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識文山|“六郎節”與宋朝名將楊文廣的歷史淵源

由 此時文山 發表于 旅遊2022-08-25
簡介清道光五年《廣南府志》載:宋朝楊六郎之子楊文廣隨狄青南下鎮壓壯族首領儂智高軍隊,兩軍在崇山峻嶺間展開殊死搏鬥

六郎逢九怎麼解

“六郎節”與宋朝名將楊文廣的歷史淵源

識文山|“六郎節”與宋朝名將楊文廣的歷史淵源

六郎城古城堡遺址

識文山|“六郎節”與宋朝名將楊文廣的歷史淵源

六郎城寨門石崖口

●蘭天明/文 何順平/圖

六郎城裡祭六郎,祈求英靈保安康。每年農曆六月的“六郎節”祭祀活動在廣南縣楊柳井鄉六郎城村悄然舉行。

據《廣南縣誌》載: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儂全福(儂智高之父)被交趾王殺害之後,儂智高隨其母阿儂投奔特磨道(今廣南)。慶曆元年(1041年),儂智高在外御交趾(今越南),內附宋朝而拒納的困境中,憑據特磨道為可靠後方,憤而起兵反宋。慶曆八年(1048年),儂智高自領廣源州,漸吞滅右江、田州一路蠻峒。皇祐元年(1049年),在特磨道轄地結合部的安德州(今廣西靖西縣安德鎮)建立南天國政權,改元“景瑞”,繼而起兵奪邕州(今南寧市),在邕州稱“仁恵皇帝”,改元“啟歷”,又率師沿江東下圍廣州不克,旋即退據邕州。儂智高之義舉,震恐北宋政權朝野,聲勢驚動全國,宋仁宗聞風命狄青派兵征剿。皇祐五年(1053年),儂智高在崑崙關歸仁鋪(今南寧三塘)失利後,率部退守特磨道(今廣南和富寧一帶)。據《儂智高家族考略》:其母阿儂(壯族尊稱為婭翁,意即皇太后。)按壯族“兄終弟繼”的傳統婚俗,嫁給特磨道首領儂夏卿為妻,儂夏卿聚集當地壯族在滇桂道口層層設防,憑藉地理優勢與朝廷軍對峙。清道光五年《廣南府志》載:宋朝楊六郎之子楊文廣隨狄青南下鎮壓壯族首領儂智高軍隊,兩軍在崇山峻嶺間展開殊死搏鬥。官兵攻渡西洋江(又稱文象水,《漢書·地理志》所載,文象水為今廣南、富寧縣境內之西洋江”。)直上,奪取今六郎城這個軍事要地,遂派兵伐木開劈設營,以此為據,進而“三打寶月”關隘直取特磨道治所(今廣南)。戰場廝殺傷亡不計其數,慘不忍睹。為了紀念這段歷史,楊柳井鄉六郎城村、寶月關村和杉木橋村,這三個寨子的當地老百姓便自發興起了“六郎節”祭祀活動。每年六月初三、初六或者初九都大舉祭祀,虔誠祭拜儂智高並祈保“五穀豐登,吉祥安康”。祭祀期間,村裡的人們換上壯族節日盛裝,宰豬殺雞,彩旗飄揚,鑼鼓陣陣、載歌載舞共慶佳節,千百年來不曾間斷。

這真的是在祭祀宋朝名將楊六郎(楊延昭)嗎?

為理清歷史脈絡,還原其真實事件,2016年筆者和雲南民族博物館高翔研究員,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教授、文學博士塚田誠之先生來到楊柳井鄉六郎城村小組,進行壯民族歷史文化以及儂智高歷史事件和問題的調查,對北宋名將楊文廣與壯族首領儂智高的來龍去脈作個釋疑,追溯歷史。

風景秀麗的六郎城位於廣南縣楊柳井鄉,古稱“一磨村”,又稱營上村。古時的“一磨村”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古代曾一度成為兵家相爭之地。司馬光《涑水紀聞》載:廣南在北宋時期稱為“特磨道”,土著統治者儂夏卿支援其繼子儂智高建立儂氏政權,儂智高向北宋屢求內附被拒,要求互市不遂,發三解不得志而起義。1052年四月初六,儂智高以5000人起兵,同年十月,宋仁宗任命狄青為樞密院副使,率兵南征儂智高。狄青先鋒楊文广部於年底抵達貴州,與儂軍相遇,1053年初,樞密院副使狄青主力抵達廣西,儂智高被狄青擊敗,殘部逃至楊柳井鄉西洋江,選擇有利地形,屯兵絲葦寨,以西洋江作為天然防線,在一磨村、寶月村等地設關。宋至和二年(1055年),朝廷派楊文廣率兵進入特磨道剿滅儂軍。朝廷軍隊經過浴血奮戰,強渡西洋江,縱兵深入到寶月關前,與儂智高死守的寶月“三道關”對峙。當楊文廣的軍隊掩襲“一磨村”,恰逢六月初三壯家人在焚香祭祀,楊文廣不明所以,便找當地人來問話。壯家人的祭祀本是為了祈禱自己的民族英雄儂智高的軍隊能夠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因苦於宋軍刀架項頸,不敢說是在祭祀儂智高,便謊稱說“楊家軍名聲在外,村民是在為楊家軍祈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六郎城村人才逃過殺身之禍。楊家軍也就在一磨村安營紮寨,因軍紀嚴明,對當地老百姓秋毫無犯,逐漸在當地老百姓中樹立了好感,在軍事上逐步取得了主動,經過三次激戰,終於攻下了寶月。最後儂智高兵敗,率五百卒攜六妻六子逃奔大理國東境合江口(今開遠一帶),最終安置於沅江流域不知所蹤。至此,儂智高在特磨道的反宋戰爭宣告結束。

明代《五虎平南》一書載有楊文廣追剿儂智高到特磨道境“久困西洋,三打寶月”和“科嚴馬跡”的戰績。西洋江、寶月關、阿科均是廣南境內的重要戰略要塞,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辭海》縮印本1521頁載:“楊文廣,北宋名將,字仲容。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北)人。楊業孫,延昭子。仁宗時為范仲淹擢用,後從狄青至南方,為廣西鈐轄、知宜邕二州。其父“楊延昭,在河北守邊二十餘年,號令嚴明,屢敗契丹軍,契丹畏懼,呼為楊六郎。”楊文廣,因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隨宋朝樞密院副使狄青,到廣西、雲南鎮壓儂智高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於崑崙關(今賓陽縣西南)打敗儂智高後,狄青回朝,楊文廣鎮守廣西。因廣南時屬邕州(南寧)所轄,楊文廣在知州任上曾到過廣南及周邊縣,留下了一些史蹟和傳說。故楊文廣及其父親楊延昭(楊六郎)之名,在廣南、富寧、丘北等縣民間家喻戶曉。傳說,儂智高軍隊被宋朝楊六郎之子楊文廣南下擊敗後,順著阿科、丘北、彌勒等地突圍,楊文廣緊追不捨,儂智高逃到壯族地區,當時兵荒馬亂,衣食不足,士兵屠宰馬匹充飢,用煮熟的糯米飯蘸馬血吃。壯民們為了紀念儂智高,後人便用當地的一種水煮後滲出紫色色素的染料植物來水煮後,濾棄渣質,用紫色水來浸泡生糯米,在用甑子蒸熟,就成了仿馬血蘸上糯飯的食物,用以祭祀儂智高兵馬,也就有了“紫色糯飯”的由來。

為何稱“六郎城”,過“六郎節”?筆者認為當時儂智高被朝廷定為叛逆,當地群眾不敢公開祭祀儂智高,心中想的是本族英雄並引以自豪,這是一種假借名;但由於朝廷痛恨儂智高太多了,群眾怕引來殺身之禍,所以壯民族只有採取隱晦方式來取名和祭拜。在廣南縣楊柳井鄉的阿用村建有“儂智高廟”,壯語稱“賽恩哈”(“賽”是官家,“恩哈”是初五日,意為“初五官護民日”);儂氏土司府內有個白馬廟,前堂是奉祭山東白馬的祖宗,後堂則祭儂智高。壯族村寨都有廟宇(壯語稱“廳索”),內建兩個香爐,一個祭古代部族先輩和神靈,一個祭儂智高。因為壯族認為儂智高生前愛國護民有功,死了也希望他的靈魂來保護人民,所以把儂智高當作神靈來崇敬和祭拜。他不僅是一名傑出的壯族首領,而且也是一名中華民族英雄。因此,沿襲到後人口中的傳說裡,“六郎節”的祭祀初衷就有了三種說法:一說為了紀念壯族英雄儂智高,讚揚他不畏強權和外敵的侵略,誓死保衛一方,赤膽忠心,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蹟;二說是為了紀念宋朝楊家軍楊文廣和其父的戰功歷史,歌頌楊家軍平定地方叛亂,還百姓一片安寧的光輝事蹟,同時對宋朝示好,也從側面謳歌楊家對大宋江山社稷安定繁榮做出的貢獻,後人便將儂智高軍隊曾經駐紮過的“一磨村”改為“六郎城”;三說是兩個都紀念,既是紀念儂智高,又是紀念楊文廣為代表的楊家軍,把這段歷史的兩位主角擺在了故事天平的兩端,不偏不倚,認為他們的英雄歷史和光輝事蹟都值得後人傳頌。因為儂智高兵敗宋軍,敗走他鄉的緣故。聰慧的壯家人既為宋人,又思念自己的民族領袖儂智高,在這種複雜民族情感和現實情況的矛盾下,就凝結成了謊稱以祭祀楊六郎的名義來祭祀自己的民族首領儂智高的節日——六郎節。

六郎城祭祀活動主持人、活動傳承人文向武說:“六郎節的祭祀,其初衷是為了紀念儂智高,讚揚他的英雄歷史和光輝事蹟,至於另外兩種說法,是後人不太瞭解這段歷史,有意或者無意地隨口說。”他還說,“六郎節”的祭祀活動,傳統上選在農曆六月初三、初六或初九。若選初三祭祀,初九那天必須再祭祀一回;如果六月初三因天氣不好,就延期到初六進行;要是六月初六這天還有特殊情況,就再改期到初九,初九這天,再如何特殊,都得想辦法克服著進行祭祀活動。

每年的六月初二晚上,六郎城村的村民們便忙活起來,準備祭祀時所用的祭器,將祭器洗刷乾淨,準備好紫色糯飯,剝好大蒜頭等佐料待用。次日凌晨至天亮前,必須將所準備好的祭器拿到房屋門口擺放好,祭祀儂智高兵馬。將已洗刷乾淨的竹蓆攤開,四方桌擺在正中央,桌上正前方點上一炷香,點燃一支蠟燭或一盞油燈,五個盛水的杯子,五個盛飯的杯子,一塊三斤左右的生肉,五雙筷子,這是祭祀儂智高的供桌;在竹蓆的左上方,點一炷香,置水杯、飯碗各一,用以祭祀馬伕;在竹蓆的左下方擺上洗刷乾淨的辣缽窩、辣缽棒、菜刀等用具,辣缽窩內放五或七瓣剝好的大蒜頭;隨後上茶和紫糯飯;之後,折九沓錢紙,摺好後,立馬燒紙收場,不能久獻。進行祭祀的這個人,必須穿著隨意,衣冠不整,甚至可以帽子歪戴、披衣袒肚、拖鞋撒襪,據說,這樣的打扮,儂智高兵馬一眼就可以看出此祭祀者是一個大老粗,祭祀過程中有什麼不周到的都會得到儂智高神靈的諒解,不會被計較,也就避免了“犯神”之說。村裡的人們還會去進行田間祭祀,祭拜田公地母。插彩旗儀式活動由來已久。插彩旗主要是依附儂智高神靈的軍隊,浩浩蕩蕩的隊伍守護著莊稼;彩旗隨風飄揚寓意為守衛隊伍在冥冥之中活動,同時可以驚嚇來搞破壞的神靈和動物。要是不祭拜天公地母,楊六郎的兵馬就會變成蝗蟲來破壞莊稼,導致五穀歉收。此儀式與廣南地母文化的祭祀傳承相關聯。千百年來,這種祭祀儀式一直保留下來,被六郎城及周邊的群眾沿襲和傳承。隨著時代的變遷,祭祀活動的內容及流程有所變化,時至今日,增加了文藝表演等活動,成為集祭祀、文娛為系列流程的節日慶典。

如今,在滇、桂、黔等地的壯族地區,紀念儂智高的神廟、頌揚儂智高的傳說、追悼儂智高的活動比比皆是。近千年來,儂智高的部分後裔,仍緬懷祖先薪火相傳、自強不息的美德,並念念不忘世代傳頌祖先的英雄業績,直至今日。這或許是泰、老、撣人把儂智高敬為神靈,奉為始祖的緣故。越南的高平省會約六公里處還建有儂智高廟,而在泰國,儂智高則被民間視為泰族的始祖神而受到敬奉。“六郎節”的祭祀活動,一是銘記歷史,紀念壯族英雄儂智高,告誡後人以和為貴;二是在新時代的今天,節日慶典活動賦予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闔家歡樂,國泰民安等更多美好的意義和願望。現在,人類尋根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儂智高的祭祀活動在國內外民間早已有之,正是一個滿足人們尋根願望最具魅力的文化亮點。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稽核:字丹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