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由 米高閱讀 發表于 運動2022-06-26
簡介所以一些人在初入職場或者進入陌生環境時,為了能更多的捕捉社交線索,在做好準備前表現的害羞一些會比較安全

窘境窘態是什麼意思

前段時間,一個叫“精芬”的新名詞很是流行。

它的意思是“精神上的芬蘭人”,是說在芬蘭,幾乎整個民族都有社交恐懼症,他們不喜歡與人打交道,討厭當眾表達,與人說話時只看著自己的腳尖。而我們有的朋友,不在芬蘭,也有這個毛病。

而在“精芬”的世界裡,社交這個名詞,就是上帝創造出來懲罰他們的。很多人都明確表示“社交實在太痛苦!”所以大部分的精芬們都是標準的“死肥宅”,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宅在家裡,而是感覺與陌生人社交的時候很尷尬、會使得他們充滿恐懼感。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社交的焦慮症狀,比如害怕與人對視,習慣性閃避他人的視線; 一覺得有人看著自己,便會表現不自然,甚至手心冒汗、渾身發抖; 不能從容地進入有多人在場的聚會房間,需要別人陪同等等。

據調查,幾乎所有人都在一定時期內,發生過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並且,男人和女人的比例基本持平。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那麼什麼是社交恐懼症?我們又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英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吉莉恩。巴特勒寫了一本《無壓力社交》的書,在這本書裡,她給社交恐懼症下了這樣的定義:社交恐懼症,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畏懼、緊張和焦慮感現象的簡稱。其實通俗點說,社交焦慮就是害怕和別人打交道,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使之不斷加重的話,就成了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我們也可以用以下的幾種表現來對照一下,初步為自己做個診斷:

比如:

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大多是負面資訊;

常常反思已經過去的事,檢索自己哪裡有問題;

和別人說話時經常大腦一片空白,心跳加速,滿臉通紅;

閃避對方視線,不敢正視他人;

儘可能迴避當眾發言,和自認為麻煩的社交場景。

如果以上答案有一大半是肯定的,那你就有很大可能患有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雖然很常見,但影響卻不容小覷:它從不同角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交友和愛情。我們不能從容發表看法、展示潛力; 不能從容出席聚會;也不敢對心儀之人表白等等。

感到社交焦慮的人,就算自身也有很多優勢,甚至頗具魅力、活力十足,甚至還得到很多人的喜歡與擁戴,但在一些場合或時間段內,他們完全感知不到自身的優勢,一味地放大那些不為人知的毛病。

認為自己的弱點早已被人所共知,所以一反常態地顫抖、結巴,甚至嘔吐、抽搐等。更尷尬的是,越是企圖去剋制,問題越是加重。

一項調查顯示,具有社交焦慮症狀的人,容易出現躁狂。像是抑鬱症這樣的心理疾病的患病機率也比較大; 由於長時間承受心理壓力與自我譴責,身體健康方面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嚴重者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報復社會的念頭。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人類從遠古時期就選擇了群居,並在互相幫助與支援下得以存活和繁衍。從容、愉快地參與社交、並從社交中獲取能量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無壓力社交》這本書,詳細講解了社交焦慮的形成原因及症狀、解決方案等。

這本書被稱作是“寫給‘社交恐懼’人士的自助指南”、 可以透過轉變信念和行為,“讓社交更加自在”。

作者吉莉恩·巴特勒是英國心理學會成員,同時也是認知治療學院的創始人之一。

由她創辦的“認知治療”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以糾正和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為重點,從而使其情感及行為發生改變,以促進心理障礙的痊癒。

可以說,作者吉莉恩。巴特勒既是一個學院派心理學家,又有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經驗。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這本書“比通俗讀物更具科學性,比專業書籍更具可操作性”。從作者熟知的領域出發,以認知治療法的理念為基礎,圍繞社交焦慮的不同模式展開論述,還提供了詳細而容易操作的方案及步驟。

吉莉恩。巴特勒在《無壓力社交》中指出,社交焦慮是一種常見的、非病理性現象。

只要及時認識,正確定義,嘗試按照書中的步驟練習,摒棄不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就可以實現從容社交,不再拘束與恐懼。

在書中,作者還解釋了為什麼社交焦慮不能自愈,以及盲目的鍛鍊為何只會使症狀加重,並且對內向和害羞等影響社交的性格進行了闡述。

關於更多社交焦慮的知識、它的來源與發展,以及如何設計自助策略克服社交焦慮,隨著我們的閱讀,您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和了解社交恐懼,並一起找尋科學的辦法來克服它。

一、社交恐懼很普遍,但它到底是什麼?

先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在公司的一次晚會上,主管要我代表部門上臺發言。

發言時間只有短短三分鐘,稿子也是事先寫好的。我所要做的,就是走上臺去,對著話筒把稿子上的文字背下來。

發言稿很短,不到十分鐘我就背會了,但是登臺對我來說卻是個巨大的考驗。

離上臺還有一個小時,我便開始緊張,一想到會場的主席臺便會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隨著時間的臨近,我開始頻繁地去廁所。

臺上的三分鐘,對我而言,彷彿是一個世紀。終於把話說完了,我才敢看了一眼臺下。雖然發言時間短,但是對我的影響可真不小。

我一直覺得大家在笑話我:顫抖的聲音、不當的停頓、走路的姿勢,以及未展平的衣角、散落的幾根髮絲……

以至於我下了臺,還繼續觀察大家的反應,有人看過來時,我認為是在議論和指點; 不看我時,又覺得人家在刻意迴避我。

我的這些表現,其實是典型的社交恐懼。認為別人會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擔心自己出醜和被人嘲笑,不斷揣測他人的想法,並信以為真。

按照本書的說法,在心理學範疇,社交恐懼又叫社交焦慮障礙。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的畏懼、緊張和焦慮心理的簡稱。

有社交焦慮的人,總認為社交會使自己的笨拙、愚蠢暴露於人前,會遭到別人的反駁或指責。這些想法使人變得自卑、慌亂而不善言談,正常的人際交往也變得格外艱難。

雖然內心裡明白,沒有人是完美的,人人都會出錯。但彷彿他人總是做得如此完美,而自己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規避紕漏與尷尬。

很多社交焦慮患者,平時在熟悉的環境裡表現很好,甚至魅力四射,活力十足。但一到社交場合,他們便像換了個人一樣,再也找不到愉悅的感覺,一味地否定自己,懷疑自己。

那麼,社交焦慮是不是一種病?它能不能自我診斷呢?

在今天的共享文章內容裡,我會告訴你詳細的答案。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有些人會覺得所謂的社交焦慮,無非是性格內向的一種慣常表現。對此作者在書裡作了簡要的說明:內向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不一定對社交感到恐懼。

所以內向者不一定有社交焦慮,而性格開朗、外向的人患社交焦慮也很常見。

作者認為,社交焦慮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幾乎所有人都會在某一階段、不同程度的經歷社交焦慮。它會猝不及防地出現,襲擊我們的自信,使人方寸大亂,並且無法“根治”。

所以,我們應該深入的瞭解社交焦慮,清楚地定義它,找出其不斷髮展的原因,並採取科學的措施加以干預, 進而克服它,減弱它的不良影響。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在這本書裡,作者對社交焦慮的診斷列出了四個標準,分別是:

第一,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時,對社交產生明顯且持續的恐懼感,擔心自己被人嘲笑而表現尷尬、不自然。

事實上,社交焦慮者一般不會有不當行為,他們只是一味的擔心與憂慮,臆想各種不好的情景,感到心慌、失措;

第二,處在一些令自己恐懼的場合時,無可避免地產生恐懼的感覺。不同的人觸發社交焦慮的線索不同:當眾演講、與人交談、一位嚴肅的領匯出現等等,都會使他們陷入恐懼,無法正常社交。

第三、他們通常能認識到自己的恐懼是不合理、或者過度的。明知道自己是杞人憂天,擔心的事十有八九不會出現,同時也明白其他人不會這樣焦慮。而這又更加重了焦慮,使他們認為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更加不自信。

第四、他們會盡可能地迴避那些導致焦慮的場合,或在這些場合中感到痛苦。

通常焦慮和恐懼來自於對環境的不安全感。人在不安全的時候,想要自我保護是正常反應。所以他們會有意地避開那些可能令自己難堪的場所,或者想辦法找到短暫的歸屬感以化解煎熬。

在眾多能引起焦慮的行為和場合中,當眾演講是最常見的一種,絕大部分社交焦慮者對當眾演講表現出恐懼。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以上所列出的四種症狀,是診斷社交焦慮的依據。但每個人的表現又不盡相同。它透過不同的場合和事件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生理、情緒及感受。

要注意的是,正常的焦慮與病理上的焦慮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只是正常的焦慮表現時間較短,不久便可恢復常態;而病理性的焦慮則有可能一直持續,超過六個月的時間。

還拿開頭我的經歷來講,如果演講完不久,我的焦慮感便消退了,這就是正常的焦慮; 但如果因為這件事,我再也不敢上臺演講,或者因此引發其它的症狀,比如長期抑鬱、持續悲觀等,那就成了病理性焦慮。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病理性的社交焦慮,會在思想方面表現為過度關注自我,對自己說過的話與做過的事特別在意,在事情發生之後,依然不斷回憶各個細節,以及別人的眼神、話語等。

行為方面,他們通常不敢直視他人,多有語速加快、聲音降低、思維混亂等表現;他們會盡量回避社交活動,躲在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或與安全的人呆在一起。

很多人還都會出現臉紅、發抖和冒汗等生理的表現,也有一些人會出現心跳加速、頭暈、嘔吐、呼吸困難、頻繁如廁等。

說白了,社交焦慮的人總是習慣杞人憂天,整天為還沒發生的事擔心,總怕自己會出醜。有意思的是,他們越是在意一件事,就越會往壞處想,也就越焦慮。

雖然他們明知道自己的能力與技巧沒有問題,但是過度的緊張,又會使他們擔心出現意外導致發揮失常。不幸的是,越是在自認為重要的事情上,焦慮感越是會不斷升級。

也許是以往的經歷,也許只是習慣性的擔心,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表現,無法征服由焦慮帶來的不安與反常。

有人說:征服自我的人是最了不起的勝利者。而患有社交焦慮的人想要征服自己,路還很長。

二、害羞與社交焦慮的相同與不同

很多人在童年時期都經歷過類似於社交焦慮的問題:比如害怕與陌生人相處,不敢單獨呆在陌生的環境中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感覺慢慢地淡了。其實,那時的我們只是害羞而已。

那麼害羞與社交焦慮有什麼不同,如果長大後的我們依舊害羞該怎麼辦呢?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相對於社交焦慮的概念,害羞更容易理解一點。因為它很常見,特別是在我們幼年及青少年時期,很多人都曾感到過害羞。

幼年時期的害羞一般表現在對陌生人的警覺,但隨著年齡增長,在學會了與人互動、區分安全與非安全因素之後,大多數人的害羞感便會隨之減輕。

也有人在長大後依然經常感覺害羞。他們往往躲避社交,喜歡獨自來去,對他人的評價特別敏感,對自身的優勢沒有自信等。

據說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曾是一個害羞的人,在一些場合,他甚至會渾身顫抖,噁心嘔吐。

害羞的人總怕下一刻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他們通常認為自己居於劣勢地位,沒有左右結果的能力。擔心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擔心自己不夠漂亮、不稱職、沒有吸引力。

作者認為,有兩種情況會使害羞感更加強烈:一種是與領導交流時,還有一種是與頗具吸引力的人面對面時。

比如很多人在面試時會感覺超乎尋常的害羞。這種害羞通常緣於對對方的職位和他們手中 “生殺大權”敬畏,不想因為某一表現使對方感覺不好,並因而失去機會。

再比如見到了自己喜歡的物件:他就在不遠的地方,與環境完美融合,像是一副畫。這時,我們便會感覺到強烈的害羞,認為自己的吸引力不夠、會被對方忽視。

所以,讓害羞者在自認為有魅力的人面前發表看法,通常很困難。但他們在其它場合則顯得輕鬆、自如。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害羞與社交焦慮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過度關注自己、在社交場合感到壓力與恐懼、希望迴避與陪伴,甚至很多生理症狀也都與其相關。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人在感到害羞的時候,很難把注意力從關注自身窘境上移開,去集中精神關注周圍環境。所以他們總是做出一些比較笨拙的事,比如碰倒水杯、撞到桌角,或者被什麼東西絆倒等。

令人懊惱的是,越是感覺尷尬,他們就越是表現笨拙。

害羞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小,因為害羞的人喜歡迴避,不願意接受挑戰,所以他們往往得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職位; 加上不願敞開心扉與人交流,所以也很難得到他人的幫助及專業的指導。

不得志的生活,逐漸消磨著害羞人群的自信心,他們漸漸變得缺乏自信與自尊,終日悶悶不樂,所以健康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在與人交流方面,害羞的人通常在想“如果他想讓我知道,就會告訴我”,而他人想的卻是:“他什麼都不問,那就是不關心”。害羞的人很被動,又過於關注和保護自己,所以容易忽視和冒犯他人。

隨著網路的普及,現在,人們可以不必面對面交流就能解決問題。所以也無需介意別人的目光、語調帶來的緊張感和環境帶來壓力,甚至不用去處理氣氛突然安靜時帶來的尷尬。

對於一個容易害羞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解脫。

但面對面交流時,我們可以透過語言、語調、表情和肢體語言來感受和表達,隔著螢幕卻很難體察到語意中的微妙線索或差別。

害羞的人在感到解脫的同時,失去了更多鍛鍊的機會,最終更易發展為社交恐懼。

心理學家們的研究表明,真誠的面對面溝通可以緩解和消除害羞的感覺;另外寫作、音樂、運動等活動,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凡事總有正反兩面,害羞雖然給人心理壓力和困擾,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皇上對甄嬛動心便很大程度上緣於她的害羞,皇上說:“你害羞的模樣,真叫人愛不釋手。”就體現了害羞的優勢。

李清照的名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也把女子羞答答的模樣寫得楚楚動人。

對很多人來說,害羞是一種吸引人的特質,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使人不禁希望像解開謎題一樣去靠近與探索, 這個過程又給我們帶來了諸多驚喜與牽掛。

當一個害羞的人終於迴應我們的熱情、敞開心扉時,我們便會感覺到巨大的成就感。

另一方面,害羞也與人們的傳統觀念相契合:安靜、保守、內斂、謙遜。所以比較害羞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愛與呵護。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所以一些人在初入職場或者進入陌生環境時,為了能更多的捕捉社交線索,在做好準備前表現的害羞一些會比較安全。

這樣就可以爭取到一些時間去了解他人,瞭解周邊情況,避免在以後做事出格或失禮。

其實害羞無處不在,情況卻大不相同。比如在西方文化裡,害羞意味著弱勢與怯懦,害羞的少年在學校容易受到欺凌; 而在東方文化裡,害羞則被認為是禮讓、懂事和尊敬。

性別之間差異也很明顯,人們往往容易接受害羞的女性,卻排斥害羞的男性。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飲酒之後害羞狀態都會有所減輕,所以害羞者與社交焦慮者都喜歡用酒精來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總的來說,害羞與社交焦慮存在著緊密的聯絡,不僅症狀與特徵相似,治療方法也相互適用。

三、思維,在社交焦慮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書裡,作者寫了一個小故事,但這個故事在現實中也很常見。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比如你與經理談工作時,經理抬頭看了你一眼。你突然就感覺很緊張:手心冒汗,臉頰發燒,甚至有些耳鳴; 這時,你會感覺經理離自己很遠,聽不清他在說什麼,很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你一定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

在這個場景裡其實,按照本書的觀點,這就是我們看到了典型的社交焦慮症狀。不難看出,焦慮是源於自己的思想和感覺,在整個過程中,個人想法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思維決定感受,而感受又影響了行為。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克服社交焦慮非常重要,這也是作者認知療法的主要理念。

那麼,到底思維是如何在社交焦慮中發揮作用的呢?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我們的思維包括深入內心的事物或直接的想法。想了解想法和感受之間的關係,就要先學會區分不同程度的認知,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水平、自動化思維、潛在的信念和猜想。

首先是注意力水平,我們再舉個例子:

比如在影印檔案時,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兩個同事看我,好像在討論著什麼,這時我感到自己的心猛地收緊了,似乎整個身軀都要縮到一個殼裡去。我被自己的擔心牢牢抓住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注意力完全被吸引過去,沒注意到列印紙撒了一地。

我在感覺到焦慮時,注意到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難以參與身邊發生的事:比如聽不到經理說什麼,而我沒注意到列印紙掉了。

即使一切都結束後,當時的窘態也會長時間留在腦海裡,並會為此指責自己,或認為自己愚蠢、笨拙。

在社交焦慮感產生之初,我們會痛苦地想象自己的不足,緊張的症狀出現時,又很難不去關注,而一旦開始關注自己的緊張,便無法注意到其他的人和事。

大多數的社交焦慮者,都會感覺別人在觀察自己,他們很怕成為焦點。我們首先注意到別人,認為受到某種威脅,所以產生了“過度警戒性”,試圖分辨和逃避潛在的危險。

在經理看自己一眼後,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意識到有人看自己時,會推斷別人一定在討論自己的哪些缺點或錯誤。

而事實上,我們注意到的,只不過是投向自己的目光和同事的動作而已。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焦慮者習慣於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高度警覺地面對環境,並且只選擇性地記住那些與自己恐懼感覺相符的現象。

這就是注意力水平對焦慮者造成的影響。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都會引發我們的思考,這些想法反映了我們解讀和評估事物的方法。

比如說,在路上,突然看到一個人對著我們微笑,如果我們是樂觀積極的,就會感覺到友善和愉快;但如果我們內心消極悲觀,則會認為這個人只是在做樣子,甚至不懷好意。

就像我們戴著不同顏色的眼鏡看世界,如果鏡片是玫瑰色的,那麼整個世界都是暖色調;如果鏡片是暗黑色的話,全世界又會陷入一片陰暗之中。

社交焦慮者都可能執有嚴重的偏見,就像透過暗黑色的鏡片看世界:他們覺得周圍遍佈威脅,自己又沒有能力來應對,所以消極的自動化思維佔據了他們的內心,看不到世界積極、陽光的一面。

總在想:別人覺得我很傻,無趣又沒能力;每個人都想看著我出醜;我很蠢,所有人都不喜歡我等等。

除了注意力和自動化思維,潛在信念和猜想也發揮著作用:

通常我們很難不偏不倚地評價他人,無論有多少資訊,還是會受到主觀印象的影響;正確地評價自己更不容易,人們都習慣於用自己的方式接觸世界、處理問題,把自己的信念和猜想當作生活準則來執行。

潛在信念影響了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說,如果你相信人都是正直善良的,就會認為“如果我真誠待人,他們也會如此待我” ;如果你覺得別人滿懷敵意,就會覺得“我如果暴露了自己的想法,他人就會拿來攻擊我”。

焦慮者的潛在信念和猜想,反映了他們對自己的態度:我總是做錯事;對他人的猜想:他們好像總是知道該怎麼做;和對事物的看法:下一秒就會發生不好的事。

這些潛在的信念交叉作用,給焦慮者帶來不好的感受:

比如這樣的猜想:沒有人喜歡緊張、不安,容易害羞的人;他們一直對我指指點點,天天關注我的錯誤,沒事找事。

或者假想:我必須說一些笑話,否則別人一定不會喜歡我;如果談話出現尬聊,那一定是我的錯。

他們消極地揣度他人與世界,難以接收外界正向、有益的資訊。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除了這些,意象也會引起焦慮反應。

意象是什麼呢,我們也可以透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社交恐懼很普遍,嚴重起來很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它造成的影響呢

比如正在演講的時候看到臺下站著一個人,我們會突然緊張起來,雙腿發抖,想不起來接下來要講什麼,直到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匆匆完成演講,倉皇下臺。

之後,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緊張來源於很久以前的意象:那個人很像自己的某位老師,而那位老師曾經在課堂上對我們進行言語羞辱。

就是這樣,那位老師的意象突然閃現在現在的場景中,引發了緊張與恐懼。

過去的一些糟糕經歷會留在我們的腦海裡。當場景或某一細節出現相似因素時,畫面就會再次出現,引發相同的感覺,觸發焦慮。

無論是注意力、自動化思維,還是潛在的猜想,都來自於我們的思想。研究表明,社交焦慮者喜歡透過假想中的他人視角來看自己,他們關注自己的感覺、外貌、內心的懼怕等,難以客觀地關注他人。

當社交焦慮的症狀發生改變時,思想也會隨之改變,社交困難便會得到緩解,消極影響也會隨之變弱。比如當一個人的自信心提升,就會換一種角度去解讀而不再耿耿於懷。

如果克服了社交焦慮,就會覺得經理只是想集中注意力,而同事們也許只是想讓我們幫忙影印檔案,那麼所有的不快與恐懼就不復存在了。

社交焦慮使人用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阻礙了人們的幸福和快樂。那麼社交焦慮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今天的共享文章結束了,如果您對今天的共享文章內容感興趣,請在文末花點時間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你此時此刻的心情,非常感謝您的閱讀,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米高笑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