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樂道廊坊 | 古韻廊坊 河流文化之永定河

由 文旅廊坊 發表于 旅遊2022-10-09
簡介▲上圖為永定河固安段第二次接堤改河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為安瀾城河口被泥土淤塞,又從郭家務接築南堤,在盧家莊村接筑北堤至霸州柳岔口(即東西老堤)改河道由柳岔口使河水流入大城縣辛章河,水入東澱達津歸海

永定河流經哪裡

古韻廊坊

樂道廊坊 | 古韻廊坊 河流文化之永定河

永定河

廊坊轄區中南部一帶,在漢代以前並非屬永定河流域。據《漢書·地理志》和譚其驤教授研究,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黃河下游一直是取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古黃河當年是向北流經今浚縣、大名、鉅鹿、高陽等縣境,在保定安新縣境內轉向東南流,經今霸州北境,安次東南部一線,在天津東北部入海。也就是說,漢代以前,今廊坊一帶屬古黃河流域。

古永定河自全新世紀以來受構造運動的影響,在距今 5000 年前後,北京八寶山—高麗營斷裂,東南盤下降,西南盤上升,迫使古永定河改道從今八寶山以南向東南延伸,經南苑、採育,直奔武清。又據《漢書·地理志》《說文解字》《水經》《水經注》等文獻記載和專家學者調查研究,古永定河稱渭水、治水、桑乾水、渾河,兩漢時期大體穩定在南苑、採育、廊坊以北,武清一線自流入海。魏晉、北魏時期仍循該河道在武清西入笥河(沽水,今北運河)入海。隋代以後,以東南支為幹流的漯水、桑乾水南移至今廊坊市區左右,往南流經三角澱入海。

金、元、明朝以前,永定河從盧溝橋以上建有防洪石堤,自良鄉以下無正式河道,每到雨季,水流從涿州、新城、雄縣、霸州、固安、永清、東安(安次)至武清一帶入澱歸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皇帝始築永定河自良鄉以下的兩岸堤壩。南堤從良鄉老君堂村起,至永清縣郭家務村止。北堤從良鄉張廟場村起,修到永清縣盧家莊,堤長 40 千米,挑整河道 200 千米,河道從永清朱家莊匯入安瀾城河(原名郎城河),經武清縣南部窪澱入海。

樂道廊坊 | 古韻廊坊 河流文化之永定河

▲上圖為永定河固安段

第二次接堤改河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為安瀾城河口被泥土淤塞,又從郭家務接築南堤,在盧家莊村接筑北堤至霸州柳岔口(即東西老堤)改河道由柳岔口使河水流入大城縣辛章河,水入東澱達津歸海。

第三次接堤改道,因為霸州辛章、勝芳一帶的窪澱被淤,阻止清水河的入海水道。皇帝下令把永定河另開一條河道,將柳岔口以北改為河道下口,南岸自永清縣冰窖村改築堤埝,至武清縣範甕村(舊南北堤),調整河道入三角澱使水流歸海。

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清縣西南三角澱一帶淤成高地,所以進行第四次加堤改河。南岸第七工段的冰窖村草壩凌汛奪溜,遂由冰窖改河道從原來的老東堤開通,水入葉澱。同時培築原康熙三十九年(1700)接築的北堤,並把乾隆三年(1738)修築的南坡埝改為南埝,以乾隆四年(1739)所築的北大堤為北埝,河水入葉澱歸海。

清乾隆二十年(1755),因冰窖河口以北已淤成高地,皇帝親臨永定河閱視,下令第五次改移河道,在永清縣賀堯營村開堤放水,改為永定河下口,河水自此往東任其散流蕩漾,使其散水勻沙,自流入沙家澱歸海。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行較大工程的第六次改移永定河下口。自東安(安次)縣的調河頭村挖淩河道 , 經毛家窪直接流入沙家澱。此次河道仍是循乾隆二十年(1755)改為下口的走向。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河出下口流折往北,北岸堤埝被衝,水流改自十八號工段出口,河水轉由向東。清嘉慶六年(1801),河水突漲,河道遷徙,由調河頭村北入沙家澱歸海。

永定河自涿州入固安縣界,往東南至永定河防汛南岸第五工三號工段入永清縣界,至北岸五工十六號折西南,又流向東南。河水經前第五村至河神廟北,流入東安(安次)縣境內的調河頭村北,至洛圖莊村之北東流去北堤第八工段入武清縣。流經黃花店村北往東入母豬泊,匯入北岸減河以後東流經叉光、二光村北穿沙家澱往東南流經漁壩口,穿流葉澱入天津縣境內至雙口村匯入鳳河,又經曹家澱至青光村東南入大清河,東流至西沽南匯入子牙河,又東南匯入北運河至天津府三岔河口,匯入南運河在天津府東南入海。

樂道廊坊 | 古韻廊坊 河流文化之永定河

▲上圖為永定河分支固安牤牛河段

清乾隆三年(1738)開控金門閘減水引河,以減洩猛漲的永定河水,降低給下游造成的危害。該河自良鄉的韓家營經涿州的北蔡、南蔡至宛平縣長安城之南入固安米各莊,在畢各莊筍尖壩分為東西兩股河道;西股自畢各莊至新城縣李各莊,匯入霸州蜈蚣河往南歸中亭河流入東澱。乾隆十七年(1752)堵截減水引河西股,存留東股引河,因為築堤埝一直為渾河(永定河)改道。東股引河自畢各莊東南至牛駝,匯黃家河入永清縣楊家務,霸州疙瘩鋪歸津水窪澱。乾隆十五年(1750),黃家河淤塞,疏通牛駝至林成河段入霸州牤牛河匯入中亭河。乾隆二十八年(1763)又疏通黃家河自金門閘段,下至津水窪全長 73。5 千米。乾隆三十八年(1773),在牛駝南分流處建草壩,把三分之一水流由牤牛河入中亭河,其三分之二水流分流由黃家河至津水窪。

樂道廊坊 | 古韻廊坊 河流文化之永定河

▲上圖為永定河分支霸州中亭河段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 年),永定河從固安梁各莊左岸決口,大水衝開新河道,原來永定河北遙堤以南地區停止了散水沉沙的使命,成為良田沃土。永定河形成的新泛區自固安縣梁各莊至天津屈家店,在永定河北護路堤至北遙堤之間,泛區東西長 61 千米,南北寬 16 千米,面積 460 平方千米,一直延續至今。

我們沿著歷史的足跡,踏足廊坊境內的每一條河、每一座城鎮……一條條河、一座座城鎮給與了他們安定之所。京杭大運河的開闊胸襟、永定河的細膩溫柔、窪澱的文化底蘊、一座座城鎮的歷史積澱,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了這裡的人民,融入到了廊坊人的血脈裡,銘刻在了廊坊人的靈魂當中,既有北方的豪爽與義氣,又包含南方的細膩與溫柔、質樸、勇敢、包容、厚重、堅韌……為何廊坊人會有這樣的品質?我相信這一條條河流和一座座城鎮都已經告訴了你答案。

參考來源:《樂道廊坊》圖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