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由 小宋古事匯 發表于 運動2022-06-26
簡介蕭何不搶珠寶而只拿典籍這件事記錄在《智囊》中,《智囊》記載:“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降軹道旁怎麼讀

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秦王子嬰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立國15年零47天的大秦帝國,終於宣告了滅亡。

劉邦是一個攻入咸陽的,按照先前“先入咸陽者為王”的約定,得意之餘的劉邦自封“關中王”。看著富麗堂皇的秦皇宮殿,劉邦感慨萬分。有誰能夠想到,幾年前還在沛縣為生活所奔波的小小亭長,竟然親手推翻了偌大的秦帝國。

心態的轉變使得劉邦整日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流連忘返。隨劉邦而來的漢軍看到如此多的金銀珠寶,也是迷失了起來,如餓狼一般撲了上去,將秦宮內的珍寶洗劫一空。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被迷了心竅。

在將士們爭奪珍貴財物的時候,蕭何卻將目光注視在了這秦宮內最不值錢的東西——藏書。昔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並非是將天下所有書籍一一焚燬,他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儒學典籍,很多著名典籍也都收錄在宮中珍藏了起來。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焚書坑儒之後,天下書籍少得可憐,蕭何在秦宮中發現如此多的書籍自然欣喜若狂。《漢書》記載: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在很多人眼中,這些書籍毫無用處,亂世之中學問有什麼用?只有拳頭大武器強才是王道。有了錢財就能招兵買馬鑄造武器,這些書能幹什麼?

所有人都對蕭何的這個行為嗤之以鼻。

可沒有人能想到,

這些書籍在之後發揮出巨大作用,甚至成為大漢王朝立國400年來最珍貴的東西。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楚漢爭風中的制勝法寶

項羽入駐咸陽後,分封各路滅秦將軍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項羽的分封,表面看似是論功行賞,可實際上卻是將各路諸侯重新組合,抬高親近自己的打壓不服從自己的。

兩年之後,各路諸侯不服項羽,紛紛起兵反對。劉邦也趁機東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趁機發展勢力。

縱觀楚漢爭鋒的五年裡,劉邦與項羽的爭鬥基本都是輸多勝少,有好幾次甚至都只剩下幾個兵追隨他逃跑。可奇怪的是,不管是劉邦如何輸,宛如打不死的小強,總能越挫越勇;而項羽卻越勝越衰,後方供給嚴重不足。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劉邦有一個神級隊友——蕭何。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對於蕭何在戰場上的功績,鄂千秋總結到:

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

總結而言就是:不管劉邦如何輸,蕭何總能第一時間提供更多的糧草與將士。蕭何就彷彿一個永不疲倦且效率極高的兵工廠,源源不斷地給劉邦提供兵力。

有這麼一個後方補給,劉邦怎麼能輸?

蕭何為什麼能提供這麼多的軍需呢?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當年從秦宮中搶走的典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典籍中包含秦國境內的山川地貌、戶籍檔案、水利耕種等等。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蕭何透過閱讀這些資料,能夠明確知道各地的情況,哪個地方人口充裕,哪個地方盛產糧食他都清楚知道,這使得蕭何如同開了外掛一般,如有神助。

大漢400年立國之根本

劉邦在定陶稱帝后,大宴群臣。

不過宴會的場面卻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史記》記載:

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這些將士們打仗或許是一把好手,但是很多都是斗大字不識一個,讓他們規規矩矩的喝酒看舞難上加難,這讓劉邦頭疼不已。

之前打仗的時候如此,劉邦也說不得什麼,可現在他已經成為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樣子。於是乎,就讓叔孫通定製皇家禮儀。這個時候先前蕭何搶走的那些典籍,又派上了大用處。叔孫通參考秦宮典籍中的禮儀制度,制定了一套符合劉邦個性的禮儀。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劉邦召集大臣進行首次朝會典禮,叔孫通制定的這套禮儀首次登場就震撼到了劉邦這個“鄉巴佬”,事後劉邦感慨道:“

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之後劉邦就以此為漢朝禮儀。

禮儀有了,制度也要有。

這個任務交給了蕭何,而蕭何依靠什麼呢?還是先前的那些秦宮典籍。

1975年12月,我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大量秦朝竹簡,上面記錄了非常完整了秦朝法律。考古學家們透過研究對比,發現除了秦律那些嚴苛的刑法之外,漢律與秦律幾乎一模一樣。可見,漢朝的律例基本是完整沿用秦朝的,這也是“漢承秦制”的原因。

在漢武帝時期之前,漢朝都是沿用此律法,即便是漢武帝之後,也只是在原本法律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央官僚體制,並沒有突破秦朝法律的體制,因此可以說大漢400年來都是以秦律為立國根本。

當年蕭何從秦宮中搶走的這些典籍竟然能夠影響大漢王朝400餘年,可見蕭何的眼光是多麼長遠。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蕭何不搶珠寶而只拿典籍這件事記錄在《智囊》中,《智囊》記載: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其識亦有過人者。”

蕭何的這個故事就告訴世人,智慧與眼光是一件多麼重要之事。

除了這件事之外,這部書中收錄了從春秋戰國到明朝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就是為了讓讀者以古人之智慧加持自身,達到在生活中如魚得水的地步。

古代帝王將相的智慧絕對非同尋常,他們的行為背後都有極其深刻的含義,我們之所以讀史,除了還原千百年前的人物風貌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學習古人的智慧。

多讀讀這樣的智慧故事,面對任何局面,與人交往或者管理的時候,你就不會感覺茫然無措。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康熙、乾隆、曾國藩、李鴻章、紀曉嵐、劉墉、和珅、胡雪巖、杜月笙……無不對此書奉若至寶。

不管你做什麼工作,都離不開為人處世。有人苦惱沒有機會,其實你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智慧。一部智囊在手,何愁機會沒有。所以,我真心建議大家讀讀《智囊》。我正在看的這套,感覺很不錯。一是有原文和翻譯,誰都能看懂。二是有馮夢龍的點評,猶如名師指點。學智慧,長見識,得有高人指路啊!

因此,筆者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套,文、白對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橫條,進行購買~

攻入秦宮後,蕭何搶走一種最不值錢的東西,結果影響漢朝400多年

【智品】 智囊全集 上下兩冊 馮夢龍著

檢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