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由 老農的設計 發表于 旅遊2021-09-21
簡介而在乾隆登基以後,出於孝道的考慮,決定要給泰陵從新增添石象生,但是呢,風水師們經過實地的考察,認為泰陵不設石象生是因為風水地形的關係,按建制來說,石象生應該整齊排列在龍鳳門的前面,才能真正起到護衛儀仗的作用,但是泰陵龍鳳門距離案山太近了,門

石像生一般幾對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處在泰陵裡邊,本不應該出現的石像生,為什麼這麼說呢,接著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這個石像生的故事,首先我們先看下佈局,當我們走下七孔石拱橋的時候,在看向神路兩側,有對稱排列著的石象生。其實關於這個翁仲,當時還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呢!據相傳在乾隆時期,曾經有一名翰林並且還因為“翁仲”二字丟了官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一次,這位翰林在奉旨撰寫墓誌銘的時候,把“翁仲”這兩個字寫成了“仲翁”,乾隆皇帝看見了之後,就認為他不配做翰林院的學士,不能再做學問了,所以馬上就給他降了職,然後就派他到山西府,做了分管糧運和農田水利的“通判”。並且在臨行前,風趣的乾隆皇帝還給他做了一首詩,“翁仲如何說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從今不許歸林翰,貶爾山西做判通。”這首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同時這個翰林院的學士也成為了當時的笑話,您有沒有聽出來,在這首詩的每個詞語,後面的兩個字都是顛倒的。在翰林的這件事情在那時都被傳作笑柄。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除了這件趣事以外,泰陵裡邊的這五對石像生,它們設立的時候也經過了一番波折。因為當初建泰陵的時候,雍正帝就下旨中明確表示了不設石象生。而在乾隆登基以後,出於孝道的考慮,決定要給泰陵從新增添石象生,但是呢,風水師們經過實地的考察,認為泰陵不設石象生是因為風水地形的關係,按建制來說,石象生應該整齊排列在龍鳳門的前面,才能真正起到護衛儀仗的作用,但是泰陵龍鳳門距離案山太近了,門前的神道上並未伸展向前,而是隨山勢彎曲來修建的,如果要安置石象生,必定會造成向背各異,不能達到整齊肅穆的效果。如果一定要設定石象生的話,只有將龍鳳門和大紅門向南拓展而去才可以。但是他們的意見,乾隆聽完之後並不是很滿意,隨即下令再去現場檢視地形後,再來上奏。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但是呢這次大臣們依然很堅持不能安置石象生,並且強調“大紅門正在龍蟠虎踞之間,護北面而隨龍生之旺氣,納前面特朝環抱之水,前朝後拱,天心十道,是天造地設之門戶,不便向外拓展,況且石象生之設,古建制未詳,無大關典禮之處,也可毋庸添設。大體意思就是說,現在泰陵的格局就像天造地設的一樣,而且大紅門是龍待的地方,保護著北邊的旺氣,而且設立石象生,在以前並沒有詳細的國章制度,如果跟典禮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就沒有必要設立石象生了! 大臣們的據理力爭,使的乾隆無話可說,只好將這件事情擱置了。直到十年以後,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乾隆不顧大臣的反對,終於在泰陵安置了石象生。乾隆帝執意要修石象生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能讓他不顧群臣的反對,而且違背了雍正帝的意願呢。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其實這是因為乾隆他也很喜歡石象生,他想在自己的陵墓前設定,可是他的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的陵前都沒有這樣的建築,如果只是自己修建肯定不符合祖制,於是他就為了自己能夠順理成章的修建石象生,就在爺爺和父親的陵前各增添了五對石象生。 陵墓前的五對石象生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意義:文臣武將,均為當朝一品的裝束,表示皇帝擁有生死相隨的忠臣良將,君臣們心心相印,永遠不分離。駿馬也是歷代皇帝征戰、行獵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坐騎。因為清代的先祖們曾率鐵騎,踏遍了千山萬水,也被尊稱為“馬上皇帝”所以在清朝,他們都非常注重騎射,所有的皇帝對駿馬都非常喜愛,所以才把馬的雕像放置在陵墓之前,象徵著皇帝雖死,但也有隨時以備駿馬征戰沙場的寓意。其實陵前的帶向主要寓意就是,象徵著皇帝有天下太平之治,順應民意的意思。陵前的試自則象徵著,古代的皇帝勢利強大,威震天下的意思。在現在也有的很多家門之前放置著石獅子,以表示權勢之威。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您聽完石象生的故事,是不是覺得非常有意思呢?好了,今天有關泰陵之內,石象生的由來和典故就給您介紹到這了,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者好的旅遊推薦,請在下方積極留言,小編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哦!同時感謝大家的閱讀,祝大家旅途愉快哦!

泰陵上五對石像生的由來,還有這些典故讓人稱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