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由 小燕的日常 發表于 旅遊2022-01-22
簡介紀念貝聿銘到了千禧年前夕,蘇州市邀請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緊挨著老館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新館面積佔總面積的72%

蘇州博物館一般可以參觀幾個小時

蘇州博物館因為其設計者貝聿銘的仙逝,在今年5月,獲得了大量的關注。

而我恰恰好在五月的蘇州,見證了這座如園林一般美好的博物館。

幾年前在香港看到了筆直入雲的中銀大廈,貝聿銘的名字就被我銘記在心,而今年十一,即將安排的法國行,盧浮宮的金字塔也在我的參觀計劃內。

但的確,蘇博給我的美,是國內現代建築中最強烈的。

其實,蘇州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儲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曆史建築物。

紀念貝聿銘到了千禧年前夕,蘇州市邀請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緊挨著老館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新館面積佔總面積的72%。

我們日常看到的照片,幾乎全部是新館的。

為何會請貝聿銘?那自然要說貝老與蘇州的淵源。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簡單來講,貝老祖籍蘇州,祖上是蘇州四大豪門之一。

貝老從小生活在現在的獅子林中,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橋、瀑布,這些園林中的致美,奠定了貝老後來建築上的發展基礎。

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材四種建築材料是貝老的最愛。

不同材料的結合,與蘇州氣質的融合,在新蘇博上體現的非常完美。

蘇博新館與庭院我們九點剛過就進入了蘇博的大門。

我面前的就是貝老在85歲高齡時的封筆之作。

所謂的大師,就是如此可以跨越歲月的羈絆,可以持續創作的人吧。

進入蘇博新館大門,所在的空間高挑而空靈,前後各式一片巨大的玻璃自動門,一個是入口,一個通向後園的水池觀景臺。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東西兩側,上下三層,就是主要展廳,其實蘇博內的展品不能算是頂級國寶,不過大家看的就是宛如國寶的建築本身呢。

蘇博新館的精華之一,在於主庭院的山水園。

為此,貝聿銘煞費苦心,他將中國古典的山水畫融入到設計理念中,“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用石片來仿宋人米芾的“米氏雲山”,呈現出一幅3D立體水墨山水。

當時,一臺升降機把各塊石片上上下下襬弄了一週,才調到了貝律銘心中最完美的樣子。

而大廳正對的庭院觀景平臺的玻璃門暫時關閉,保障在庭院中欣賞山水時畫面的乾淨。

這個設計非常體貼。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我對這片庭院太太太喜歡了,停留了快一個小時。

在白牆之後露出的幾株樹冠,你猜不到,正是隔壁的拙政園。

借景相當巧妙。

蘇博老館參觀蘇博新館將近3個小時,從出口走出來,發現左旋右繞,如入迷宮。

才知道老館竟然如此大。

一個大大的戲廳,聞著淡淡的幽香。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據說是江南最大的戲臺。

最後走到了一個緊閉的門前門外就是喧鬧的平江路入口。

狹窄的庭院中,出現一株紫藤,一看,是文徵明手植藤!

早知道忠王府內有一株文徵明手植的紫藤,想不到得來全不費功夫。

這株明代正德年間文徵明手植的古紫藤,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了,它曾被譽為“蘇州三絕”之一。

古紫藤旁有一圭形石碑,上有光緒卅年江蘇巡撫端方題寫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八個大字。

蘇博文創蘇博的文創是我在國內看到為數不多的精品。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價格不貴,但各個有講究,又精緻。

尤其是春末夏初,文創店還售賣紫藤種子,就是這株文徵明親手栽下那棵紫藤的種子。

據說這個種子,時節到了去蘇博也是直接可以撿到的,但是一旦有人賣了,便覺得這就是有限的、稀有的。

一棵紫藤,縮短了自己與百年前被一位詩、文、書、畫四絕的大家的距離,若還能在自家花園中種植一顆血脈相通的紫藤,想想都激動。

文創店還有海棠花窗相關的文創,比如手環、比如鑰匙鏈,也是極美。

鑰匙鏈只要28元一枚,我買了好多回來送朋友。

好的文化傳承,就是讓你身在其中時有沉浸感,離開時有滿足感,回家後還有回味感。

遊記:蘇州博物館,不看展品看建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