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摸魚搞副業,到底香不香?

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旅遊2021-12-02
簡介編輯導語:如今,都在強調副業剛需,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主業時間來摸魚搞副業,摸魚搞副業可以說是許多人下意識的嚮往,但真正能夠做到兩邊都有著落的人,屬實罕見

摸魚的意思是什麼

編輯導語:如今,都在強調副業剛需,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主業時間來摸魚搞副業,摸魚搞副業可以說是許多人下意識的嚮往,但真正能夠做到兩邊都有著落的人,屬實罕見。本文對摸魚搞副業從宏觀以及個人角度分析,並對如何正確摸魚搞副業提供了思考方向。

摸魚搞副業,到底香不香?

關於職業倦怠,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前幾年,關於一個女孩賣了北上廣的房子,跑到麗江遁世的新聞還沒有完全淡出人們的視野,沒隔兩年又來了個續篇 — 那個賣了房去麗江的女孩,現在怎麼樣了?

與此相關的,還有去年火爆全網的話題 —

職場上 35 歲以上的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

看似不相關的方面,集合在一起,勾勒出關乎職場的終極拷問,那就是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關於“摸魚”,百度詞條是這樣定義的:

摸魚,網路流行語。指偷懶、不務正業、不幹正事,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不出力。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摸魚搞副業呢?

既可以用足主業工作旱澇保收的福利,又可以利用副業工作在市場中施展身手,是不是兩頭沾好呢?

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在體制內從事基礎業務工作,除去年初年底各種應付檢查,其他時候聊聊天、喝喝茶,節奏還算清閒。為了盤活大量的業餘時間,他發揮自己的攝影專長,幫朋友的廣告公司拍照修片,不多久就熟悉了全盤業務,每天下班以後拍攝剪輯,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儘管這個技術變現渠道為他賺到了穩穩的小酒錢,但沒過兩年,他還是老實收心做回本職了。

理由很簡單 —

他被調往一個更為核心的部門,相比起潛在的升職機會,兼職做技術工種的收益,當然就是雲泥之別了。

另一個例子,是我一個熱愛健身的男同學,在增肌和力量訓練這個事情上身體力行,積累了很多親身實踐經驗。回老家工作幾年以後,他考取了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等系列證書,業餘時間當起了私教。對於傳統的升職加薪,也漸漸清心寡慾、甚至斷絕了這個念頭。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

摸魚搞副業,可以說是很多人下意識的嚮往。

我們在職場上,向用人單位出售我們的時間,這是我們的主營業務。而上班之外獲得的收入,就是營業外收入。

作為一個理性人,我們會很自然地“都想要”。然而在現實世界裡,真正一邊摸魚摸得如魚得水,一邊副業做得風生水起的,可以說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是什麼阻礙了美美地摸魚?

在這裡,不得不說到古典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是一個隱喻,是亞當·斯密用來描述市場經濟執行規律的一個形象比喻。

他認為每個參與者在追求私利的過程中,市場體系會給所有參與者帶來利益,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導著整個經濟過程。

正常情況下,市場會以它內在的機制維持其健康的執行,並逐步形成市場經濟中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這些機制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每個人自覺按照市場規律活動。

一、從宏觀上說,摸魚註定不會是主流

我們這麼來設想一種極端狀態好了。假如市場競爭中所有的企業都流行摸魚,那麼員工的平均生產效率必然嚴重下降,那麼這家企業當然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

因此,沒有哪家企業會鼓勵這種“自殺式”的文化。

因此,所有的企業必然要鼓勵員工愛崗敬業、聚精會神,不僅要完成職責手冊上規定的任務,並且還要比學趕超,做到相對最好。

二、對個人而言,摸魚是一個昂貴的選擇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上了斷頭臺的王后,對幻想輕鬆摸魚的人來說,也是一個真實的註解。

1. 你要面對競爭力的割裂

網傳一句話叫

“不要用你的興趣挑戰別人的專業。”

對於絕大部分工作而言,這確實是一句話糙理不糙的忠告。“一萬小時定律”很好地解釋了這個結論,排除個別完全依賴直覺和天才的工作,絕大部分的工作都離不開時間和刻意練習的積累。

對於主業工作而言,你除了很自然地投入主要時間以外,所處的工作環境,也無形中為你提供了被動的知識溢價。而如果你另闢蹊徑地開拓一項副業,那麼首當其衝的矛盾是時間的匱乏、條件的不充分,不論是對於主業還是副業,都是天然的劣勢。

這就好像別人或者只需要學鋼琴,或者只需要學圍棋,而你同時做了這兩樣,那麼不管是拼鋼琴還是拼圍棋,首先在受訓時間上就吃虧了。

2. 你會面臨成就感的匱乏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成就感,是一個人最高階的追求。尤其在滿足基本的溫飽和安全需要以後,在獲得成就感的那一刻,簡直就是多巴胺爆棚的巔峰體驗。

而這種成就感,很難離開世俗的認同和肯定。

前面講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門心思發展副業,那麼一定影響到對主業工作的投入,與此同時,自己當年的同事或躋身高層、或榮譽等身,不乏聚光燈和溢美之詞,而醉心副業的自己,無形中漸漸被邊緣化,假如副業又沒能提供足夠的正向激勵,難免會感到落寞。

3. 你將面臨兩難的取捨

以上說了,假如副業沒有給到足夠的激勵,會帶來挫敗感。而一旦副業做得還不錯,那或許又將面臨另一重的糾結。

曾經流傳一幅金字塔圖,將中國社會分成了 9 個階層,總的來說,自上而下依次是公務員、壟斷企業、自由競爭企業、個體經營者等等。簡單地理解,

越往上,賽道的機會越多。

對於摸魚者來說,大多數人的主業工作還是以體制內居多,畢竟在私企,一個蘿蔔一個坑,小老闆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發揮監視功能(並且在小企業,倒也不存在兩難困境)。

那麼身處體制內的摸魚者,假如副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是安享既有賽道的體面和安逸,還是將副業轉變為主業,大膽地附身市場中去衝浪,同時忍受巨大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成了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三、摸魚,也是一根生活在別處的橄欖枝

儘管摸魚不被主流價值所鼓勵,但是摸魚背後,卻傳達著深刻的心理動力,或許是想創造的需求,或許是對未知的恐懼,或是對既定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的反叛、背離和突破。

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詩意地棲居也就是詩意地生活,旨在透過對抗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個性泯滅自己生活的刻板化、碎片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

經由興趣愛好發展出來的副業,可以說是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接續好奇的薪火,是我們生而為人主觀能動的構築和創造,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

同時,在充滿不確定性、黑天鵝事件頻發的今天,發展一項主業之外的技能,既充實了個人的能力向度,也為未來應對和分散風險提前打好了基礎。

我有一個前同事,這個女孩子入職第一天開始,就利用業餘時間寫網路小說,偶爾上班的間隙也把字型調成不醒目的淺灰色,趁著沒幹活的空檔悄悄寫,直到某一年機構調整,她一直負責的業務不再適應公司發展需要,於是被轉崗到一個不起眼的邊緣崗位。

沒有多猶豫,她提交了辭職報告。辦理離職手續時,捧著厚厚幾本自己已經出版的網路小說。同事們這才發現,原來身邊隱藏著一個人氣作家。

因此,相比起分辨“摸魚”的利弊,更重要的是以當下為原點,為自己量身定製一份專屬的“摸魚”攻略。

四、如何正確地“摸魚”?

假如你的職業發展軌道和個人興趣、人生規劃高度重合,那麼恭喜你,把握住這份幸運,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即可。

假如你在目前的職業發展規劃上遇到迷茫,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那麼以下是我嚴肅的建議。

首先,接納暫時的困境。其實在我們整個人類的進化中,有一個很悲哀的事實,就是我們的眼睛為了發展視覺的縱深判斷,所以長到了同一側,也就是都長到了正面。

像有些哺乳動物,比如馬,眼睛是長在兩側的,這使得它們能夠保持 360 度的視野觀察。

而人類的眼睛,由於都長在前側,因此失去了向後看的能力。這使得我們的文明、乃至我們個人人生的審視,也是本能地朝前。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甚至不允許停滯,這讓我們總想要更快更強,卻忽略了已經取得的成就,也常常是焦慮、挫敗、內耗的原因。

於是會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我們有可能因為主業工作遭遇挫折,轉而去副業中尋求庇護。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這種熱愛可能是虛假的。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能就需要先允許自己慢下來,排除正常的職業倦怠。善於自我調節,對任何賽道都是通用並且受益的。

其次,可以結合心理學工具做自我分析。比如用“冰山理論”分析當下狀態。

所謂的“冰山”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的外顯行為往往是冰山上的可見部分,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冰山模型總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比如說,我不爽這份工作過於機械,於是我開始留意其他的潛在工作機會(行為),因為我感受到乏味(感受),我認為自己不適合過於結構化的生活方式(觀點),所以我向往能從事更富有彈性和創造力的工作(期待),讓我體驗到充實和自由。

也可以藉助量表認識自己。比如透過 MBTI 職業性格測試量表輔助評估意向職業的匹配度。

最後,就是強悍執行了。只有當你明確自己喜歡什麼、熱愛什麼、擅長什麼,並願意為此承受失敗和風險,才算真正地在考慮一門“事業”。

既然是事業,就不是閒情逸致、不是請客吃飯,而是嚴格的時間管理、百折不撓的勇氣、一以貫之的執行,以及足夠的智慧、耐心以及魄力。

由此,才能從一個閒散的“摸魚人”升級為一個優秀的“垂釣者”。

作者:梁欣;公眾號:奴隸社會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kfIXcOOU22VifsLccsPXg

本文由 @ 奴隸社會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