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王陽明: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由 左右之魚 發表于 運動2022-05-12
簡介那麼再看王陽明的說法:有意念,就去做事

籽怎麼讀什麼意思

王陽明說:良知是意念的本體,意念的發揮,一定是有物件的,這個物件就是物。所以,由良知到意念,再到物,這是一個具有邏輯關係的初步的“心學體系”。

王陽明: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但是理學家認為,王陽明的這種說法雖然看起來不落俗套,超凡脫俗,有一種世外高論的感覺,但卻是空洞無用的。

對於理學家的這種反駁,王陽明自有論辯。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依照孟子的說法,就是人的本性。孟子說,任何一個人見到一個三歲的孩子掉進井裡,都會動惻隱之心,想要去拯救那個孩子。孟子由此推斷,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這種善良的本性,可能會被矇蔽,因此要不斷的進行啟發。這種說法,和佛家所謂“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一樣的意思。

王陽明說,良知是意念的本體,也就相當於說,對於良知的不斷“拂拭”,不斷啟發,良知就會越來越強大,逐漸聚整合意念。意念,是做事的一種強勁的動力。沒有意念,人就不會去做事。意念越堅定,做事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那麼,從良知到意念,這中間有沒有格物呢?所謂“時時勤拂拭”,“拂拭”的難道不是物?孟子強調不斷的啟發良知,這個“啟發”難道不是指的物?實際上,孟子用來證明人都有惻隱之心的那個事情,也是物:小孩和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情景。說到井,人們就知道里面很深,而且有水。因此人們知道,小孩子掉下去會有危險。對井的這種認知,就是“格物”。

王陽明: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進一步的說,有了意念再去做事,一旦動手,必然觸及物。所以,“物者意之用”,要達成意念,或者說目的,本身也是要格物的。

然而,理學家把“理”當作世界的本體,認為先有理,然後才依理生育萬物。理生萬物,萬物都包含著理,因此只有“格盡物中之理”,才能明理,明理才能做事。王陽明卻把意念放在“物”的前面,認為物只是達成意念的工具,或者說基礎。這在理學家看來是完全不合邏輯的。

這就涉及到唯物和唯心的問題。在理學家和心學家之間,一般認為理學家是唯物的,心學家是唯心的。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有失偏頗。

首先,理學家把“理”當作世界的本源。因此,這裡的“理”等同於道家的“道”。道無所不包,理也無所不包。道家的老子寫成五千字的《道德經》,道德經的論述,可謂無所不包。但是,我們可以用《道德經》去指導具體的生活嗎?絕大多數的人怕是不能的。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理解《道德經》的整體含義。同樣的道理,讓所有人都明白一個“完整的理的世界”,理學家能做到嗎?也不能。

實際上,直到現在,所有的科學研究都屬於“格物致知”,但是我們發現,致知,幾乎做不到。無論是從大的方面研究還是朝著小的方向研究,物都是無窮的。這也就是佛家“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道理。

由此看來,理學家的主張看似唯物,看似實在,但其實是空洞的,是無法實際操作的。

那麼再看王陽明的說法:有意念,就去做事。意念發揮,就要格物。這種說法其實更具體。

為什麼呢?意念,可以說成是“一個具體的想法”,或者“一個具體的方向”,人心裡有了一個具體的方向,就去做具體的事,然後“格”具體的物。比如,想要孝敬父母,那麼就去研究什麼是孝敬,怎麼樣孝敬。想要賺錢,就去研究怎麼賺錢,然後努力工作。

說到底,王陽明強調的意念就是現在說的“專業”。一百年前,我們打破自己的傳統,向西方學習,不就是在學習專業精神嗎?每個人都研究一個方面的內容,然後大家聚集起來,這不就是團隊嗎?有了專業的團隊,什麼事情做不好?

歸根結底,王陽明的說法才對的。良知是本性,本性由物聚集時的規律產生,因此,良知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良知有物質基礎,意念也就有物質基礎。由物的聚集產生本性,本性聚集產生良知,良知聚集產生意念。這一系列的過程,其實就是物質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物質生精神,精神生物質,物質和精神,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統一體,誰也離不開誰。

王陽明: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