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吳良鏞設計模型贈予南通博物苑

由 江蘇大小事兒 發表于 旅遊2022-07-24
簡介當南通方面到北京專程拜訪吳良鏞,瞭解博物苑新館設計情況時,吳良鏞一邊展示新館設計草案,一邊興致濃厚地論述了“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博物苑停車方便嗎

【來源:南通網】

吳良鏞設計模型贈予南通博物苑

剛剛度過百歲壽辰的“國之巨匠”吳良鏞先生,為南通而設計的兩件作品模型昨天亮相南通博物苑,成為這座百年名館的最新藏品。這兩件作品是吳老2002年為南通博物苑規劃設計新館時留下的傑作,在剛閉幕的南京專題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吳良鏞1922年5月生於南京,是兩院院士、著名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是人居環境科學的建立者,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2012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吳良鏞先生迎來百歲生日之際,《金陵瑰寶 國之巨匠:吳良鏞學術成就展》在其家鄉的金陵美術館開幕。吳良鏞先生給展覽發來了影片講話:“我雖已年邁,但面對未來無限的可能性仍然充滿期待、充滿激情。”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吳良鏞在規劃、建築、教育、藝術創作等方面的傑出成就。

南通博物苑苑長杜嘉樂告訴記者,誕生於南通博物苑建立百年之時的新館,與吳老所主持設計的菊兒衚衕四合院、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工程一起,呈現出一代規劃大師的驚世之筆,成為其人居理念和規劃思想的重要見證。南通博物苑計劃將吳良鏞先生設計的作品模型在合適的地點進行展示,讓更多的市民、遊客能夠近距離感受大師的精彩手筆。

據悉,吳良鏞先生希望這次學術成就展的作品能夠得到再利用,由其子吳晨向相關單位進行捐贈。南通博物苑工作人員介紹,在6月30日展覽閉幕之際,從南京將這兩件寶貴的模型接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吳良鏞提出“近代第一城”學說20週年,這一科學論斷正是產生於當年為南通博物苑設計新館之時。1905年,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在家鄉的濠河之濱,創辦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為迎接2005年南通博物苑的百年苑慶和國家在此舉辦的中國文博事業百年慶典,南通啟動了博物苑新館建設。2002年7月,吳良鏞欣然接受南通的邀請,為南通博物苑規劃設計新館。在現場踏訪張謇故居、參觀張謇業績展之後,吳良鏞首次產生了“南通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觀點。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吳良鏞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學科主編時,就發現了張謇經營城市的理念及實踐在中國近代城市規劃史上獨樹一幟,從此開始了對張謇的深入研究。為規劃設計新館,他透過對南通博物苑、鐘樓、大生集團、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等處的實地考察,對張謇先生開創的多個全國第一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吳良鏞以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理念,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多方面調研考證這一論斷。當南通方面到北京專程拜訪吳良鏞,瞭解博物苑新館設計情況時,吳良鏞一邊展示新館設計草案,一邊興致濃厚地論述了“中國近代第一城”。他說:“根據中西近代建築規劃史研究,張謇先生經營南通的起點為1895年,是中國按照近現代理念全面規劃建設的第一座城市。”2002年11月下旬,吳良鏞再次來到南通考察,在江蘇省科協主辦的“江蘇科技論壇”上第一次向學術界明確論證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結論。

博物苑原學術委員會主任趙鵬介紹了吳良鏞先生在通設計新館時的一段佳話。當時,與張謇先生的博物館理念一脈相承、與百年老建築交相輝映的博物苑新館已經設計完成,吳良鏞覺得整個建築缺少一個點睛之筆。他問南通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張謇關於南通博物苑的詩詞手跡。經過仔細搜尋,南通方面終於在張謇日記的眉批上找到其《營博物苑》詩歌的手跡。張謇的這首七律作於1910年末博物苑初具規模之時:“濠南苑囿鬱璘彬,風物駢駢與歲新。證史匪今三代古,尊華是主五洲賓。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蟲魚磊落人。但得諸生勤討論,徵收莫惜老夫頻。”吳良鏞看到張謇詩稿時如獲至寶,很快設計出《營博物苑》詩壁,為新館設計增添了厚重又靈動的一筆。

記者張堅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