車,包括商用車、物流車。

在聞偉描述中,這個團隊幾乎無所不能。該團隊已經擁有半成品車型,而團車的第一款車將會從這些半成品車型中選一款,定價會在10萬元-20萬元之間,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啟預售,“第一款車採用成熟方案、成熟技術、成熟供應商,產品本身質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

聞偉這個外部造車團隊甚至能將新能源汽車的造車週期從36個月縮減到18-24個月。並且把一款車的量產成本縮減到5000萬美元左右。因此,這個外部團隊負責造車,而團車則負責產品定位、營銷、渠道網路。簡單說就是一方負責造車,團車負責賣車。

“我覺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勝算。”聞偉稱,“我們第一款車失敗了也沒關係,3個月能再做一款。”

至於團車造車的資金來源,聞偉表示,團車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目前非常感興趣的投資方不少,各地方政府對造車專案的渴望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之一,而且“把一款車量產所用資金我們測算是造車新勢力的幾分之一。牛創拿到5億美元,我們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

2022年造車是否還有時間視窗?聞偉表示如果市場容量是500萬臺就會擁擠,如果是2000萬、3000萬臺就有機會。電動車的差異化以及新的運營模式、商業模式、盈利模式都還有空間,像軟體訂閱等新業態還會冒出來,“大家不用擔心賽道擠,會有細分,未來2年是我理解的最後的視窗期。”

誰在看好團車造車?

從目前來看,自1月5日團車宣佈正式進軍造車領域。而聞偉造車的原始衝動就來自於“蔚小理”。不過市場並沒有給團車造車正面的鼓勵,宣佈造車後,團車網的股票曾出現小幅下滑。

除了李想外,大部分汽車行業從業者也紛紛吃瓜尋找,神奇團隊在哪裡。

“不看好,在終端的時候和這個公司經常合作,他們沒什麼影響力和當地老牌車展比什麼都沒有,全是靠賄賂市場部經理拉車展,規模也很小。也沒什麼成交量。這種企業文化,造出來也不是什麼好車。”一位汽車行業從業者表示。

“恕我直言,這100多人的團隊這麼無敵嗎?能幹這麼多事兒啊?憑我十多年的的從業經歷,我覺得後邊加個零幹這些事兒也得累個半死。”一位從事汽車製造的網友表示,這更像是在割韭菜。

另外,“5000萬就能造車”的言論以及聞偉對造車環節很多問題都還存在模糊認知,這使得團車造車的靠譜程度大打折扣。“啥都沒想好,啥都沒做出來,而且造車這一個專案兩個團隊融合起來並不容易。”

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接受《財經天下》週刊採訪時稱,造車門檻已經上升至400億元,“一個企業如果沒有400億儲備資金,風險會很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