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由 天涯看點歷史 發表于 旅遊2022-08-04
簡介按照諡法“慈仁短折曰懷”,懷字一般都用於壽命比較短的皇帝身上,比如30歲被劉聰毒死的晉懷帝,同時端宗也不是什麼好稱呼,比如只活了9歲的宋端宗,而李明睿身為明朝舊臣,投降清廷後,受命為崇禎選取諡號,卻用了兩個亡國之君的諡號和廟號,用這兩個字來

清朝給崇禎的諡號是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王朝的末代皇帝的諡號或者廟號都不是什麼好諡號和廟號,比如隋煬帝的“煬”,這也很好理解,如果是有為之君就不至於亡國,而無道之君自然不會享受到好的評價,但是有一位帝王卻似乎很例外,他就是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崇禎繼承了哥哥天啟皇帝的皇位,十七年勤勤懇懇,十分敬業,這一點比他的爺爺萬曆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他卻挽救不了大明王朝的頹勢,大明王朝在他手裡被斷送,而自己也自盡於煤山之上,但是民間對於崇禎皇帝的評價卻不同於一般的亡國之君,很多人認為崇禎非亡國之君,卻亡了國。我們看看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為他蓋棺定論的?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作為一個皇帝,死後自然是用諡號和廟號來評價。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駕崩,明朝的殘餘政權在當年的五月份擁立崇禎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這就是弘光政權。在六月份,弘光政權就給崇禎皇帝上了諡號和廟號,“上大行皇帝尊諡曰烈皇帝,廟號思宗。”而到了第二年二月,南明朝廷認為給崇禎上的這個廟號有點問題,於是又將廟號改為“毅宗”。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除了南明之外,還有清朝也給崇禎皇帝上了諡號和廟號,“諡帝為懷宗端皇帝”,而給崇禎皇帝建議諡號的則是當年曾經力勸崇禎皇帝南遷的明朝舊臣李明睿,所以當時清朝對於崇禎皇帝的官方稱呼是“懷宗”,然而這個稱呼卻不是太好的稱呼。

按照諡法“慈仁短折曰懷”,懷字一般都用於壽命比較短的皇帝身上,比如30歲被劉聰毒死的晉懷帝,同時端宗也不是什麼好稱呼,比如只活了9歲的宋端宗,而李明睿身為明朝舊臣,投降清廷後,受命為崇禎選取諡號,卻用了兩個亡國之君的諡號和廟號,用這兩個字來評價崇禎皇帝未免有點不妥。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不過,清廷最終接受了李明睿的建議也很好理解,因為清朝入關之後,擊敗李自成,到為崇禎議立諡號的時候,清朝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而江南的弘光政權則忙於內鬥,雖然有江南半壁,雄兵數十萬,但也只不過是個紙糊的老虎罷了。清朝佔領天下已是大勢所趨,至少多爾袞和清朝政府是這麼覺得的。

所以,最為即將勝利的一方,清朝就要取代明朝,所以只能將崇禎塑造成一個末代帝王的形象,所以清廷將崇禎比作晉懷宗和宋端宗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無論清朝怎麼掩飾,也掩蓋不了崇禎之後明朝還有幾位帝王的存在,弘光皇帝、隆武皇帝和永曆皇帝都是南明的後繼之君,隆武帝胸懷中興之志,而永曆帝則在大西軍餘部的支援下將明朝延續了17年,這都是清朝無法掩蓋的事實。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所以不管清朝為崇禎皇帝上的什麼諡號,崇禎皇帝都不是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而關於崇禎的諡號和廟號,你覺得哪個更適合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