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由 史文博士 發表于 旅遊2021-12-05
簡介所以他講這個法身是所有的過去未來現在無數諸佛世尊的法身之相,所以當你說佛身的時候,真正的皈依皈依的是法身,皈依的是法界,皈依的是法身佛

佛是什麼意思解釋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佛法僧寶?云何歸依?」

我們繼續來學習《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的歸依三寶品第一。前面講了發菩提心,尋找真正的皈依,遍觀三界六道,實際上是排除了所有外道的邪知邪見,然後尋找真正地究竟的皈依處佛法僧三寶。

理性和清淨的皈依,一定要在正確的認識佛法僧三寶的基礎上。

我們在學佛的時候,我們學佛信佛,或者修行成佛,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佛,對於佛有正確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佛是什麼?有的人會把佛認為是一個肉身的人,認為佛是一個成功人士,認為他是一個名揚天下流流芳百世的人。有的人會把佛看成神,說佛就是上帝,跟上帝差不多,有的人把佛看成無所不能的神我。還有更低層次的一種看法,把佛甚至看成一種鬼,好像佛只度死人,像民間宗教好多這樣的,覺得佛和死了以後有關,佛教、佛跟死人有關係,只有你死了才怎麼樣有關,所有這些都是一些不正確的看法。

像外道里邊比如印度教,他還把佛看成他們的神的一個化身,像毗溼奴神的化身克里希納,印度教把佛看成他們的宇宙神的多少個化身之一。另外基督教的人有一種看法,認為佛是上帝創造的諸多的神靈和善神之一。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真正的佛法僧是什麼?小乘佛教裡面認為佛就是阿羅漢,佛就是一個肉身的佛,佛已經圓寂了,跟宇宙跟眾生跟法界沒有關係了,只不過是佛法還在流傳,大家依法修行,按這條路走就能成功。

所以認識佛是什麼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關於這個問題,要知道佛是什麼也並不難,在大乘的經典、理論裡邊有很多講解,佛可以理解為眾生的如來藏,我們的心性智慧。《壇經》裡面講佛法僧三寶,佛就是我們的自性,佛就是我們自性中的本心自性,我們的本地風光,我們的本來風光。大乘佛經裡還講到了更圓滿的佛的含義,就是法報化三身佛。關於佛,比如說有過去的七佛,燃燈佛、釋迦牟尼佛,還有未來的彌勒佛,還有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等這些佛,實際上佛在大乘的經典和境界裡,確實不僅僅是一個肉身,也不是一個神。

我們要真正的認識佛,就要從心性、從法界、從法報化三身去理解,

從法性、佛性來理解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種傳統,在大乘佛教中怎麼去看待佛、認識佛是非常重要的。

《法華經》裡面講佛,如果你說釋迦牟尼佛就是個肉身,他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斷滅之見。你說釋迦牟尼佛就是個神,他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這是常見。

所以佛是什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我們皈依的時候,你到底皈依到哪裡去了呢?你不要皈依錯了,所以說真正的智慧的皈依,首先要認識清楚什麼是佛。否則的話有人說我這一念頓悟了,我就是佛,我還超過佛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方便說還是究竟說?肯定是種方便說了。如果你說你不執著佛這個概念,實際上你還是想成佛,在成佛的路上,為了不被這種假的關於佛的語言名相所阻擋,你把它去掉了而已。其實你還在成佛的路上,你還在追求佛果,還在修行,對吧?所以很多這些概念,我們要以非常清醒或者透徹的見地來看待。

所以彌勒菩薩問佛,他問究竟什麼是佛法僧三寶,什麼是皈依,究竟怎麼去皈依?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佛告慈氏言:「佛寶者則有二種:一者佛身,二者佛德。言佛身者,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已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伏魔軍斷諸結賊,獲一切智成等正覺,具足如是諸妙功德,號之為佛。

佛來解釋,佛說言佛寶者有兩種,一個一個來解釋,佛有兩種,一個是佛身,一個是佛德。當我們講皈依佛的時候,

佛在這裡有兩種含義,一個是佛身,一個是佛德。我們來看什麼是佛身?佛身有法身、報身、化身。

佛身的功德上往往跟他的化身有很大的相關性,但他的源泉在於佛的法身。

首先我們看這裡講的佛身,“言佛身者,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們看佛的十號裡有明行足,有世間解,還有調御丈夫、天人師,所以佛不光是人類的導師,他是十法界所有眾生的導師,所以叫世尊對吧?所謂“世”就是世俗,就是三界六道,世間最尊貴,他超越了這一切,但是他又有慈心來覆蓋這一切,所以說佛叫世尊。

佛之十號,首先佛的十個名號已經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無量無邊的功德形成了佛,佛也是一種果,但他有無量無邊的因,對吧?“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從因地來講,我們學習六度,發菩提心,我們也在因地朝成佛的方向去走。我們才在因地發心,要六度萬行圓滿才行對吧?

“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伏魔軍斷諸結賊,獲一切智成等正覺”,降伏魔軍,斷除了各種煩惱,各種干擾,斷除了各種的諸結,斷除了各種煩惱無明的結使,然後“獲一切智成等正覺,具足如是諸妙功德,號之為佛”,佛是無量劫來發菩提心勤修六度萬行,最終成就的佛果。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言佛德者,即佛身中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三解脫門、三示導、六神通、隨心三摩地、四智、二智,離於知境,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離諸習氣,無功用道起如如化,若遠若近遊止自在無有障礙,於一芥子能納無量諸妙高山。如是功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悉皆具足。又從一劫至無量劫,壽命自在無能損減。於神境通往來變現,無有障礙隨意自在。

前面講到佛身,接下來解釋佛德。言佛德者,“佛德”當我們講“德”的時候,其實不是道德的德,在佛經、佛教裡面的“德”,不純粹是指道德,

“德”實際上指的是妙用,佛性的妙用。

“言佛德者,即佛身中具足”,所以“佛德”就是佛的功德,這個地方指的是佛的妙用或者佛的成就,一個修行者他成佛以後,他身心中具足的種種功德,這種功德就是他心性寶藏顯發出的作用或者妙用。佛德就是佛身中具足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三解脫門、三示導、六神通、隨心三摩地、四智、二智,離於知境,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離諸習氣”,就是佛所證到的這些功德,他的智慧能夠斷除煩惱的這種功德,他的智慧神通無功用道。

什麼叫無功用道?佛是有感則發,有感則應,佛並不是像我們需要算計出來的,我們都是計算或者設計好種種方案再去做,我們人類喜歡用理性來設計算計好,佛他是無功用道。“無功用道起如如化”,如如不動而起千變萬化的化身。“若遠若近遊止自在無有障礙,於一芥子能納無量諸妙高山”,芥子納須彌,於一芥子能納無量諸妙高山,實際上這就是華嚴境界,華嚴經裡面講的這種境界就是佛之果德。

“如是功德無量無邊”,許許多多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並不能簡單地說我一念成佛,如如不動,我就是佛,或者說我一下子明心見性我就是佛,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他沒有那些功德妙用對吧?“諸佛如來悉皆具足”,就是成佛的人都有這些功德妙用,比如你有沒有隨心三摩地,你有沒有二智、四智,你有沒有五眼六神通,你有沒有大解脫,有沒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你有沒有這些?佛都具足,也就是說他圓滿的具備了這一切功德。

又從一劫至無量劫,壽命自在無能損減。於神境通往來變現,無有障礙隨意自在。諸佛世尊之所經行城邑聚落,先放微妙金色光明照曜其處,其中眾生遇斯光者,身病心病皆得除愈。心火滅已身得清涼。僂者能申、跛者能行、盲者得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其心亂者便複本心,鬼魅癲狂魍魎所持悉皆除愈。裸者得衣,憍慢心者而得謙下,憂惱者心安隱,失道者得正路,飢渴者得飲食,囚繫者得解脫,恐怖者得無畏。丘陵坑坎山堆阜,皆悉平正猶如抵掌,門第卑小自然高大,衢路隘狹並皆寬廣,市肆廛裡自然開豁,穢惡不淨應時香潔,荊棘毒刺瓦礫沙石悉皆不現。日光晃曜而無炎毒,香風和暢無諸塵坌,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拘枳羅、拘那羅、命命等鳥,其聲美妙出和雅音。象、馬、牛、羊、水牛、犛牛、犎牛、竹牛,各出本音其聲微妙。箜、篌、簫、笛、琴、瑟、鼓、吹,如是樂器不鼓自鳴。及餘種種巧妙希奇,諸神通事悉皆變現。如是種種諸希有事,日日各異轉加殊勝,皆是如來威神之力。若有眾生疑佛世尊及佛功德有一異者,當作是說:『佛與功德不一不異。』

另外,“從一劫至無量劫,壽命自在無能損減”,佛德佛身從一劫乃至無量劫,他的壽命自在,他的壽他的命都是可以自由控制的。“無能損減”,沒什麼能破壞他,世界壞了佛身也不壞,成住壞空,生住變滅他也不變。所以說無能損減壽命自在,他自在,他法爾如是的就在此地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

“於神境通往來變現,無有障礙隨意自在”,另外他有神境通可以往來變現,可以千變萬化,無有障礙,隨意自在。“諸佛世尊之所經行城邑聚落,先放微妙金色光明照曜其處”,佛經過大小城鎮這些地方,首先放清淨的微妙的金色光明照耀這個地方光明加持。“其中眾生遇斯光者,身病心病皆得除愈”,真正碰到這種佛力加持佛光照耀的人,身病心病都能夠得除。心病的人心得到清涼,心病,當你的心充滿貪嗔痴無明,充滿邪見的時候,心就病了。佛的這種光明加持以後,他的心就會得到一種清淨,那麼身體的各種痛苦也會消除,身病心病皆得除愈。

“心火滅已身得清涼”,心火就是我們心頭這種無名之火,我們心頭的這些貪嗔痴,當他熄滅以後,我們的身體也得到了清涼。“僂者能申、跛者能行、盲者得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佛他到一個地方去,他所經之處微妙金色光明照耀,對眾生的身心都有治療治癒的作用。所以說佝僂的人,彎腰弓背的人他能夠伸直了,腿不好的也能走了,然後盲人可以看到了,聾子可以聽到了,啞巴可以講話了,那麼心很狂亂的人,他的心自然就恢復本心很平靜了。

“鬼魅癲狂魍魎所持悉皆除愈”,而且有的被鬼魅邪魔外道纏住的那些人,有業障病的人,或者種種原因招惹那些鬼魅等東西纏在身上的那些附體都走掉了,都跑掉了,悉皆除愈。“裸者得衣,憍慢心者而得謙下,憂惱者心得安穩,失道者得正路,飢渴者得飲食,囚繫者得解脫,恐怖者得無畏。”我們看恆順眾生,《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每天對無量眾生髮願,佛的行願就是這樣,以眾生之所需來治眾生的心病和身病。

“丘陵坑坎山堆阜,皆悉平正猶如抵掌,門第卑小自然高大,衢路隘狹並皆寬廣,”連門也從小門變成大門,狹窄的小路變成寬闊的大路,這些都會顯示出來。“市肆廛裡自然開豁,穢惡不淨應時香潔,荊棘毒刺瓦礫沙石悉皆不現。日光晃曜而無炎毒,香風和暢無諸塵坌,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拘枳羅、拘那羅、命命等鳥,其聲美妙出和雅音。象、馬、牛、羊、水牛、犛牛、犎牛、竹牛,各出本音其聲微妙。箜、篌、簫、笛、琴、瑟、鼓、吹,如是樂器不鼓自鳴。及餘種種巧妙希奇,諸神通事悉皆變現”,佛的出現,不僅僅是改變或者淨化整個眾生的心,也有器世間的淨化,就是說把周圍的世界環境整個都變現得清靜了,變現得完美了,變現得圓滿了。包括鳥等動物他們發出的聲音都非常的優美,這是由於積劫以來清淨心和菩提心所顯示的作用。

所以說真正的好修行人他有一種感應,比如說虛雲老和尚,還有弘一法師,他們其實離我們這個時代已經相隔得相當遠了。但是我們看到他的照片,聽到他的聲音,聽到他的名字,讀到他的傳記,聽到他們的故事,我們依然覺得很震撼,甚至你到他的紀念館,他曾經到過或者供奉他的舍利塔道場去,你也會覺得有很強的加持力。他的肉身已經不存在了,但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加持力呢?他在世的時候,就有許許多多的人受到他的影響,他的影響已經顯示在那些人裡面,然後透過像波浪一樣傳遞到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些人身上。

所以說好的修行人他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感應力,像虛雲老和尚是公認的修行很好的人

。在南傳佛教,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到現在,他們的一些大師或者一些修行很好的人,只承認中國的虛雲老和尚。包括美國人,比如我在美國碰到的一個陌生的美國人,他曾經到南傳佛教的國家當過和尚,後來自己又信基督教,但是他非常崇拜的一個人就是虛雲老和尚。他們就認為中國解放以後,中國建國以後佛教全斷了,斷了幾十年一直到80年代才慢慢恢復,他們對中國佛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以前,而且他們並不認為現在的大陸有什麼真正的佛法和修行,當然這種看法也不一定準確,我覺得是一種偏見。但是他們都知道虛雲老和尚,包括南傳佛教裡邊那些非常自信,甚至對大乘佛法一直懷疑的一些人,他們也知道虛雲老和尚,有的人也在讀他的書籍,按照他的開示去修行,西方的一些比丘也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影響力依舊很大,他實際上是超越了時間、空間、民族、種族,超越了宗教文化的這樣一種影響力,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修行人,真正真修實證的人,他的作用對於流通佛法,對於啟發人心的作用就在這裡。

我們從佛經裡來看,佛更是影響力巨大,不僅僅侷限於一點,我們剛才講的那還只是一個佛弟子,一個虔誠的或者真正修行好的佛弟子,他的菩提心的願力影響十分深遠。何況佛是圓滿佛果的,所以說佛的所到之處,對於眾生對於器世間他的這種感召和感染力是非常大的。佛的心念他可以使整個眾生得到一種加持和一種轉變,包括器世間也得到一種轉變。“如是種種諸希有事,日日各異轉加殊勝,皆是如來威神之力。若有眾生疑佛世尊及佛功德有一異者,當作是說”,佛就是這樣的,佛他所到之處就有這樣一種作用,有了潛移默化的殊勝的一種轉變和變化,這些東西變好都是如來的神力。

“若有眾生疑佛世尊及佛功德有一異者”,如果有人不相信佛,你皈依你可能是相信佛,你不相信就不會皈依是吧?如果有人在懷疑或者搞不清楚,懷疑佛世尊和佛功德有一異者,佛和佛的功德這兩個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這兩個到底有什麼關係?“當作是說”,如果有人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回答他,

佛和功德不一不異,實際上佛就是佛法僧,佛和佛法僧的影響力是一致的。

“佛與功德不一不異”,所以說佛和這些功德不一不異,就是說不是完全不一樣,也不是完全一樣。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譬如燃燈,膏炷與明不一不異,離於膏炷無別燈明。若言燈明離膏炷者,明所及處悉應焚爇。佛身功德亦復如是。此微妙身是佛功德無漏法身,自他受用平等所依。然此佛身亦非是體,離是體外無別法身。若是體者,同於外物有四大相。故知非相亦非無相。若非相者同大虛空,同太虛者性即是常無方便過。自性清淨無染無著,甚深無量無有變易,難解難知微妙寂靜,具無邊際真常功德絕諸戲論。唯佛證知非餘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

“譬如燃燈,膏炷與明不一不異,離於膏炷無別燈明。”就像燈和他的光明,燈的燈芯油和燈發出的光,一個成佛的人,他自然會產生這麼多感應出來,就像一個燈點亮了,它的光自然會照耀周圍。“離於膏炷無別燈明”,但是沒有佛就沒有佛的功德,對吧?沒有佛,沒有人成佛,就沒有佛國淨土,就像沒有燈性沒有這個燈油的話,你就沒有這個燈光了。

“若言燈明離膏炷者,明所及處悉應焚爇。佛身功德亦復如是。此微妙身是佛功德無漏法身,自他受用平等所依。”佛身功德也是這樣的,微妙的佛身是佛的功德無漏法身。佛的微妙身是他圓滿的法身,“自他受用平等所依”,既是法身又是報身平等所依的這樣一種佛身。

“然此佛身亦非是體,離是體外無別法身。”佛身也不是一個根本的東西,你也不能離開佛身以後別覓法身。“若是體者,同於外物有四大相”,如果你把肉身的佛看成本質的話,他就像外在四大的東西一樣的會生滅變化,但佛本身是法性法身。“故知非相亦非無相”,從他的自證境界來講,釋迦牟尼佛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一體佛。“若非相者同大虛空,同太虛者性即是常無方便過”,所以說非一非異,肉身即是清淨法身,如果你說離開他有另外一個清淨法身,那麼你就把它變成虛空了,但虛空實際上它只是種空蕩的名言,它也不是真正的法身。如果你說色身是佛身,但是四大組成的肉體色身是有生有滅的東西,所以叫非一非異,在佛內自證境界這幾者是一致的。“同太虛者性即是常無方便過”,常就沒有方便沒有變化了,法身不是凝然死寂的東西,法身還是有他的妙用變化的,妙用無方。

“自性清淨無染無著,甚深無量無有變易,難解難知微妙寂靜,具無邊際真常功德絕諸戲論。”真正的佛的法身,有無量的功德,“絕諸戲論”,怎麼樣都說不準,所有描述他的東西都是戲論,比如禪宗的祖師有的時候會這樣說那樣說,這樣去排遣那樣去排遣,是因為那個東西是不可說的。“唯佛證知非餘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只有佛才真正證到法身,你描述也描述得不對,畫也畫不對,你也沒法去比喻,什麼樣的比喻都不準確。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慈氏!當知如此身者,即是過去未來現在殑伽沙等諸佛世尊法身之相。佛報身者,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常住不變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從出世無漏善根之所生故,不可思議超過世智,純熟有情為現茲相,演無盡法廣利無邊。慈氏!當知此即如來報身圓滿。言化身者,為彼有情隨所應化,故現無量阿僧企耶諸化佛身。其所化身,或於地獄以現其身,度彼有情令離眾苦,導以正法令發勝心,便生人天受勝快樂,於佛法中深生信樂,得佛法分獲聖道果。

“慈氏!當知如此身者,即是過去未來現在殑伽沙等諸佛世尊法身之相。”所以這是真正的佛的法身,這種微妙寂靜的,但是又有甚深無量功德的沒有變異的不生不滅的法身。我們知道不生不滅,絕對不是一個離開一切的另外一個空洞的東西,或者說死寂的東西,他是一個非常活潑的,有妙用的東西,是具足真常清淨的功德法身。

所以有的人經常會說,漢傳佛教是如來藏真常唯心論,實際上眾生在因地來講,佛性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其實不是一個東西,經典後面也有一個人用外道的一個問題問佛,他說如來藏就是像大拇指一樣大,在心臟裡面的一個東西,他說那個東西能夠來去能夠主宰你的身體,這樣的見解實際上是印度教的一種外道之見。有的人認為心臟裡面有一個明點,觀察心中明點,說這是第八識是什麼東西,這實際上是一種外道的看法。

因為如來藏不是一個實體的東西,如來藏指的是潛力、功能和妙用。

如來藏,這個藏你可以說是法界藏,也可以說他是我們的藏識、我們的清淨識,就是我們心的清淨、光明的潛力,我們的覺性智慧,這是如來藏。如果你把如來藏變成一種有形象的東西,在身體某個位置,能夠感知到有來有去的東西,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是一種外道的邪見。當然有些執著於文字的人,他會透過文字想象把如來藏再想成是更懸或者更加亂七八糟的東西,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所以他講這個法身是所有的過去未來現在無數諸佛世尊的法身之相,所以當你說佛身的時候,

真正的皈依皈依的是法身,皈依的是法界,皈依的是法身佛。

“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報身是常住不變的,是非常圓滿的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從出世無漏善根之所生故”,報身的光明是遍於法界的,也是清淨的無漏善根所生。“不可思議超過世智,純熟有情為現茲相,演無盡法廣利無邊”,純粹為了度化成熟有情眾生,所以才顯示出報身之相。“演無盡法廣利無邊”,而且報身無窮無盡的說法,所以比如演說華嚴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般若經,般若經也有無量無邊的經典,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華嚴經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真正的龍宮的華嚴經有無量無邊的內容對吧?龍樹菩薩在龍宮中見到《華嚴經》,才認識到釋迦牟尼佛確實具有無比圓滿的智慧。當時看到華嚴經有上中下三種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上中二本都不是凡人的心力能夠受持的,於是他只把下本十萬偈的《華嚴經》帶出龍宮,在世間廣佈流傳。而實際上流傳的經本只是下本的略本,我們見到的最完備的唐譯八十華嚴也只有四萬五千偈。

更深層次來理解佛經,已經不是經之相,不是語言之相,不是文字之相,而是演示所有法性的真理,這個才是真正的經典無窮無盡的含義。

有多少眾生,有多少煩惱,有多少世界,那麼就有多少部經對吧?而且每一部經典的內容都可以包含其他所有的經典,所以說報身佛他演示的是無盡法門。所以有的人說佛就只講了這個法,就講了一個二甘露門,觀呼吸和不淨觀這兩者佛陀讚歎為

二甘露門

。有人說佛就是透過修觀呼吸成佛的,或者修白骨觀成佛的,把整個佛法非常狹隘化或者技術化,那麼這種說法實際上跟大乘佛法是不相符的,他就不能圓滿的理解大乘佛法的義理。

“純熟有情為現茲相,演無盡法廣利無邊。慈氏!當知此即如來報身圓滿。”剛才講法身清淨報身圓滿,“言化身者,為彼有情隨所應化,”化身應眾生的情況而應現變化,“故現無量阿僧企耶諸化佛身”,化身佛是無量的,報身佛是穩定的無窮無盡的遍照法界的,化身是無窮變化的變化多端的。“或於地獄以現其身,度彼有情令離眾苦,導以正法令發勝心,便生人天受勝快樂,於佛法中深生信樂,得佛法分獲聖道果。”化身可以化成許多的樣子,比如到地獄裡面去度化眾生使他脫離地獄,投生到人天道中,於佛法中深生信樂,然後再去修行佛法證果。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或生鬼趣化彼有情,令離飢渴種種逼迫,化以正法使發勝心,便生人天受諸快樂,深入佛法得聖道果。或化傍生在於彼趣,或作迦嚕囉身,或作龍身,或作獅子、象、馬、熊、羆、虎、豹、豺狼、野幹、狐、兔、蚖蛇、蝮蠍、魚、鱉、黿、鼉、白鶴、孔雀、鳳凰、鴛鴦、鸚鵡、舍利種種之身,令諸有情離相殘害慈心相向,能離種種諸怖畏事,示以正法令深信樂歸佛法僧,得生人天獲諸快樂,得佛法分證聖道果。或化有情於餘國土,或日月光所不能照如是種種無佛法處建立正法,令諸有情歸佛法僧,剃除鬚髮受佛禁戒,而作苾芻及苾芻尼,或作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建立僧坊護持正法,安立無量無數有情,置於人天涅槃彼岸而得果證。

“或生鬼趣化彼有情”,化身到地獄裡邊或者到鬼道中去度化有情,化身可以化現到三界六道之中去度化有情。“令離飢渴種種逼迫,化以正法使發勝心”,以正法化導餓鬼道的眾生使發勝解心,使他們離惡修善離苦得樂,“便生人天受諸快樂,深入佛法得聖道果。或化傍生在於彼趣”,佛可以化身成各種各樣的動物的形象,去度化這些眾生,化身他可以變成龍、蛇、白鶴、獅子、鳳凰、鸚鵡、狐狸等形象,變成種種的身體去度化那些眾生,讓他們不要互相殘害。“慈心相向”,大家以慈悲心的來對待彼此,讓他們離開恐懼,皈依佛法僧三寶,最終先生到人道天道,然後再圓滿的修行佛法,“得佛法分證聖道果”。

“或化有情於餘國土,或日月光所不能照,如是種種無佛法處建立正法,令諸有情歸佛法僧,剃除鬚髮受佛禁戒,而作苾芻及苾芻尼,”或者在其他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在那些沒有佛法的地方去弘揚建立真正的佛法,“令諸有情皈依佛法僧三寶,剃除鬚髮受佛禁戒,而作比丘及比丘尼,或作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建立僧坊護持正法,安立無量無數有情,置於人天涅槃彼岸而得果證。”

真正的佛是什麼?如何理解佛和功德不一不異?

或生天趣化彼有情,令離五欲心無染著,導以正法發菩提心,歸佛法僧深入正法,置於涅槃解脫果證。或生人趣,現處王宮生釋種家,以巧方便化諸有情,斷除三界煩惱憂患生老病死,故現受生、踰城出家、菩提樹下取吉祥草、坐於道場處金剛座、降伏魔軍成等正覺、為化有情轉正法輪,放大光明周遍一切照曜世間,自利利他悉皆圓滿,或現寂靜入大涅槃,是即名為佛化身也。如是種種善巧方便無量無邊,皆是如來自在神力。此即三身,體無異相。」

就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生於王宮,然後出家修行成道,最後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自利利他覺行圓滿。所以我們看佛的化身他可以到天、阿修羅、人、旁生、鬼、地獄等三界六道,甚至可以變成種種形象去度化眾生,這些是化身佛。你皈依佛,要知道什麼是佛,佛有什麼功德,這種功德和妙用是我們信佛的一個基礎。我們信佛肯定就會受到佛的加持,就能得到佛的感應,因為佛光照耀,這點很重要。

佛的本身是什麼?佛有法身、報身、化身佛,這些正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的表現,他的慈悲圓滿後要度化眾生,他最終形成了度化眾生的能力。首先他有根本的智慧,平等的般若智慧,其次他也有種種化現度化眾生,化無數劫為一念,一念化無量眾生,化現三界六道種種形象去度化眾生,他有這樣一種能力變成種種化身。佛的化身具有佛的方便智慧,引導這些眾生修行真正的佛法,所以說真正的皈依是皈依法報化三身佛。

當你把釋迦牟尼佛看成肉身的時候,他實際上是人間的一個化身。如果你從肉體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上的佛多少年前在什麼地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理解釋迦牟尼佛的話,實際上你只認識到他是一個化身佛,但是釋迦牟尼佛同時又有他的報身和法身,比如說報身佛一直在靈山淨土講法。

智者大師入法華前三昧,他誦法華經證得旋陀羅尼後入定,定中看到佛依舊在靈山講法。他看到自己當年跟慧思大師一起在靈山聽佛講法,靈山法會還沒有散,還在日夜講法。所以法華經不僅僅是裡面有多少卷多少萬字,而是他廣大的意義,每個字有無量的含義,法華經的義理涵容永珍,否則就不是法華經,就不是諸法實相,僅僅是一部幾萬字的經典的道理而已了。

所以我們學佛要從這個角度去來理解經典無限的指向和無限的潛力,佛有化身、報身還有法身,法身是永恆的不生不滅的一真法界,法身佛更加殊勝和玄妙,他是一切的源泉。報身佛和化身佛的源泉都來源於法身,而且報化身最終也導歸到法身,法身是古往今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同共一體的法界法體。

所以說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是真正的佛,我們學佛首先需要認識真正的佛是什麼樣的,從哪兒來的,怎麼樣去發揮作用。“如是種種善巧方便無量無邊,皆是如來自在神力。此即三身,體無異相。”

佛的這些方便善巧無量無邊,都是如來自在神力,同時這些方便善巧的功德集於一體,三身實際上又是一身。

從根本來講這三身是一致的,這三身是體無異相。

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於意云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歸依佛者,當歸依諸佛清淨法身。若欲求於佛法身者,當作如是發大誓願:『願我及彼一切有情,當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發如是願?為佛應身剎那遷變,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以是歸依清淨法身。歸法身者,即是歸依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若我舍於眾生取涅槃者,即同受於地獄諸苦。若與有情同解脫者,雖處地獄無異涅槃。以是因緣令諸眾生,歸佛法身證涅槃樂,究竟如如體無增減。如是法身是真安樂,是故但令歸佛法身。

我們要皈依佛的時候,要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清淨法身。

當你真正希求證得法身的時候要發大願,希望自己和所有眾生都能夠得到功德法身,因為報身、化身也都是從法身流露出來的方便智慧。要想最終成就為什麼要發這種願呢?因為化身是在不斷遷滅變化的並不究竟,修行幾十年最終還是要入涅槃,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的。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大涅槃是大自由、大自在、大方便,實現了度化眾生的大願。化身是生滅變化的疾入涅槃的,修行如果希望活很多年,修成金剛不壞肉身不爛之身等等這些都是妄想,所以你要真正的認識什麼是佛,這點很重要。比如有人說有的神仙活了500年,我的師父活了200年,釋迦牟尼佛色身沒修好,其實釋迦牟尼佛不在色身上功用,色身那只是一個化現。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有一種傾向,就是從色身出發,執著於色身,

比如氣脈明點,比如有多少神通,對身體有多少感應,因為身體最終還是會死亡的,那些只是心性的反應和妙用,心性在你的身體這一段有限的時間裡的一種反應而已,不能夠把本末關係搞錯了。

其實

法身就是功德,功德就是法身

,所以說從更深更究竟的意義上來理解,我們世界上的變遷變化都跟法身有關係。如果從華嚴境界來看的話,我們這些人,我們整個世界生滅變遷,都是毗盧遮那佛法身佛的種種化現,我們的煩惱也是毗盧遮那佛的智慧,我們的無明就是毗盧遮那佛的定力,就是文殊菩薩的根本智慧,這是很究竟的第一義諦。如果看

李通玄寫的《新華嚴經論》

,你就會知道非常圓滿和究竟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夠信解。你不信解體現在什麼地方,第一點就是你聽了這些話,你會覺得,哎喲,怎麼會這樣呢,然後你會無限地問問題,你有100個1000個問題,然後別人給你解釋了,你還是聽不懂,越解釋越麻煩,這就說明智慧和信解心沒有達到。本來十萬個為什麼其實一句就解釋清楚了,結果由這個答案又回到了十萬個為什麼,這就是因為信解心和智慧還沒有達到。

所以真正的皈依應該皈依什麼?我們前面講三界六道沒有可靠的地方,現在看來包括化身也不可靠,

真正的皈依處是什麼?就是法身功德。

但是法身和功德兩個是不可分開的。如果你把法身和功德分開的話,就是一種斷滅之見或者頑空之見,你認為法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是死寂的,是沉默的,是空空蕩蕩的,實際上這是一種頑空之見。如果你把法身理解為一種虛空,其實虛空不是法身,但是我們可以這樣說,說法身是虛空,虛空是法身的一種相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搞清楚,當你說“當淨其意如虛空”,這個虛空其實是個比喻,是我們心的一種顯示,心的一種清淨的狀態而已。

法身和功德,就像燈和光,火和燈柱,火點燃燈油燒著那麼就有光,但是兩個是一體的,可以說報化身都是法身之光對吧?都是法身之光。所以說真正的皈依是要皈依功德法身,“湛然”就是清靜的不生不滅的,皈依湛然常住不生不滅的功德法身。

有人說湛然常住是不是常見,是不是真常唯心論等什麼東西,他就會用名言文字和這個去對比,和那個去對比,永遠陷在非常膚淺的文字裡去。但是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講,他修到一定程度,比如透過參禪或者透過唸佛,他就他能感知到法身,就是說他隨時隨地可以和法身相應,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的道路。所以說功德法身是湛然常住的,不像化身是剎那變化生滅迅速疾入涅槃的。

“功德法身湛然常住,以是歸依清淨法身。歸法身者,即是歸依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皈依法身,就是皈依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因為諸佛同共一法身,這幾句話值得大家好好體會。皈依清淨湛然常住的法身,就是皈依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這是真正的所有佛的所在。你說我是修這個法門的,跟哪個師父的,或者你是修那個佛的,好像佛跟佛不一樣,但是真正大乘的修行者,他皈依的是究竟的法界佛。究竟的法界佛是一切諸佛最根本的源泉,因為一切諸佛的出處都在於般若,其實般若的智慧實際上就契合於法身,而且由般若波羅蜜多可以出生聖道和世間善道。

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般若很高深或者很難理解,其實般若也是世間人的自然智慧。世間的人,比如說有行十善業道的人,比如他喜歡佈施,他孝敬父母,他身口意清淨有善念善業,這些實際上就是般若的一種淺層的用法。所以說有般若之心,就產生了世間的善道和甚深的聖道、佛法身三寶和最終的菩薩道和佛果,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世間各行各業有成就的人,有的人甚至有很多成功的奇蹟。他就是有善心和愛心,他以為自己不執著,很大度、很大氣、有遠見,心胸開闊,他不執著很小的自我,不執著於某個時間段的東西,這是般若的某一部分淺層的用法,所以般若可以產生世間善道。佛教講的智慧其實包含了世間的聰明,但是究竟的圓滿的智慧是成佛的智慧,世間的聰明只能是他的一種延伸和一部分運用而已。

當然我們也可以由這個來理解感應,當一個人求佛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他就捨棄了心中的某些執著。法身和功德是不可分割的,你皈依湛然常住的清淨法身,實際上你就皈依了過去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那麼同樣地,當你發這個心的時候,如果你拋棄了眾生,得到了所謂涅槃之樂,實際上就像地獄一樣,就是不能去執著涅槃之樂。如果你是為了眾生,為了和眾生共同得到解脫哪怕是在地獄裡邊,那麼雖然受地獄苦,你也會感覺到涅槃之樂。在菩薩看來就是這樣,

如果捨棄了眾生所謂的涅槃之樂就是深坑就是地獄。

地獄對菩薩來講,就是清淨道場,做種種事情為了度化眾生對他來講就像清淨涅槃。

“以是因緣令諸眾生,歸佛法身證涅槃樂,究竟如如體無增減。”有這樣一種因緣,勸化眾生皈依於真正的法身佛,“涅槃樂”、“究竟如如”指的是一真法界、法界一相的涅槃之樂。“如是法身是真安樂,是故但令歸佛法身。”前面講三界六道沒有一個可靠的人,沒有一個可靠的點,沒有一種可靠的勢力,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立腳,到處都是陷阱,到處都是坑,到處都是靠不住的。就像我們社會上一樣有很多毀三觀的事情,比如說娛樂圈中有很多影星,什麼人設就崩蹋了,那就是由於大家的想象,或者商業製造形成人們心中追求的某種美好的形象,但是很快他就斷掉了就崩塌了就壞掉了,三界六道同樣也是這樣無常,現實中也是這樣的。那麼跟這個相比,最終有一個真正的皈依之處,就是皈依清淨法身佛,所以眾生最終也是要同歸法身,證涅槃樂,所以法身是真正的安樂之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剛才講的就是皈依佛,皈依真佛就是皈依法身佛。

推薦文章

  • 煙臺黃渤海新區打造“五星級酒店叢集”背後……

    但煙臺佈局五星級酒店不會侷限於黃渤海新區,而是從整體城市發展層面進行考慮...

  • 第5章 散列表(雜湊表)

    綜上所述,根據雜湊函式f(k)和處理衝突的方法將一組關鍵字對映到一個有限的連續的地址集(區間)上,並以關鍵字在地址集中的“像”作為記錄在表中的儲存位置,這種表便稱為散列表,這一對映過程稱為雜湊造表或雜湊,所得的儲存位置稱雜湊地址...

  • 《琉璃美人煞》神裝鳥王自信嘲諷,女戰神嗔怒,淨氣瓶好坑

    嘲諷玩得好,有時候也會被坑的,面對禹司鳳的一張靈活嘴巴,褚璇璣也是不耐煩了,她已經受夠了這些話,直接是扔過去一個瓶子,美其名曰是“淨氣瓶”,是用來化解人身上戾氣的,但其實璇璣只是被昊辰坑了一把,惡毒的朱雀瓶,被包裝了一下,就當寶貝用在了司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