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由 自信的小龍 發表于 旅遊2021-05-18
簡介2005年12月五十家子鎮、興隆莊鄉、老房身鄉合併為五十家子鎮,沿用至今林西縣五十家子地圖官地鎮1907年,清廷在“報效”巴林右旗的西部蒙荒之地,並設立林西縣之時,其報效範圍即包括此地,報效之荒地賣出,地名隨主人名,沒有賣出的荒地,土地權屬

林西縣五十家子有幾個村

最初,地名只是作為一種語言代號,只有音和義,文字產生之後,地名便有了形。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地名由少增多、由簡至繁,傳播的範圍也由遠即近,由小而大了。

任何地名的產生和傳承,都離不開歷史的發展,社會的變革,大自然的演變與人群的遷聚,林西地名的現狀就是林西曆史發展的真實寫照。

01

林西縣名字的由來

林西地處巴林草原之西,是個建縣只有百餘年的小縣,雖然建縣時間不長,但是可以追溯的人類活動的歷史卻很長。位於林西縣新城子鎮雙井店的白音長汗遺址,就是屬於興隆窪文化白音長汗型別,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新時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8000餘年的歷史,而人類定居生活也應有數千年的歷史。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民國時期熱河省林西縣境內全圖

據《林西縣誌》記載,春秋戰國至隋,林西地區先後為東胡、匈奴等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之遊牧地,自清天聰二年(1628年)歸金後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280餘年裡亦為蒙古族之遊牧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春,巴林王扎噶爾開始放墾蒙荒,至4月已放墾了北至西烏珠穆沁旗、南至巴林橋、東至查干沐淪河、西至克什克騰旗劉家營子,南北約長二百里,東西約寬五六十里,至此基本奠定了林西縣境域。同年12月27日,熱河都統廷傑奏請清廷批准,擬在巴林部西新建一縣,初定縣名“巴西”,即初擬的林西縣名。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3月17日,清廷準廷傑奏,將原擬定“巴西縣”改為“林西縣”,張文灝出任巴林墾務局總辦兼林西縣知縣。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清光緒三十三年巴林旗報效荒地草圖

有關林西地名的文字記載不多,《清實錄》《巴林遊牧記》和“巴林遊牧圖”上記載的林西地名不過幾十個,也多為山、水、寺廟等地名。《興安西省林西縣情況》第二章·村莊(竹村茂昭鈴木長一郎著)詳細記載了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左右林西縣村落數量及分佈情況:“此地本為蒙古人遊牧之場所,加之放墾日期不長,又受風、旱災害之禍,故人煙稀少,實屬難免。縣內聚集二三十戶的村莊很少,多數僅為分散成三里兩戶、五里三戶的居民點。因而沒有完整的村落制度,就在形成村落的地方,存在十戶設一家長的制度,五十戶聚居的地方,則起名五十家子,就夠上全縣最大的村莊。由此可想而知全縣村落的大體情況了”。可見林西建縣之初就奠定了移民縣的特點,由此也對林西地名的形成和演化起了決定性作用。

清末時期,林西縣境內人煙稀少,甚至基本上沒有什麼村落,多為蒙古人的遊牧點。從巴林墾務之初,隨著蒙古族人口的外遷和漢族居民的大量湧入,原有的村落逐漸擴大,新的村落不斷形成,一些村落沿襲了蒙古語地名的同時,也派生了一些新的蒙古語地名,甚至漢語地名也逐漸增多了起來。村落地名由以蒙古族遊牧生活而形成的地名為主,轉變為以漢族農耕生活而形成的漢語地名為主的格局。

林西縣建縣之初以及之後的一段時間,清朝政府實施了“移民實邊”政策,隨著以漢族為主的主體民族的遷入,在繼續沿用了一部分蒙古語地名的同時,還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延續了以蒙古語命名的山、水、寺廟名稱來命名臨近的自然村落名稱,這種延續也是一種必然。其中一部分蒙古語地名隨著漢族人口的遷入而逐漸漢語化,有的甚至失去了原有的讀音和含義。

02

三冠五綴

從地名形成的方式上看,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區域範圍內,有不同的特徵和規律。林西縣聚落地名亦和北方廣袤大地上的聚落一樣,遵循著一條“三冠五綴”的規律。所謂三冠就是在每一個地名之前冠姓、冠位、冠數,五綴則是在每一個地名之尾綴以社會生活中五個方面的字,這五個方面是:社會之源的“地”,賴以生存的“住”,越野渡津的“行”,精神生活的“神”,物質交換的“商”。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城的西門

冠姓就是在地名之首,冠以一個姓氏的字,如張家營子、馬家屯等,就是以最早遷徒至此的人的姓氏來命名村落名。地名冠姓,是古代聚族而居的反映。由於人口不斷增多,聚落的不斷分裂,地名首冠姓,難於區別同姓聚落的重複,因而又產生了冠位地名。冠位地名是在每個地名的前面,冠以表明方向位置的字,以便進一步區分相距甚近的同姓聚落,如“後劉家營子”、“北王家營子”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資源的集中,產生了地主,於是又有冠數地名出現,即每個地名之前冠以一個數字,這類地名的分佈,多與經濟活動有關,多見於土地面積較大的平川,如大營子鄉、官地鎮等所轄的村落“三七地”、“二八地”等,就是當時的佃戶租種地主的土地,秋後按二八、三七分成而得名的。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民國時期林西縣城門

雖有三冠,亦難於使數百地名一個個區別開來,何況姓氏只有百家,而用數亦不可過多,過多則不便,可用的方位,也不過四方而已,於是又由尾綴的變化來解決。尾綴社會中的五個方面,由同義字相互轉化,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地名命名。在林西縣的聚落地名中,“三冠五綴”是較為普遍的,在這種變化組合中,三冠與五綴有時是互相重疊的,常用的尾綴變化字有:地——溝、灘、灣、崗、壩,如榆樹溝、掃帚灘、閻家灣、吉林壩等;住——地 、家、院、屋、房、村、莊、營,如上官地、西三家、李家大院、上帳房、興隆莊等;行——橋、道,如巴林橋、大黑道梁等;神——寺、廟、庵、祠、堂,如平頂廟、甘珠廟等;商——店、鋪、燒鍋,如蓋家店、氈鋪、畢家燒鍋等。

但還有一些地名,卻不在三冠五綴之內。這些地名,同當地歷史、人物事蹟、神話傳說密切相關,故稱為“掌故地名”。如官地鎮的“龍頭山”、新林鎮的“鹿山”等。

03

有特點的林西地名

每個地方的地名構成,無外乎“三冠五綴”,但是,林西縣中有一部分比較有特點的地名,就在這“三冠五綴”之外。一段段美麗的傳說,記錄著一個個鮮活的地名。

五十家子鎮

五十家子,其名稱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在關內設定”臺站”的五十家子制度,“每驛應設人丁五十名”,即每個驛站派五十家應役壯丁,給以房屋、田地,以站養站。驛站統稱按蒙文tabinger,“塔賓格爾”,亦譯言“五十家子”,至此,“五十家子”也成為一個在內蒙古很多地區都有的地名。林西五十家子臺站,設立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為古北口外設立的蒙古臺站之一,至此,五十家子建村。解放初期,屬於林西縣第六區。1956年12月撤區分建為五十家子、東邊牆、大馬金、老房身4個鄉。1958年3月又撤併為五十家子、老房身2個鄉,同年二鄉合併建立五十家子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建為五十家子鎮,並從五十家子鎮劃出老房身鄉和興隆莊鄉。2005年12月五十家子鎮、興隆莊鄉、老房身鄉合併為五十家子鎮,沿用至今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五十家子地圖

官地鎮

1907年,清廷在“報效”巴林右旗的西部蒙荒之地,並設立林西縣之時,其報效範圍即包括此地,報效之荒地賣出,地名隨主人名,沒有賣出的荒地,土地權屬歸縣衙,百姓稱之為“官地”,至此官地而得名。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建第二區,設第二區政府。官地鎮屬林西縣第二區。1956年撤區分建官地、中興、三合、新民4個鄉,設官地鄉政府。1958年3月又合併為官地、新民2個鄉。1958年12月兩鄉合併建立官地人民公社。1984年2月將三段、二段、新民等9個村劃出設立三段鄉,改建為官地鎮,沿用至今。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官地鎮

統部鎮

林西放墾初期,一王姓人家在此置地耕種,此地叫“王家營子”,民國二年二月(1913年3月),毅軍後路統領米振標,奉命率毅軍來林西駐紮,至此,毅軍副統領常德勝在統部王家營子一帶設立統領部,當地人稱“常統領部”,據民國蘇紹泉修,徐致軒纂《林西縣誌》卷一·地理志:“常統領部,至甘珠廟村五里,據縣治七十里”。因常德勝名氣大,漸漸地人們都稱此地為“統領部”,後簡稱“統部”,故而得名。解放初期,統部鎮為林西縣第四區。1956年12月撤區分建為五四、勝利、合益、敖包河4個鄉。1958年3月又撤併為五四、勝利、敖包河3個鄉。1958年底三鄉合併建立五四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建為統部鄉。2002年改建為統部鎮,沿用至今。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統部鎮易地移民搬遷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系蒙古語“舍爾圖”的音譯轉化過來的,意為“長榛柴的地方”,放墾之初,位於村南的山裡,長滿了榛柴,故而得名。解放後屬林西縣第七區。1956年撤區分建為十二吐、蘇泗汰、叩肯勿蘇、下帳房4個鄉。1958年合併為十二吐、叩肯勿蘇2個鄉,同年底二鄉合併建十二吐人民公社。1984 年,改建為十二吐鄉。2005年12月,十二吐鄉併入林西鎮。2012年5月由林西鎮分出,建立十二吐鄉,沿用至今。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十二吐鄉達康產業園

大井鎮

大井鎮的來歷有二,其一說是相傳此地有一眼較大的古井,另一說法是起源於西周時期的古銅礦坑(礦井)遺址,該遺址位於大井自然村北山南坡上,遺址內分佈著數十條大小、深淺各不相同的礦坑,由此而得名。1992年4月,將官地鎮的中興、北溝、小城子等3個村劃出,建大井經濟開發區。1994年8月改為大井鎮。2006年1月將原大川鄉、隆平鄉、大井鎮合併為大井鎮,鎮政府駐地中興村。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林西縣大井鎮古銅礦遺址

登群山而領其美,臨萬物而崇其神,五千年古老而燦爛的鍋撐子山細石器文化,孕育了濃厚的林西地名文化底蘊,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透過地名來了解林西。

一個普普通通的地名不僅代表了這個地方的文化起源與發展,也讓那些在外的遊子有了一份情感的寄託。瞭解自己本地地名的誕生與演變是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資料來源:《林西縣地名志》《林西移民紀實》《地名:赤峰的故事》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見證了百餘年曆史變遷的林西地名

推薦文章

  • “吃雞”遊戲大變樣,玩家建房、睡雙人床,明日之後:你禮貌嗎?

    “吃雞”遊戲大變樣,玩家建房、睡雙人床,明日之後:你禮貌嗎?歡迎諸位小夥伴們來到天哥開講的《和平精英》“精英小課堂”~在很多老玩家的印象裡,這款遊戲一直都以“競技”為主,即便是如今出現了太多的面板,但核心玩法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接下來的新模式,卻讓玩家有一種“穿越感”,甚至產生“進錯了遊戲”的感覺...

  • 秋冬季寶寶該如何科學的護理

    秋冬季寶寶該如何科學的護理剛剛講到了冬季飲食的要點,那現在,也推薦一些適合寶寶冬季吃的食物給到大家,把這個表直接分享給大家在這裡,也要跟大家強調一下,一歲半以下的寶寶,還是要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為主食,我們過早過多的給寶寶新增輔食,都會增加寶寶的腸胃的負擔,很可能會起到...

  • 《締造我的第一豪門》1365合作還是死亡?

    ”夏河煩躁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