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旅遊2023-01-22
簡介曾以“借山而居”的詩意生活爆紅,身體力行的造夢過程,為每一個嚮往著山水田園的內心提供了一種可能,引發千萬人追捧,數百家媒體報道,10億次瀏覽閱讀,從而掀起了一場影響巨大的返璞歸真“隱居”熱潮,被譽為“新隱居時代”的先行者

隱居代表什麼動物

大家好,我是凹叔。

你知道雪兔子是什麼嗎?

凹叔一直關注的UP主野食小哥,最近因為用雪兔子煮泡麵而被網友批評,在微博掛出了兩條道歉信。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凹叔第一感覺是,用兔子煮泡麵,真是奢侈啊!結果一看新聞才知道,其實雪兔子並不是動物,而是一種稀少的植物。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雪兔子外表毛茸茸的,像是一隻白兔。它生長在4500米的高海拔地區的石壁巖縫中,屬於多年生一次開花物種,生存不易,繁殖更不易。

野食小哥採摘水母雪兔子煮泡麵,植物學家顧有容看到後感到痛惜,他轉發了該影片並評論道: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野食小哥最終刪除了影片,並在微博公開道歉。

其實以野食小哥為代表的的野外生存UP主,不在少數,大家好像特別喜歡看UP主們上山下鄉,荒野生存,連生火最好都是鑽木來取,這樣才夠原生態,夠自然。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野食小哥山間跋涉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華農兄弟野外做飯

一線社畜們看夠了山裡抓雞不夠,現在更是將目光投向茫茫大海,B站搜尋趕海,每個影片播放量都有幾十萬。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簡單說,趕海就是去抓海貨

每個坐在辦公室裡的社畜,都有一顆擁抱大自然的心。不用說,雖然他們身在CBD,但是心靈,和美妙的大自然是一體的。

城市裡的年輕人嚮往這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田園生活,嚮往遠離人群的隱居狀態。誰要是過上了這樣的神仙日子,螢幕前的觀眾一定瘋狂點贊投幣轉發三連擊。

李子柒就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2016年3月,這個來自四川深山的姑娘開始上傳自制的古風美食短影片,短短一年時間,她的“隱居生活”,就吸引了兩千萬粉絲追捧,她本人也穩坐她2017年年度第一網紅。

山中隱居

李子柒的影片確實令人過目難忘。

川西深山的自然風光,雲在晴空中流動,微風拂過山崗。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鏡頭中的女子穿著棉麻與粗布製成的古樸服裝,幹著農活,挑水劈柴不在話下,種菜燒飯也得心應手。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比如在這個最著名的做麵包窯的影片中,她從搓泥巴開始,一步一步完成了一個浩大的工程,最後出爐的麵包顯得格外的香。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李子柒的鏡頭中,這種隱居式的田園生活,有一種仙氣,有一種美感。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人們透過觀看她的田園生活,從鏡頭中親近了自然,返璞歸真,釋放了壓力。 彷彿自己也過上了這種隱居的神仙生活。

但現實中的隱居生活,也和鏡頭裡一樣美好嗎?

實際上,李子柒為了完成一條影片的拍攝,有時候來來回回拍20幾次。攝影,出鏡,製作,全都要同一時間進行,拍攝《牛肉麵》那一期,作廢了的麵糰就有十幾個。李子柒和奶奶就吃著麵糰做成的饢吃了半個月。

即使這樣,她還是被人說是“擺拍”,網上的謾罵和質疑,被李子柒的奶奶看見,老人在割豬草的時候想著這些事而不慎將手割傷。

這時候李子柒才站出來說,自己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種有人撐腰的網紅。

不僅不是,她看似詩意的田園生活背後,全是難以言說的艱辛。

6歲父母便離異,親生父親病逝。李子柒被繼母收養,卻受到虐待,被“繼母拽著頭髮往水溝裡摁,被打得半死不活。”回到爺爺奶奶身邊後,又因為經濟條件窘迫,十四歲便輟學打工,做過服務員,做過酒吧DJ,最終為了照顧年紀大的奶奶,回到了深山,才做起了淘寶店。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李子柒和奶奶

最初拍攝影片也是為了淘寶店,結果最後卻陰差陽錯的成了年度最紅UP主。

即使是成名之後,李子柒的隱居生活依然面臨諸多考驗。瘋狂的粉絲上門擾亂了她和奶奶平靜的生活,更有過份的還偷走了她親手做的東西,甚至動用無人機偷拍她的私人生活。

因為不堪騷擾,李子柒不得不帶著年逾七旬的奶奶搬家,一度停更影片與微博。

鏡頭中的美好

隱居田園的美好,可能只存在於鏡頭之中。

人們所向往的這種山水田園般與世無爭的生活,實際上也都是在想象中罷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美國人比利。波特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想要探尋中國隱士的生活。

比利。波特這一次的旅途中所見所想集結成冊,便是那本著名的《空谷幽蘭》。

書中的隱士們並沒有那麼瀟灑,寄情山水,仙氣飄飄,他們面臨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質生活。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空谷幽蘭》中的終南山,現在依然是中國最大的隱居聖地。 這裡有成千上萬逃離城市的人,可這裡的日子,距離他們想要尋求的生活,可能仍有一段距離。

不信,你可以搜尋終南山隱居,出來的第一條新聞:

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終於付不起房租回來了。

終南山在每年絡繹不絕的遊客的尋仙問道下,房租也從一年幾百幾千元,上漲到過萬。現在登記在冊的隱士就有超過3萬人,凹叔不禁想說,這裡的人,比凹叔老家的某鄉鎮都多。

人們渴望離開人群,去到無人的深山裡,過獨自一人的生活,到底是為了什麼?

湖畔旁行走

西方的“隱士屆”第一人,梭羅,為了搞懂這個問題,就獨自一人搬到清淨無人的瓦爾登湖旁邊,生活了兩年多時間。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亨利·戴維·梭羅

他用28塊1毛2分5建造了一座小木屋,他遠離都市,離群索居,決心探尋什麼才是他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棲身之所。”

兩年兩個月,獨自一人的生活中,他寫道:

“我只身一人生活在樹林裡的一所房子裡,距離周圍的鄰居都有一英里左右。房子是我一手建造的,位於馬薩諸塞州康拉德鎮的瓦爾登湖湖畔,我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作維持我的生計。”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按照原樣復建的梭羅的小屋

梭羅自詡是“文明生活的匆匆過客”,他在康拉德走過許多地方,遍及各個角落,商店,辦公室,田野,他觀察了身邊人的生活,不禁感慨道:

“年輕人的不幸恰恰是繼承祖上的農場、房子和牛羊,因為獲得這些東西比擺脫這些東西要容易的多。”

他面對他人的目光,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

“人們讚許並視為成功的生活,也僅僅是一種生活而已。我們為什麼要誇讚一種生活,讓另一種生活受到排斥呢?”

對於人們一生追求物質和奢華生活而不得不忙碌,他則說:

“我們為這個世界修建宅第,為另一個世界修建墳墓。”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對於兩年多的自然生活,梭羅的心境也產生了改變:

“你也許知道你的鄰居昨天是一個窮賊,一個酒鬼,或者一個肉慾主義者,對他只是可憐或者看不起,由此還會對這個世界感到悲觀失望;然而太陽燦爛照耀,把這個春日的第一個早晨照得暖融融的,重新創造這個世界,你會遇見他在做某件平靜的工作,看見他乾枯而多欲的血管裡充盈著平靜的快樂,祝福新的日子到來,帶著嬰兒般的純潔感受春天的影響,所有他的罪過便得到了原諒。”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透過我的試驗,我起碼明白了這點:倘若一個人信心滿懷地朝他夢想的方向前進,努力過上他想象的那種生活,那他會在平常的時光裡獲得意外的成功。”

在梭羅看來,如要人的“所有罪過得到原諒”,人就應該過上一種更加質樸純真的生活,人應該回到孩童時候的心境,以更加天真無邪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於是,人的心靈得以重新與自然連線,花鳥魚蟲,家禽走獸,都有了嶄新的生命。 “每一支小小松針都富於同情心地脹大起來,成了我的朋友。”

梭羅並沒有自詡為一個隱者,倒是後世的人給他按上了“超驗主義”的頭銜。所謂“超驗主義”就是強調直覺的重要性,提倡人們超越感覺和理性直接認識真理。認為“人類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縮影”。

超驗派的梭羅深受愛默生的影響,信奉著“世界將其自身縮小為一滴露水”。於是他走到了自然中去,走近了瓦爾登湖,渴望接觸“一滴露水”來接觸整個世界,期望在這方天地間得到他所信奉的生活真正的“棲息之所”。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這和中國道教所倡導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道教所說的:

“人的本性與天的本性是一致的。天生萬物,而萬物都朝不同的方向運化。但是遲早他們會迴歸於同一個地方。”

梭羅一生都沒有得到大範圍的認同,他所向往的,倡導的,在同時代並沒有得到共鳴,人們將他看作一個特立獨行的怪客,一個偏執又頑固的新教徒。

在梭羅死後,《瓦爾登湖》大獲成功。梭羅本人也成為了眾多渴望逃離都市,過隱居生活的人們的精神導師,他所倡導的“迴歸自然”,成為了許多人避世和批判的理由。但梭羅一生,並不以“歸隱”為最終目的,也不以“避世”為自己的歸宿。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他更渴望的是,透過融入自然的靜修,得到向上的力量,讓人們“信心滿懷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梭羅寫下《論公民的不服從》,他所倡導的“非暴力抵抗”,曾深深影響印度聖雄甘地,和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

“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靜修”則是為了更好的與這個真實的世界連線在一起。

百年後,《瓦爾登湖》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已經取得了無法取代的地位。美國文學批評家和學者約瑟夫。克魯奇說:“漸漸演變的一個結果是,他的這本書現在基本上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文學毫無爭議的六本或者八本傳世之作中的一部。”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瓦爾登湖》不僅僅是優秀的文學散文集,也是梭羅一段時間的非虛構個人傳記,更是一部富有哲思和辯證觀點的偉大思想集合的作品。

梭羅離開康拉德後,《瓦爾登湖》最終成了“隱士”們的聖經。

終南山依然過客匆匆,每年幾百人來,幾百人走。

李子柒的“古樸的隱居”,在各大影片網站流量爆棚,人人紛紛留下彈幕評論,感慨這就是自己嚮往的生活。

野食小哥們也依舊上山下鄉,有時候還兼職漁夫趕海收貨,所有的這一切,都被鏡頭記錄,然後透過6。1寸的手機螢幕,精準播放給每一位觀眾。

我們在書本,或是螢幕中收穫了某種滿足,過上了“理想”的隱居生活。

但真實的隱居者們,還在繼續他們的苦行。

千帆過盡,人們追求的還是與自己的和解,與世界的和解,希望認識自身,也希望懂得生命的真諦。

↓凹叔推薦↓

身在CBD,心在小森林:和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隱居”

《鵝鵝鵝》

二冬 著

磨鐵圖書出品

《鵝鵝鵝》是80後詩人二冬,繼《借山而居》之後的全新力作。全書收錄了二冬在終南山上實現詩意棲居後創作的55篇散文作品。

生動的文字,配以100餘幅真實自然的插圖,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立體的終南山隱居全貌。

二冬,詩人、畫家。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西安終南山。

曾以“借山而居”的詩意生活爆紅,身體力行的造夢過程,為每一個嚮往著山水田園的內心提供了一種可能,引發千萬人追捧,數百家媒體報道,10億次瀏覽閱讀,從而掀起了一場影響巨大的返璞歸真“隱居”熱潮,被譽為“新隱居時代”的先行者。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本文采編:Anchor;本文編輯:Anchor;監製:袁復生。如需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閱讀原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