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昔日髒亂差今朝潔淨美--巖腳鎮青槓林村“變形”記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旅遊2022-09-06
簡介青槓林村三組被列為省級“宜居農房”試點建設專案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派駐六枝特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堅持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與村支“兩委”,共同努力、擔當作為

巖腳鎮有幾個村

青瓦白牆的民居、乾淨整潔的通村入戶路、色彩斑斕的文化牆……走進六枝特區巖腳鎮青槓林村三組,一幅生態優美的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現在不僅通組連戶路修好了,家裡的廁所、廚房也都改好了,村裡還建有垃圾池,垃圾有人管、有人運。透過建設宜居農房,村民人居環境和生活條件逐步提高,過去房屋破舊、垃圾遍地、雞牛到處跑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青槓林村三組村民陳開國說。

青槓林村的蛻變,得益於六枝特區開啟的“宜居農房”試點建設專案。藉助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派駐六枝特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這個平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青槓林村三組被列為省級“宜居農房”試點建設專案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派駐六枝特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堅持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與村支“兩委”,共同努力、擔當作為。他們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籌措建設資金,加大對房屋改造的配套;駐村第一書記在瞭解村情村貌後,很快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規劃,尊重村民意願,摸清農房、人居環境現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廣泛發動村民積極參與,避免了大包大攬,並紮紮實實地推進。

看著改造工程逐項開展,三組村民喜笑顏開,“工作隊來了,村裡變美了,我們的心也跟著亮堂起來了”。

行至村中,只見花園、座椅隨機分佈、搭配,綠植與硬質鋪裝相容,在營造邊界清晰、整潔有序的內外空間的同時也將原有路旁空地、籬笆院牆、房前場地、建築物等景觀介面進行環境最佳化,做到了宜花則花、宜菜則菜的完美結合,形成了層次豐富的村莊景觀。村莊設計建設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換位思考、以人為本。涼亭、花園、座椅的分佈,看似隨機,實則暗藏的是鄉村風俗文化與鄉土人情。村民們茶餘飯後聚集在涼亭、庭院,忘記平日裡的奔波勞累,呈現的是“竹下品香茗,歲月靜悠閒”的愜意與美麗農村鄉土人情。

“宜居農房”建設不僅改變了村民的人居環境條件,還引進了農業產業專案促進鄉村振興。

“天氣熱,收下來的小瓜抓緊裝筐。”青槓林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潘正江吆喝一聲,村民應聲而動,麻利地採割、裝筐、搬運、上車……潘正江笑哈哈地說:“沿海城市的蔬菜需求量大,這些小瓜準備運往廣東、浙江,這可是我們村的致富寶貝喲!”

“早上7點來,下午5點下班。沒想到51歲了,又有了這樣一份工作。一個月2000多元錢,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收入,這日子是越過越好。”正在地裡收割小瓜的村民周宜美樂呵呵地說。

潘正江介紹說:“目前村裡已經種植花椒250畝、韭黃150畝,帶動脫貧戶50餘戶,合作社年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又讓村民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增加一定收入,為大家提供了二次就業機會”。

正是一場美麗鄉村建立,讓青槓林村的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過去讓人捏著鼻子匆匆而過的露天茅廁,改造成了青草綠樹相映的小公園,紅磚裸露的“半拉房”,披上了水墨畫般的“新衣”;被塑膠彩條布攔成的菜園邊,壘起了古色古香的石頭牆;惡臭的水塘,恢復成綠油油的稻田;滿地跑的雞鴨,圈養在了籬笆牆裡……

站在青槓林村三組的任一地方,你都能感受到“小橋流水人家”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這就是“宜居農房”帶來的變化。(羅 琴 黃樓英傑)

【來源:中國六盤水網——六盤水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