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由 不覺山房 發表于 旅遊2021-05-14
簡介《正定府志》作“彤塔書院”清代的光緒年年,南宮對普彤塔進行了一次大修,完工後立碑為記,至今保留,碑文是這樣說的:南邑之有普彤塔也,建自漢漢明帝永平十年,至唐貞觀四年,大耳禪師重建

普彤寺塔供奉的什麼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普彤塔老照片

佛教的東傳,在我國的文獻裡有許多記載,大多認為是東漢明帝時傳入,“白馬馱經”也得到大家的認同,不過隨著新材料的不斷髮現,有望改正一些歷史文獻的陳論舊說.....

普彤寺的歷史

志書是記載地方歷史﹑地理﹑風俗﹑人物﹑物產、氣候等內容的專書。我國的編志歷史很早,現存最早的全國地方誌,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這個志書後來載圖的部分佚失,大家就為這部書改名為《元和郡縣誌》),到了宋代地方誌書編纂成風,而今天我們通常能看到的是明清以來的地方誌,據有部門的統計,現在我國還存有各種地方誌書8000多種,有十二萬卷之多。

普彤寺在南宮市的舊城,普彤寺裡的普彤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很長時間以來,學者們對古塔的歷史進行考證和研究,說這座塔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十年,比河南的白馬寺還早建一年,是中國第一佛塔;甚至在民國時修塔人還能說出這座塔的具體建設年月日,即“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

南宮普彤寺的歷史資料多見於地方誌書。

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南宮縣誌》版本是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印的,在古蹟辭條下有普彤塔,記載:

普彤塔,在廢縣。漢明帝永平十年建,貞觀四年重修。有唐時斷碑,大耳禪師重建。

以後的康熙版《南宮縣誌》與民國《南宮縣誌》記載基本一致,但略有補充:

普彤塔,在舊城,漢明帝永平十年建,貞觀四年重修。有唐時斷碑;大耳禪師重建。基週三十二武,高十仞,《一統志》作“普同寺”。《正定府志》作“彤塔書院”

清代的光緒年年,南宮對普彤塔進行了一次大修,完工後立碑為記,至今保留,碑文是這樣說的:

南邑之有普彤塔也,建自漢漢明帝永平十年,至唐貞觀四年,大耳禪師重建。基週三十二武,高十仞,為西邑十景之一,由來舊矣。塔後古廟大殿三間,捲棚三間,東西廊三間,彌勒殿一間,東西便門二座,垣牆四周。迄我清道光間屢修不替。奈日久年遠,風雨剝蝕,壩塌殆盡。所餘僅西廊,禪堂及彌勒殿與廟前寶塔,然亦大半隕墜。今於甲申季春鳩工庇材塔已補葺堅固,廟亦規模一新。固人心之勇於捐輸,實神佛之默為啟佑也,茲將樂施蓄謀名諸貞珉,以示永久云爾。

處士張士魁

貢生尹東嶽書丹

清光緒十一年歲次乙酉暑月中浣穀旦

1982年南宮普彤寺之普彤塔被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對普彤塔進行了落架大修,1992年,臺灣愛國僧人弘川法師慕名來到南宮普彤寺,發願重建古剎。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佈第七批全國文保單位名單時,南宮普彤塔與臨城縣補要村遺址、隆堯縣柏人城遺址、邢臺鹿城崗、南宮市後底閣遺址、臨西縣臨清古城遺址、邢臺縣南賈鄉石塔、平鄉縣文廟大成殿、、邢臺市天寧寺前殿、邢臺道德經幢同榜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今南宮普彤寺佔地四十畝,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山門、報恩堂、祖師堂、客堂及圍牆等建築。

從現在遺留下來的文獻看,南宮普彤寺的歷史是應該很早的,河北的研究者對普彤寺進行了綜合整理,說普彤寺座落於“舊城”或“廢城”,多認為南宮的普彤寺為中國的第一佛塔寺,用歷史學家的眼光進行了猜想,特別是攝摩騰與竺法蘭沒有同時到達洛陽,“即攝摩騰於永平十年十二月三十日抵洛陽,而竺法蘭稍後才至。這不禁令人猜想,究竟什麼事情耽擱了竺法蘭的行程?會不會是普彤塔的籌建呢?”

□普彤塔PK齊雲塔

南宮普彤塔,是南宮乃至邢臺佛教界、文化界公認的“中國第一佛塔”,後來也得到河北學術界一些專家的首肯,在2007年3月,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與南宮市簽訂普彤塔佛文化課題研究,經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永平十是普彤塔的肇建年代。據現在已知的歷史資料證明,普彤塔是中國內地後肇建年代最早的佛塔。因此,完全有理由稱普彤塔是“中國第一佛塔”

第二、普彤塔雖然也泛稱為“塔”,但估計它不是“浮屠”,而是“支提”。依照印度佛教慣例,安置舍利的塔稱作“浮屠”(Stūpa),而不安置舍利的塔稱作“支提”(Chaitya)。根據南宮文管部門資料記載,在1990—1992年修復普彤塔時,發現該塔1—6層塔為空筒結構,底部有一水井,7—9層是實心結構,整塔之中未發現安放舍利寶匣的空間。由此推斷該塔並未安置舍利,應當是弘揚佛法的標誌,以表明佛法從此在中國內地紮根。

第三,有學者注意到,攝摩騰和竺法蘭不是同時到達洛陽的,即攝摩騰於永平十年十二月三十日抵洛陽,而竺法蘭稍後才至。這不禁令人猜想,究竟什麼事情耽擱了竺法蘭的行程?會不會是普彤塔的籌建呢?

長期以來,洛陽白馬寺被公認為中國第一古剎,乃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譽為中國的“釋源”和“祖庭”。史料記載:東漢永平七年(64),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白馬寺塔,在洛陽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是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塔邊長7。8米,通高35米,13層。第一層塔簷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每層南邊開一拱門,可以登臨眺望。據白馬寺現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載,東漢永平已已(69年),漢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嶽峙,號曰齊雲”。也稱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等名。齊雲塔原為木塔,後毀於雷火。現存之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修,故有稱“金方塔”,為四方形密簷式磚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目前我國現存的塔是河北嵩嶽寺塔,這個塔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32),塔的平面是一個十二邊形的塔,塔高37。6米,底層直徑10。16米,由基臺、塔身、15層疊澀磚簷和寶剎組成。嵩嶽寺塔的輪廓線各層重簷均向內按一定的曲率收縮,輪廓線非常柔合豐圓,飽滿韌健,似乎塔內蘊藏著一種勃勃生氣。

河北南宮的普彤塔,塔高33米,底徑為5米,八角實心磚塔,塔原為九級,後維修成了八級,塔身每級出簷,簷下翹置斗拱。塔的須彌座正南面,有一券門洞直至塔心,在塔心下面有一肅磚井,磚井的上面有石佛一尊,在普彤塔內部設有佛龕,佛龕中供奉佛像。

歷史上對普彤塔修繕有較詳細的記載,第一次是在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主修人為海和尚,用鐵鋦將上層的裂縫鋦住,第二次的大修是在唐代的貞觀四年(630)由大耳禪師主持修復,第三次為宋徽宗大觀元年(1170),由鐵指禪師主持大修,第四次為明代的嘉靖十五年(1536),由青江、青海兩位禪師主持大修,第五次為清光緒十年(1184)。第六次為民國二十二年(1933),由南宮縣長黃容惠主持。

改革開放以後,南宮市對歷史文化遺產十分重視,於1982年、1990年兩次大修。

1966年,邢臺發生了大地震,地震時從塔頂上震掉下來三尊佛像。在1990年文物部門對普彤塔進行修繕時,在四層的佛龕中發現銅佛像41尊。

所發現的佛像,有如來、觀音、文殊、普賢等等,高度與重量不一,最高的佛像有58釐米,重達17.25公斤。質地有青銅、紅銅兩種,有佛像還進行鎏金工藝處理,部分佛像上有題記,為研究普彤寺與普彤塔歷史提供了可貴的第一手史料。

□ 

為什麼在南宮修建普彤塔?

為什麼在南宮修建?

從地方誌書查閱可知,南宮普彤塔與大風亭的歷史有著密切關係。

大風亭在南宮舊城內,縣誌記載,大風亭為四角形方亭,翹沿斗拱,亭四面各有一塊匾額,正面為“大風”,其它三面分別為“龍翔鳳翥”、“岐並微峰”、“漢京聖蹟”。原亭已毀,留有亭基和石獅一對,石碑三通,現為南宮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南宮縣誌》記載,在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在河北與王郎進行了大戰,當時的戰爭打的很慘烈,劉秀一時失利,被王郎的軍隊追逐急走南宮,又遇大風,發生了馮異抱薪的故事,據《東觀漢記》卷九中記載:

上聞王郎軍將至,復驚去。至南宮,天大雨,上引車入道傍空舍,灶中有火,馮異抱薪,鄧禹炊火,〔八〕上對灶炙衣。〔九〕馮異進一笥麥飯兔肩,因渡呼□河。

談到漢代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漢書》和《後漢書》,往往忽視了早於《漢書》的《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是記載東漢(公元25-220年)光武帝到靈帝時期的一部史書,是因為東漢時期官府的修史館設在南宮東觀而命名。在漢明帝時期就開始由班固等人撰寫,到光武帝時,又由伏無忌、黃景續寫,靈帝時蔡邕、楊彪等人進行了補寫,成書共有一百一十四篇。在范曄的《後漢書》前,《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稱為“三史”,到《後漢書》出現後,《東觀漢記》的地位才慢慢被《後漢書》取帶。

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全書一百四十三卷,到《舊唐書.經籍志》則是一百二十七卷,官方收藏本減少了十六卷,《宋史.藝文志》只記載了八卷,這說明了《東觀漢記》的大部分已經散失。近人對《東觀漢記》進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有許多的研究、校記、輯錄書籍印行,是研究漢代史十分重要的史籍。

《東觀漢記》所載的歷史與《南宮縣誌》所述正好相合,也充分的證明了南宮大風亭歷史的真偽。在明初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爭奪帝位時,發生了朱棣“戰東昌(今聊城)不利,王易服突重圍還北平”(《罪惟錄·太宗文皇帝記》),“取道過南宮,暫止縣西關王廟(大風亭北側)”(《南宮縣誌》嘉靖版)歷史。後人為了紀念兩朝皇帝在此遇難呈祥,很快成就帝業神異事實後,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縣胡延召在此修建了大風亭,請當朝檢察御史南宮人劉濂書丹,刻立“大漢世祖皇帝駐蹕碑”、“大明成祖皇帝駐蹕碑”兩通,並建“駐蹕亭”。 清嘉慶二年知縣丁履端再修“大風亭”並立“重修大風亭記”碑,以“昭一時雲龍之盛”(光緒版《南宮縣誌·光武廟記》)。

研究者的成果說,東漢時修建普彤塔也是為了紀念光武帝在南宮避難一事,認為南宮之地為祥瑞的地方,以致成就了在柏鄉一帶漢光武帝的登基,也顯然這一段歷史在帝王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關於攝摩騰、竺法蘭,是兩位中國佛教史上劃時代的大人物,也是中國佛教發展開啟者,相傳漢明帝時,經常夢到三個微帶笑容的魁偉金人,身披火紅色的綢制長衣,中間鑲著一條條金線,頭上有一輪金色的光圈,這個夢引起大臣的熱議,有史官云云,於是就引起大臣蔡音、秦景等人,前往西方尋求佛法歷史。

當蔡、秦二人到了西域後,遇到了就是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就要求他們同往中國。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不遠萬里,帶著佛教的經典,騎著白馬,不遠萬里,經過長途各種艱難來到中國傳播佛法,從此佛教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並對我國的文化、哲學、道德觀念,開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普彤塔與攝摩騰、竺法蘭是什麼關係?

邢臺市文物處現收藏1966年大地震時從普彤塔塔頂震落的3尊明代銅佛像,其中一最大的一尊(高41釐米,重6。25千克)佛像背部有銘文,上面記載著普彤塔肇建者為攝摩騰等人:

……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攝摩騰建……竺法蘭……大耳三藏公……至元和四年正月初五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重修……

這個題記雖然說是明代修塔時所留下的,但給我們研究南宮普彤塔與普彤寺歷史留下了一個課題。

2007年11月,河北省佛協、河北師大與南宮市共同舉辦了攝摩騰竺法蘭駐錫南宮1940週年紀念活動,交流研討了南宮普彤寺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地位、意義與影響,追溯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淵源。

南宮普彤塔是一個歷史之秘,有待於考古、歷史、佛教等方面的學者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冀南一帶(南宮)的佛教文化傳入是很早的,1995年和2006年,先後兩次在南宮發現早期的佛造像和佛教寺院遺址,特別是在2006年時,就是距普彤塔不遠的群英湖發現北齊時期佛造佛近百件,又在後底閣村寺院遺址出土窖藏佛造像殘件300多件,這也充分的證明南宮普彤塔的歷史是有一定歷史根據的。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重修普彤塔碑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南宮縣誌》關於普彤塔的記載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普彤塔與普彤寺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修繕好的普彤塔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南宮曬衣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普彤塔所藏佛像之一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南宮發現的石造像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普彤塔所藏佛像之二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佛像上銘文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大風亭遺址

佛教東傳時的那點纏纏事

普彤寺開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