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燕京八景中的“薊門煙樹”給後人留下這麼多疑惑

由 掌心春秋 發表于 旅遊2021-05-12
簡介但明代的鄒緝所題王紱之《燕臺八景圖》上卻說:“薊門在舊城西北隅,門外舊有樓館,雕欄畫棟,凌空縹緲,遊人行旅,往來其中,多有賦詠,今並廢,而門猶存二土阜,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浮空,四時不改,故曰薊門煙樹

薊門煙樹是什麼意思

始於金代的“燕京八景”,在京津冀一帶是很有名氣的旅遊景觀。其中諸如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西山晴雪、盧溝曉月等,從名稱上就基本知其大意或一目瞭然。

唯有八景中的“薊門煙樹”,給人留下不少疑惑。

燕京八景中的“薊門煙樹”給後人留下這麼多疑惑

“薊門煙樹”碑,現在立於北京德勝門外五里的土城邊。

據說這裡歷史上曾有“煙樹”景觀,但此處並非薊門。

漢代以後的薊城在今廣安門一帶已無非議,那為何又稱此處為薊門呢?《水經注》說:“薊城西北隅有薊丘”,指的當是原白雲觀那裡的一處土丘。

往前數數,北京早在商、周、秦、漢、隋、唐時,就有燕薊之稱,又有薊城、薊州、薊縣、薊北等稱謂。但是專家考證下來,不論是薊城、薊州,還是薊縣,竟然沒有一座城門叫

薊門

而到了金代,在金中都城中出現了一處被稱為“薊門”的所在。

《金史》記載: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對臣下說:“朕前詣興慶宮,有司請由薊門,朕恐妨市民生業,特從他道”。

這段文字表明,當時中都薊門一帶是繁華的商業區,皇帝原來打算由此路過,可是為了不影響百姓做生意,他改道而行,沒有走薊門這條路。

可見,金朝時是擁有“薊門”稱謂的。

元末熊夢祥在《析津志輯佚》稱:“薊門在古燕城中,今大悲閣南行約一里,基枕其街,蓋古蹟耳,廢久矣···”。

從此文來看,“薊門”在古燕城中。說明在金中都城內,而不是在元大都外城。到了元末,薊門“廢久矣”,則佐證元末時薊門已經找不到了。

從史料介紹分析,金代、元代、明代的文人墨客詩文中所敘,薊門景色仍在金中都城中。

但明代的鄒緝所題王紱之《燕臺八景圖》上卻說:“薊門在舊城西北隅,門外舊有樓館,雕欄畫棟,凌空縹緲,遊人行旅,往來其中,多有賦詠,今並廢,而門猶存二土阜,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浮空,四時不改,故曰薊門煙樹。”

後世人認為,鄒緝在這裡誤解了“舊城”的本意。史上所稱“舊城”本指金中都,而非元大都城。因為元大都建成後,才稱金中都為舊城。

燕京八景中的“薊門煙樹”給後人留下這麼多疑惑

(金中都宮室圖畫)

明代的《長安客話》還有說:“今都城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亦曰薊丘”。這顯然也是以訛傳訛,

不僅“薊門”的位置各種考證說法不一,就連古時“薊城”在哪裡都有許多出處。

有人根據考古出土文物推斷,春秋戰國時的燕國以薊城為國都,古稱薊城或為薊門。而對於薊城的始建之地,一說是在現在的北京廣安門以西、蓮花池以東;另一說是在現在的北京宣武門、和平門一線的南北側;再一說是在廣安門以南。

還有人根據古詩詞中的描述,發現古時從朝鮮來中國的使者所寫的《燕行日記》中,誤把薊門和“薊門煙樹”定位在了河北唐山的玉田縣。

這樣一些地名疑惑公案,考古學家、詩詞學家都在爭議不休,平民百姓就更說不明白了。

最終還是乾隆皇帝你一錘定音,將“薊門煙樹”鎖定在了現今的位置。不服氣的就去研究吧。

央視的專題片《記住鄉愁》主題歌歌詞中有一句感慨“日久他鄉成故鄉”。歲月久了,即使不是那裡或也成了那裡。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概是在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三個多月歸來的春季裡,一天讀詩,乾隆帝看到燕京八景有描寫“薊門煙樹”的詞句,便問身邊的侍臣們,“薊門煙樹”究竟在哪裡?

這些侍臣對此也說不出準確答案,但在皇帝面前又不能表現孤陋寡聞。於是,有聰明的臣官上前稟告說:“薊門煙樹”就在元大都舊城肅清門北側一帶。

乾隆帝聞聽不遠,立即帶領幾人來來到肅清門遺址的土城牆下察看。他登上西土城遠眺,果然是綠樹茂盛、煙雲繚繞,景緻賞心悅目。

乾隆帝不禁來了詩興,當即賦詩一首:

十里輕楊煙靄浮,薊門指點認荒丘。青帘貰酒於何少,黃土填入即漸稠。牽客未能留遠別,聽鸝誰解作清遊。梵鍾欲醒紅塵夢,斷續常飄雲外樓

詩賦完了,又御筆一揮,題下“薊門煙樹”四個大字,命人在此立碑。

豎好的漢白玉石碑正面為“薊門煙樹”四個大字,背面刻的便是那首詩。

從此,“薊門煙樹”的石碑,就一直聳立在元大都遺址的土牆上。

燕京八景中的“薊門煙樹”給後人留下這麼多疑惑

但現在人們看到的“薊門煙樹”碑,並不完全是當初乾隆年間豎立的原碑。

最初的“薊門煙樹”碑坐北朝南,漢白玉石質。碑高3米,寬近1米,座為須彌座式,碑外原覆黃琉璃瓦方碑亭,被稱作

黃亭子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這些外國強盜在火燒圓明園途中路過這裡,用洋炮把黃亭子給轟了一炮,使得“薊門煙樹”石碑也受到了損壞。

1985年,北京市園林局專家、工匠對“薊門煙樹”石碑進行了認真重修,同時在這裡修建了樓閣廊臺,青磚灰瓦,古香古色。隨之又大量種植花木草坪,成為現在的薊門公園。

但歷史中的黃亭子已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個地名留在老人們的回憶裡。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選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宣告: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