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由 黃縣話 發表于 運動2022-04-28
簡介但要明白,“桓”“垣”“宣”與“恆”所從之“亙”來源不同

洮這個字怎麼讀

“亙(xuān)”為象形字,甲骨文象水中漩渦迴旋形,或加出一條河岸,以突出河水迴旋之意,篆文加出兩條河岸並整齊化,與“回”同源同義。訛變隸定後皆書寫作“亙”,以“日”字代替了水迴旋形,字形遂難以析解。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由水迴旋泛指迴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二部》:“亙,求回也。”徐灝注:“物在上下之間盤桓也。”王筠句讀:“謂有求而亙回也。人求一物而忘其所在,則必上下盤旋以搜尋之。”

凡從“亙”取義的字皆與迴旋等義有關。

“桓”,本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表識的柱子,後也泛指寺、墓、橋樑等用作表識或其他用途的柱子,《說文·木部》:“桓,亭郵表也。”徐鍇系傳:“亭郵立木為表,交木於其端則謂之華表,言若華也。古者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郵,過也,所以止過客也。表雙立為桓,《周禮》雲:‘執桓圭。’鄭玄以為若宮室象,則謂若雙立之柱也。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漢書·酷吏傳·尹賞》:“便輿出,瘞(yì,掩埋,埋葬)寺門桓東。”顏師古注:“如淳注曰:‘舊亭傳於四角面百步,築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縣所治夾兩邊各一桓。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即今華表也。”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華表,古稱桓表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木部》:

“桓,亭郵表也。

《檀弓》注曰:

‘四植謂之桓。

’按:

二植亦謂之桓,一柱上四出,亦謂之桓。

《漢書》:

‘瘞寺門桓東。

’如淳曰:

‘舊亭傳於四角面百步,築土四方,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

縣所治夾兩邊各一桓。

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

’師古曰:

‘即今華表也。

’”“桓”本義是作為表識止客回還的木柱子,後來政府部門立在治所兩旁,作為表識和裝飾,天安門前的“華表”即古代所稱的“桓表”。

又稱“誹謗木”,以申納諫之意,晉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

“程雅問曰:

‘堯設誹謗之木,何也?

’答曰:

‘今之華表木也。

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

或謂之表木,以錶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

”後“亙”不單用,其迴旋義儲存在“盤桓”一詞中,《正字通·木部》:

“桓,盤桓難進貌。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漢代婦女有“盤桓髻”,乃盤卷屈折其發而成,崔豹《古今注·雜注》:

“長安婦人好為盤桓髻。

到於今,其法不絕。

”唐吳融《個人三十韻》:

“髻學盤桓綰,床依宛轉成。

”《諡法》:

“闢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齊桓公可當“桓”諡,漢桓帝為什麼亦諡“桓”呢?

諸葛亮《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東漢的傾頹,與漢桓帝的重用宦官是分不開的。

“垣”的本義是牆,《說文·土部》:“垣,牆也。”

段玉裁注:“此雲垣者,牆也,渾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釋名·釋宮室》:“垣,援也。人所依阻,以為援衛也。”古代音同音近的字往往字義上亦有聯絡,從此入手進行訓詁,稱為“聲訓”。古時的城池或官署都會有院牆,故引申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稱,如城垣、省垣、丞相垣等。也指古代的一種糧倉,《荀子·富國》:“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jiào,地窖)倉廩者,財之末也。”楊倞注:“垣,築牆四周以藏谷也。”“垣”環於四周,有迴旋義。

“宣”的本義是天子宣室,《說文·宀部》:“宣,天子宣室也。從宀,亙聲。”段玉裁注:“蓋謂大室也。……天子宣室,蓋禮家相傳古語。”“亙”為聲符,亦兼意符,室大始有迴旋餘地,如果很逼仄,就只有侷促了。《淮南子·本經》:“武王甲卒三千,破紂牧野,殺之於宣室。”高誘注:“宣室,殷宮名。”引申為寬廣,清朱駿聲通訓定聲:“宣,……與寬略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毛傳中》:“宣與廣義相因。”又引申指周遍,《爾雅·釋言》:“宣,遍也。”郭璞注:“周遍也。”《詩經·大雅·桑柔》:“秉心宣猶,考慎其相。”鄭玄箋:“宣,遍。……乃持正心,舉事遍謀於眾。”《西遊記》裡的巨靈神和《隋唐演義》裡的程咬金,用的都是“宣花斧”,即斧身飾滿花紋的斧,說明武器製作的精美,和畫戟一樣,也可以用作儀仗。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宣花斧

又引申為傳播、宣揚,《廣韻·仙韻》:

“宣,布也。

”《尚書·皋

陶謨》:

“日宣三德。

”孔傳:

“宣,布。

”就是廣泛地、周遍地讓人知道,即廣佈周知。

唐太宗貞觀年間詔尊孔子為“宣父”,唐玄宗時又加封為“文宣王”,“宣”為諡號,“善聞周達曰宣。

一曰聖善周聞曰宣”。

“宣”又引申為通,《廣韻·仙韻》:

“宣,通也。

”《左傳·昭公元年》:

“宣汾、洮,障大澤。

”杜預注:

“宣,猶通也。

”中成藥通宣理肺丸的功效之一就是“宣肺止咳”。

“亙(gèn”)為會意字,甲骨文從二(表示大地),從上弦月,會大地之間上弦月漸盈之意,天地之間月永恆,故金文另加“心”,用以表示心永恆不變,後“月”訛變為“舟”,隸變後“舟”又變作“日”,《顏氏家訓·書證》:“案:彌亙字從二間舟,……今之隸書轉舟為日。”楷書寫作“亙”,與“亙(xuān)”字形相同,但因為“亙(xuān)”不單用,故不會造成衝突。但要明白,“桓”“垣”“宣”與“恆”所從之“亙”來源不同。

華表古代為什麼又稱桓表?

自明梅膺祚《字彙》始,“亙”字不再從“日”而明晰為“亙”,以與“亙(xuān)”區別開來,相應的“恆”字亦變為“恆”,一直到民國都是這樣用的。建國後將“亙”作為“亙”字的異體字廢除,“亙”“恆”又寫作“亙”“恆”。故“亙”的本義指上弦月漸盈,《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亙,如日之升。”(此處“亙”亦寫作“恆”,讀作gēng,毛傳:“恆,弦。”鄭玄箋:“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天地之間月亮從古至今不斷,故引申為空間上或時間上連續不斷,明楊士奇《從軍行六章》其三:“旌旗亙千里,戈矛霜雪寒。”又引申為橫貫,如橫亙、亙古未有。天地之間月亮弦、望有定,故用分化字“恆”表示長久、固定不變,《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兒童七八歲時開始褪牙,長出的牙齒稱為“恆齒”。後又虛化為副詞,表示經常,《孟子·離婁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裡的“恆”即為副詞。

部分圖片引自網路,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