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由 水一白聊歷史 發表于 旅遊2021-12-26
簡介於是婁敬就去找了他的老鄉,還是一個能跟劉邦說上話的老鄉——虞將軍,婁敬就跟他說自己要跟皇帝好好聊聊國家大事

婁敬墓在哪裡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次《當幸福來敲門》,突然覺得這個名字非常不適合這部片子,才又仔細看了一次電影的英文名字——《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果然如此,幸福怎麼會喜歡敲我們這些生活在底層的蟻民的門呢?應該是“追著幸福跑”或者“撞幸福的門”更適合我們。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在西漢的歷史上,就有一段這樣神奇的記錄,一個從齊魯大地奔往隴西守衛邊境的小卒,突然橫空出世,主動去尋找改變,猛地撞了一下“幸福的門”,竟然一舉成名。

一、神奇的開始

公元前202年,劉邦剛剛打敗項羽,在山東的定陶稱帝,回師洛陽,坐鎮江山。

這時,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齊國人,正從齊國前往隴西打算去守衛邊境,繼續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大頭兵,這個人名叫婁敬。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可當他路過洛陽的時候,卻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想找當時的漢朝皇帝劉邦印證一下。這個想法不管在何朝何代,都是無比神奇的一件事,一個普普通通的守邊小卒,不但想去見見當朝皇上,還想跟他“好好聊聊”,可婁敬不但這樣想了,還這樣做了,而且還成功了。

當然這還要有人幫忙才行,出門辦事遇到難題怎麼辦?找老鄉啊!於是婁敬就去找了他的老鄉,還是一個能跟劉邦說上話的老鄉——虞將軍,婁敬就跟他說自己要跟皇帝好好聊聊國家大事。虞將軍一瞅婁敬,不禁眉頭一皺,說:“我去跟皇帝彙報沒什麼問題,不過你這身羊皮襖總該換一換吧?走,我去給你買套絲綢衣服換上,見皇帝也要體面一些。”不料婁敬竟說:“我穿啥來的,就穿啥去見皇帝,我是不打算換了。”

虞將軍聽他這麼說,倒是覺得這個老鄉不簡單,於是便找機會跟劉邦彙報了婁敬這個事,劉邦這個不拘小節的君主果然與眾不同,一聽虞將軍說,不但下令召婁敬進宮,而且還設宴款待他。

二、第一策——遷都

劉邦看婁敬這飯也吃差不多了,便開口問道:“說吧,咱們聊點什麼國家大事。”婁敬答道:“陛下現在是打算定都洛陽,與周朝競爭一下麼?”劉邦一笑,說:“先生果然有眼力,確實如此。”婁敬這才勸道:“陛下,現在可不是周朝那個年代了,此一時彼一時了。當年周朝是以德政治國,從先祖后稷開始就是以德政治天下,等到周文王之時,已經可以做到一呼百應了。周武王一聲號令,八百諸侯孟津會盟,共誅商紂。後來周成王時,周公等人建了這座洛陽城,以此作為天下的中心,四方來朝。可週朝治國是以德政治天下,有德之時,八方來賀;無德之時,卻也很容易國破家亡。你看後來經歷了春秋與戰國,還有多少諸侯拿周天子當回事。

現在,陛下可是靠武力打天下的,沒有那麼久的德政基礎,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堅固的防線,這個洛陽可就不具備了。我認為還是當年的秦地比較適合定都,既有山川可守、又有險關可踞,再加上秦國經營了這麼多年,沃野千里。就算是原來六國的地盤有什麼特殊情況,咱們也是進可攻、退可守,這才算是掐中了天下的咽喉。”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劉邦聽完,覺得劉敬這個思路確實不錯。可當劉邦搞廷議的時候,卻發現手下這幫人都不是秦人,沒什麼人贊同遷都關中,還是喜歡建都洛陽。並說周朝在洛陽稱王數百年,而秦朝才二世就亡了。

眼看著婁敬的崛起之路馬上就要終結的時候,出來了一個大救星,那便是劉邦最信任的留侯張良,只有張良才同意婁敬的主張,這才讓劉邦下定決心,遷都長安。

劉邦一高興,還給婁敬賜姓為劉,並授予他郎中之職,稱號奉春君。(當年戰國時期,君的稱號算是頂級爵位了,不過此時卻被更高的“新鮮爵位”王侯所替代了)

劉敬,也就是婁敬終於起步了。

三、第二策——和親

“和親”這個詞兒當然不是從劉敬這裡開始的,但是卻是在劉敬這裡開始“發揚光大”的。

漢朝初年,韓王信叛漢之後便與匈奴勾結,打算共擊漢朝。劉邦這剛統一天下,銳氣正盛,便打算給他們以重擊,在此之前,還是先派點使者去打探一些風聲。連續派了十幾批使者去匈奴,回報的都是匈奴只有老弱殘兵、馬匹也是很瘦弱,可一舉而勝之。

可劉敬回來彙報的卻是匈奴把自己的精兵藏起來了,不可輕敵。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劉邦不聽勸告,大罵劉敬,並將他押了起來。然後親率二十萬大軍親征,卻被困在白登七天七夜,靠著陳平獻計行賄匈奴單于的老婆才逃出來。劉邦這才知道劉敬的忠心與真知灼見。於是賜劉敬封邑兩千戶,加封建信侯。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劉邦問劉敬對匈奴應該採用什麼政策,劉敬這才提出了和親的政策,理由是:匈奴擁兵三十萬,而漢軍經過連年的戰爭已經兵困馬乏,只能慢慢來。現在最好是跟他們搞好關係,可以把呂后的長公主魯元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再給單于送上大禮,他聽說這是漢朝皇后的女兒,肯定把公主封為正妻,那未來生下的兒子可就是“太子”了,再接替了單于的位置,那單于可就是陛下的外孫了,匈奴不就自然而然臣服了。如果派其他美姬代替公主去,一旦被發現了,那可就沒什麼好處了。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雖然劉邦聽取了劉敬的意見,但最終還是在呂后的極力反對下,找了個美貌的宮女以大公主的身份嫁了過去,並派劉敬前往匈奴訂立友好同盟和親合約。

四、第三策——移民關中

劉敬出使匈奴回來以後,就跟劉邦彙報說,匈奴最近的兩個部落距離長安城只有七百里路,輕騎兵一天一夜就能到關中地區了。這要是匈奴輕裝簡叢,打過來,咱們可不好招架。連年的戰爭,關中地區土地雖然肥沃,但是人不夠啊,最好還是遷點人過來。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可是要遷什麼人呢?劉敬也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六國的各大名門旺族。當初秦始皇時期,就把六國的貴族遷去了咸陽十幾萬,這回又在劉敬的建議下,劉邦又下令遷了六國的十幾萬旺族子弟補充到了關中。

這樣既可以避免六國力量“死灰復燃”,又可以加強中央集權,還可以防備匈奴,可謂是一舉三得之策。

相比前面兩條計策,第三條計策影響可能沒有那麼深遠,但是對漢初的政治穩定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後來的故事

婁敬的一生如同流星一樣,公元前202年,橫空出世,三策定江山,僅僅兩年之後,便再沒有了什麼政治舞臺上的表演,只留下了一些傳說和現存的一些建築、文物。

據說婁敬晚年生活是隱居在深山之中,熱衷於以仙術種黃金,時至今日,當地還有地名叫種金坪、曬金場。後人為了紀念他,還將那座山起名叫婁敬山,並修婁公祠于山腰。傳說婁敬在此山羽化昇仙,脫骨於婁敬洞。

一守邊小卒向劉邦獻上三策,條條穩固江山,其中之一廣被後世效仿

婁敬的墓現在也是陝西的重點保護單位,位於咸陽城西北70公里外的永壽縣店頭鎮的婁敬山。不過墓旁原有的建信侯祠和戲樓現在已經損毀了,只剩下殘碑10通,不過大部分字跡也都已經模糊了。

水言水語

水一白表示:如果婁敬的一生,果真如史書中所記載的一樣,那真的有些神仙降世的感覺。以一個守邊小卒的身份出現、又突然從歷史舞臺上消失,沒有先人,沒有傳承,只有“自薦”和“三策”。

這三條計策,高明不高明,見仁見智,但是其對歷史的影響,卻足以使其名垂千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