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臨近清明,為何老輩人說祭祖要早?背後原因是何?

由 縱橫國學 發表于 運動2022-07-05
簡介介子推而清明節則是由寒食節衍化而來,在古時人們對於節日習俗十分看重,而寒食節依據習俗,往往在這天不能夠使用明火

寓意怎麼念

清明將至,有關這天最重要的習俗,毫無疑問一定是去掃墓祭拜祖先。作為這天的重頭戲,人們自然也是十分重視這項習俗,紛紛事先就做好準備,以保證萬無一失。畢竟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所以處於對祖先的尊重,這天當然不能出什麼差錯。由此也從中誕生出,關於這天各種各樣的講究和規矩。就比如老一輩說的

“清明祭祖要乘早”。

就是有關掃墓的規矩之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話究竟有無依據

?原因又是何 ?

臨近清明,為何老輩人說祭祖要早?背後原因是何?

清明習俗

“清明祭祖要乘早”由來

首先想要知道一個說法,究竟有無依據。我們必須先要知道它的出處,畢竟

“知己知彼”

,才能

“百戰不殆”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祭祖的節日,除了清明節還有寒食節。並且這個節日,與清明緊緊相依,在它的前一天。

臨近清明,為何老輩人說祭祖要早?背後原因是何?

寒食節

同時寒食節和清明節習俗相似,兩者活像一對

“母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有依據的。具體是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據史料記載,寒食節最早起源於,紀念忠臣介子推。據說在春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曾經為了躲避戰亂,逃亡長達十九年之久。在這期間,大臣

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寸步不離的守護著他。等到戰亂平息,重耳重回帝位。為表感恩,下令為其升官封爵。但介子推視功名利祿為浮雲,只想告老還鄉、歸隱山林,照顧自己的母親。重耳不捨如此忠心的臣子,棄自己而去。於是聽從讒言,放火燒山想將其逼出來。但誰曾料想介子推是一個有孝心並且執著的人,說什麼也不肯改變自己的心意。結果最後自己和自己的老母親,雙雙被燒死在了山中。而晉文公看著眼前的慘狀,悔不當初、痛不欲生。為了表示自己的愧疚,每年這一天都會前來祭拜、追思介子推。後人得知此事蹟,也紛紛效仿,寒食節也由此誕生。

臨近清明,為何老輩人說祭祖要早?背後原因是何?

介子推

而清明節則是由寒食節衍化而來,在古時人們對於節日習俗十分看重,而寒食節依據習俗,往往在這天不能夠使用明火。對於這個習俗,如果放在我們現代還行,畢竟有電。但在物質資源匱乏的古代,那可就極不便利了。於是在宋元時期,統治者發現了其中的弊端,決定廢除寒食節。但是寒食節廢除了,人們沒有固定的節日祭祀祖先,那可如何是好。於是國君便把後一天節氣清明,用來替代這一節日,清明節祭祖的習俗也由此產生而來。

看到這裡一定就有人會有疑問了,不是清明祭祖要乘早嗎?

按照上面的由來,古人應該說清明祭祖要推遲才對啊? 其實非也,試想一下在宋元之前,清明還沒有被賦予祭祖的概念。等到了宋元之後,把寒食節的的祭祖習俗移到了這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取代了寒食節,那不就是提前了。

“清明祭祖要乘早”原因

在知道了它的由來,接下來我們在看一下為何要乘早的原因。首先第一個原因與農忙有關,眾所周知清明節不僅是個節日還是個節氣。人們在這天往往要開始著手春耕,所以為了不耽誤農時,舊時農村地區一般都會早早的去掃墓祭拜先人。

臨近清明,為何老輩人說祭祖要早?背後原因是何?

務農

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往往都背井離鄉的去外地討生活。但是按照國家規定的假期,一些離家遠的人沒有辦法協調時間。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就只能提前去祭祖。

結語:

由此觀之,老一輩的這個說法也並非是無稽之談。反而是有憑有據,根據實際情況推理得出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