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宿遷:承猷大道和一位歷史人物的淵源

由 宿遷網 發表于 旅遊2022-08-27
簡介承猷老街 故事頗多從盧瀚蔭所作的傳記中還可看出,對於王承猷興辦王官集的史實,尚存在不同說法,但無論民間傳說王承猷歸裡後主動捐資興建集市,還是因為遭遇誣陷被抄沒家業,總之,王承猷家族和這條承猷老街的淵源息息相關,將其稱作王官集鎮的開埠先賢應該

宿遷承孝陵是幹什麼的

宿遷網訊

(記者 徐其崇)宿城區王官集鎮歷史上隸屬於徐州市睢寧縣所轄,1950年7月劃歸宿遷。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地方資料中,基本都認定王官集是由一位乾隆年間的京官王承猷興起的集鎮,所以叫王官集。近年來,宿遷市出版的有關地方誌書中依然遵循這個說法,當地百姓們也將王承猷視為集鎮的開埠者。王官集鎮的主街道——承猷大道,如今老百姓仍然叫它承猷老街。

我市歷史文化研究者王曉風到當地進行多方考證,他廣泛接觸王官集本土耆老,卻一無所得。他對眾多王氏家譜仔細梳理,從中發現有關王承猷的大量家族文獻,透過研究,將王承猷的身世履歷基本挖掘清楚。

宿遷:承猷大道和一位歷史人物的淵源

王氏望族 書香世家

王官集鎮以王姓作為地名,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姓氏是王姓。全鎮5。1萬人,王姓約有0。8萬人,可見佔比之大。但這些王姓成員卻又不是同一家族,境內王姓家族分為“九城王”“黑樹王”和“衛戍王”等多個不同堂號,而王承猷的家族則來自於人口眾多的“黑樹王”。

《睢寧王氏族譜》“黑樹王”中記載,這個家族來自於著名的山東“琅琊王”。明朝初年,“琅琊王”第四十一世孫王朝瑞至睢寧遊學,遂定居睢寧東門外,成為睢寧王氏的肇基祖。其後世代耕讀傳家,人才輩出,成為望族。至明代萬曆年間,其始遷後第七世,出現王氏一門三傑,大公王應乾,殿試進士及第,官至戶部侍郎,外放道臺、參議;二公和三公全都得中貢生,根據族譜記載,大公王應乾告老還鄉後即定居在王官集境內,其墓在王官集西南四里的公墩處。遠望一片黑壓壓的樹林房舍,“黑樹王”也聲名遠播。

據王曉風介紹,王承猷是“黑樹王”始遷祖朝瑞公第十一世孫,字踐修,號慎齋。生於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正月初六亥時,為“黑樹王”家族中岷祖支派。其高祖王維城是睢寧秀才,曾祖父王明奎入太學讀書,祖父王財為監生,父親王登瀛也納為監生,其家庭算得上書香門第。王承猷因而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年方弱冠便中了秀才。但因其父親早亡,家業不振,故而有早入仕途振興家世的願望,便按例納捐,成為貢生,選授浙江紹興通判。王承猷在此整整幹了八年,負責鹽、漕、水利諸事務,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其上下職官對其無不讚許有加,後被升職為四川保寧府同知,兼司鹽、茶二關的關稅收繳。

宿遷:承猷大道和一位歷史人物的淵源

資料

告老還鄉 興辦集市

向縣衙提出在此地興辦集市,遂獲官方批准。於是,他捐資修橋鋪路,開埠招商,興辦集市。

王承猷告老還鄉以後,處處與人為善,致力於鄉里慈善事業。他除了捐資興建家鄉集市之外,聽說縣裡書院早已荒廢,學子們無法求學,便捐銀八百兩,重修睢寧昭義書院,無數學子對其感佩不已。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十一月十三日酉時,王承猷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六歲。他的兒子王琮則繼承了王承猷的家風和才幹,踏入仕途,歷任河南裕州、直隸安州、灤州、甘肅固原等州郡的知州,並獲朝廷敕封奉直大夫銜。

王曉風說,以上內容,大部分資料來自於王承猷的家族歷史《睢寧王氏族譜》,和其任職的各地歷史資料相互吻合,身世履歷清晰。然而,王承猷父子身後卻並不平靜,至清末民初,又有不同說法傳出,載於王氏家譜。

王懿準是王琮的玄孫(“黑樹王”十六世孫),字繩武,是民國初年宿睢兩縣的名人。他親赴原宿遷縣皂河鎮,拜望清末舉人盧瀚蔭,請盧瀚蔭為其祖先重書傳記,並告訴盧瀚蔭一個家族的秘聞。據他自述,其七世祖王承猷和六世祖王琮實際上是死於大貪官和珅之手。

因盧瀚蔭和王懿準是相識多年的舊友,又對於前朝舊事很感興趣。於是,他就答應了王懿準的請求:以前朝舉人的身份,給王承猷和王琮父子重新立傳,並載入家譜。

在這個職位上,他又幹了十年,因業績卓著被升職為雲南大理知府,歷署蒙化、開化二府。七年後,因母喪丁憂還鄉,守孝三年起復,補湖南辰州知府,又五年,調任湖北荊州知府。過三年,以年老迴歸家鄉頤養天年。而故里向無集市,當地土產流通不便,阻礙經濟文化發展,王承猷即以自身名望,

宿遷:承猷大道和一位歷史人物的淵源

資料

相關史料 記載簡略

根據《睢寧王氏族譜·祖德傳》中盧瀚蔭所作《承猷公暨子琮傳》記述:王琮在甘肅固原知州的任期結束,便被戶部保升知府,赴京陛見時,遇到權臣和珅。和珅久聞昔日乾隆帝曾賞賜給其父王承猷的十二串明珠,就向他詢問明珠下落何在,言辭中頗有索賄之意。但王琮恥於攀附權貴,婉言拒絕了和珅的索求。和珅惱羞成怒,藉故栽贓王琮,使其削職為民,並抄沒家產。王琮解官回鄉後,和其父親王承猷憂憤得病,先後離世。

這篇傳記,其中似有合理之處:王琮獲罪於和珅,大約就是地方輿志中對於王承猷父子的記載極其簡略的原因。一般來說,古代輿志至州縣一級,對曾任知府知州的官紳絕大多數都會單獨立傳,而承猷父子二人卻皆無傳記,只是在選舉表中留名,這大概就是“為尊者諱”的緣故,而不記其履歷和結局。

這篇傳記也受到後世王氏家族成員的質疑。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王氏族譜》新修版本中,附加了其後裔王精一的看法:“承猷祖墓誌銘記載,在乾隆三十六年病卒於家,又閱原譜載乾隆四十二年琮祖任安州知州時,敕封奉直大夫,可知被削職抄家是承猷公已歿六年後的事。”但這個質疑僅僅是在王琮被抄家削職的時間上有不同看法,而對於被抄家的基本事實並沒有否定。可見,盧瀚蔭所作傳記存在部分可信度。

王承猷以科第貢生的出身踏入仕途,在處於清朝鼎盛時期的承平年代,一步步做到了許多進士、舉人出身的讀書人都望塵莫及的知府,無疑是靠積極向上的努力和實幹。他的平生所任多處於天高地遠的邊疆,面對的都是統治者眼中的化外之民,但王承猷從不因個人福禍而趨避,一身任之,馳驅萬里。乾隆朝翰林院編修周龍官評價他:“於國任事之難,為民之福,身許馳驅,帝獎賢勞,六昭三苗,事善刀藏。”稱讚他處理彝、苗、藏、回諸族事務,不以武力而有善果,因而受到朝野之間普遍肯定。

承猷老街 故事頗多

從盧瀚蔭所作的傳記中還可看出,對於王承猷興辦王官集的史實,尚存在不同說法,但無論民間傳說王承猷歸裡後主動捐資興建集市,還是因為遭遇誣陷被抄沒家業,總之,王承猷家族和這條承猷老街的淵源息息相關,將其稱作王官集鎮的開埠先賢應該是合乎歷史事實的。

王氏父子的墓地原葬在王官集圩寨的東門外,王承猷墓中有《皇清晉授中憲大夫歷任湖北荊州府知府慎齋王公墓誌銘》石刻,為王承猷生前好友山陽縣周龍官撰文。周龍官在所撰的銘文中,照例在篇首列舉了自己的官名和頭銜:“賜進士出身,恩賜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侍直武英殿充大清一統志館編纂官,丙辰恩科廣東鄉試正考官,稽查宗人府右翼學教習事務加二級記錄三次,前翰林院庶吉士,山陽年家眷同學愚弟周龍官頓首撰文……”而墓誌銘的文末則有書寫者鄒奕存的落款,其頭銜和官職為“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侍讀加二級記錄三次,年家姻小侄鄒奕存頓首書丹並篆……”這大約就是多年來當地口口相傳王承猷是京官的原因吧。而一般不太熟悉古代墓誌銘書寫規則的人,是很容易將文章開頭那些冠名看成墓主的官職。

1958年,王官集街道擴建至東門外,當地政府通知其直系後裔遷墳,“黑樹王”十八世孫王精一和其父親等多人,將祖墳遷至王官集東沈莊,並將墓誌銘一併埋入地下,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王精一等人擔心日後湮沒先祖身世,遂和同族兄弟計議,在1989年8月16日,將墓誌銘單獨挖出,予以妥善儲存至今。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重新修譜的時候,把全文載於族譜之中,讓人們因此窺知數百年前一段家族命運和地方歷史交錯重合的真實故事。如今的承猷大道,名字的背後有講不完的故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