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武威故事 | 張澍發現西夏碑

由 涼州融媒 發表于 旅遊2022-01-03
簡介張澍發現西夏碑清代嘉慶年間,武威籍學者張澍在涼州城大雲寺發現了一塊被史學界稱為“天下絕碑”的石碑——西夏碑

西夏碑在哪裡發現的

《武威故事(第一輯)》由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組織市內20多位作者編寫,於2020年7月由讀者出版社出版。該書內容涵蓋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天祝縣的歷史、名人、地名、傳說等故事,融史料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內容生動活潑,情節引人入勝。

武威故事 | 張澍發現西夏碑

張澍發現西夏碑

清代嘉慶年間,武威籍學者張澍在涼州城大雲寺發現了一塊被史學界稱為“天下絕碑”的石碑——西夏碑。

張澍(1776—1847),字伯瀹,號介侯,甘肅武威人。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貴州、四川、江西等地知縣,並先後任教於蘭州蘭山書院、漢中漢南書院。他是清代著名經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著有《姓氏尋源》《姓氏辨誤》《西夏姓氏錄》《續黔書》《蜀典》《養素堂文集》《養素堂詩集》《諸葛忠武侯文集》等。他發現西夏碑的大雲寺,始名於唐武則天時。武則天信奉佛教,曾令兩京及天下諸州俱建大雲寺,涼州即把前涼張天錫所建的宏藏寺改建為大雲寺。元末,大雲寺毀於戰火,明洪武時由日本沙門志滿募化重建。每至傍晚,寺內傳出清越的鐘聲,與周圍景色構成一幅“大雲晚鐘”美景,為“涼州八景”之一。

武威故事 | 張澍發現西夏碑

這一年秋天,回到家鄉的張澍約請同鄉摯友郭楷何承先、張美如等到涼州城東北隅的大雲寺遊玩。張澍等人一路談笑,不覺已走到寺院深處。突然,張澍看到眼前有一座四面被磚泥砌封得嚴嚴實實的亭子。好端端的亭子為什麼要砌封起來呢?張澍好奇地詢問寺裡的住持,住持悄聲細語地說:“這是一座碑亭,裡面有一塊石碑,無人識得上面的字。傳說,凡是開啟這個封磚的人就會遭到風雹之災。所以幾百年來,沒人敢靠近這座亭子半步。”出於好奇的天性和對古碑石刻的特殊偏好,張澍遂向住持提出要找人來開啟砌封看個究竟。張澍還並對天發誓,說開封后如有災禍,全由自己承擔,絕不連累別人。在張澍的再三懇請下,住持總算答應了。隨著封磚被一點點鑿開,一塊高大的黑色石碑顯露了出來。這就是被史學界稱為“天下絕碑”的西夏碑。

西夏碑的發現,令張澍激動不已,在其撰寫的《書西夏天祐民安碑後》中寫道:“此碑自餘發之,乃始見於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種奇書矣!”從此,張澍開始了對西夏曆史的探索和研究。張澍原本計劃編撰一部西夏史,可惜一日和朋友們去城北郊的松濤寺避暑,家人將其“六巨束”草稿誤認為廢紙燒燬。這給他以沉重打擊,從此他不再編寫西夏史。直到晚年編纂《涼州府志備考》時,作《西夏紀年》兩卷附錄於後。同時,還從姓氏的角度對西夏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研究,寫成《西夏姓氏錄》,作為“姓氏五書”之一《遼金元三史姓氏錄》的附錄。

武威故事 | 張澍發現西夏碑

西夏碑的大部分篇幅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大意是:印度阿育王造塔八萬四千奉安舍利,武威郡塔即其數也,自周至晉也有一千餘載,中間興廢,經典莫記。前涼張軌修建宮殿,正修在此塔遺址之上。到張天錫時,宮中多現靈瑞,張天賜很詫異。有人告訴他:宮殿修在了阿育王造的故塔基上。張天賜遂舍宮置寺,復建其塔。傳至西夏,古塔已傾斜,正要加以修繕,當夜風雨大作,周圍的人聽到斧鑿聲,第二天一看,寶塔已直立如初。寺塔也多次顯靈,如西羌人攻涼州城時,夜裡亦有雷電,在昏暗中,塔上出現神燈,光焰萬丈,嚇退了敵兵;北宋和西夏交戰時,西夏王到寺內祈禱,每戰必勝;1092年,涼州大地震,房倒屋塌,人畜傷亡慘重,寺塔嚴重傾斜,搖搖欲倒,西夏崇宗下令修繕,正在緊鑼密鼓準備修復之際,寺塔神奇地自行復位,直立起來。西夏朝野一時大驚,於是皇帝和太后下詔重修寺塔。工程竣工之後,刻石樹碑,頌揚寺塔的靈瑞和西夏王朝的功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