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漢武帝秋季進攻匈奴大敗而歸,換成春季之後無往不利,這是為何?

由 允才說事 發表于 旅遊2023-02-06
簡介匈奴在廣袤無垠的大漠遊牧,騎兵來無影去無蹤,中原缺少馬匹,軍隊都以步兵為主,難以對匈奴人發起進攻

如今劉姓全國都有多少人

漢武帝秋季進攻匈奴大敗而歸,換成春季之後無往不利,這是為何?

美國的主流歷史教科書記載,匈奴被漢武帝打得完全失去了南下能力,大部分匈奴人,只好在首領阿提拉的率領下,向西發展進入歐洲,把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打得節節敗退,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歐洲史書痛苦地把匈奴入侵稱為“上帝之鞭”。

匈奴人再不西進,將有亡族的危險。漢武帝窮追猛打匈奴二十餘年,匈奴躲進大漠深處,也逃不過漢軍的追擊。

長期逃亡,讓匈奴婦女的流產率大幅提高。

漢匈大戰爆發之初,匈奴的人口不過區區兩百來萬,不及西漢人口十分之一,被漢軍追打二十年,戰損人口幾十萬,如果生育再大幅下降,不用漢軍斬殺,匈奴也會自動消亡。

匈奴婦女流產大幅增加,是因為漢武帝在攻打匈奴時,採取了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漢武帝時期,匈奴為禍中原已有千年,橫掃六合強悍的秦軍,對匈奴也只有修長城進行防禦。

匈奴在廣袤無垠的大漠遊牧,騎兵來無影去無蹤,中原缺少馬匹,軍隊都以步兵為主,難以對匈奴人發起進攻。

加上大漠是苦寒之地,冬季氣溫最低可達到零下五十度,對中原軍隊形成一種天然殺傷。

大漠又沒有中原軍隊的軍需,也缺少行軍座標,中原軍隊要深入大漠進攻匈奴更是難上加難。

面對這種情況,中原軍隊對匈奴一般都採取防守反擊的戰略,等匈奴襲擾邊境時,再出兵將匈奴打退。

西漢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反擊匈奴,在白登山差點被匈奴活捉。

之後,西漢靠厚幣卑詞,和親示好的策略,來減少匈奴侵擾的頻率,一面餵養匈奴,一面勵精圖治求發展。

經過

“文景之治”兩代皇帝的努力,西漢國力得到空前提升,人口增長到三千萬,國家庫房的糧食多到腐爛也用不上,為對付匈奴大力飼養的馬匹,公私總數達到幾十萬匹。

於是漢武帝不想再養匈奴,決定徹底解決匈奴問題。

他為進攻匈奴專門培養了一批以衛青為代表的少壯派將領,還讓匈奴人為漢軍訓練騎兵,並頒佈《斬捕匈奴令》,制定斬殺匈奴的賞格,激勵漢軍爭相殺敵。

第一次主動打匈奴,漢武帝為穩妥起見,接受邊境馬邑富商聶壹的建議,令三十萬漢軍在馬邑設伏,由聶壹引誘匈奴單于率主力攻打馬邑,一舉殲滅匈奴主力,並擒殺匈奴單于。

公元前

133

年進行的馬邑伏擊戰,由於訊息走漏,匈奴主力在接近伏擊圈時撤離,漢武帝功虧一簣。

伏擊戰不成,漢武帝憑著

“寇可為,我復亦為;寇可往,我復亦往”

的決心,向匈奴發起奔襲戰。

可是漢軍在奔襲戰中,卻遭到慘重失敗。

公元前

129

年秋,漢軍兵分四路奔襲匈奴,結果飛將軍李廣一路全軍覆沒,李廣被擒途中逃脫

其他三路一路戰損七千人,一路根本沒找到匈奴人,只有衛青一路,取得了斬殺匈奴七百人的戰績,算總賬漢軍大敗。

難道中原軍隊真沒能力進入大漠進攻匈奴?漢武帝和漢軍將領不信邪。經過一番分析,漢武帝和他將領們,找到了奔襲匈奴失敗的原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