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由 芨芨草01 發表于 運動2022-02-04
簡介所以,沒有愛,有些人也不會有恨,只不過愛不在了,或者是麻木了,倦怠了

愛恨成語是什麼意思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文/芨芨草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的一首《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道盡一位離鄉人無奈又豁達的心態。

人的一生,有愛,有恨,有聚,有散,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無力與命運抗爭,也無需抗爭,該是你的,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無益。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生命中的芸芸眾生,在歷史的長河中,都不過是滄海一粟,微小無比。

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愛過,痛過,恨過,到頭來,都不過是煙雲一場,萬物皆空。

不是誰可以勝得過誰,也不是誰可以勝過得天。生命的長度,早就在天意手中,無可改變。唯一能做的,是拓寬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讓自己在這滄海中蕩起小小的漣漪,讓一朵浪花,被人所欣賞,如此而已。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愛又如何?終有消失的時候;恨又如何,總有煙滅的時候。

愛恨之間,是人生的自我折磨,是生命的自我束縛。沒有人能完全瀟灑放手。這世間,瀟灑不過是一個自我寬慰的詞語罷了。

但人又不能沒有愛。如果沒有愛,人生該是一口枯井,沒有一點波瀾可以出現,那該是多麼的無趣!因為有愛,所以生活五彩斑斕,生活有滋有味;因為有愛,所以人過得幸福甜蜜,充滿希望;因為有愛,世上才有婚姻出現,才會有家庭完整。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只是,

愛往往不長,剩下的也許只是責任和擔當。

沒有愛,也仍然能維持一些名義上的東西。所以,沒有愛,有些人也不會有恨,只不過愛不在了,或者是麻木了,倦怠了。

沒有愛,也沒有恨,是一件好事。至少,人的生活能夠平靜和如常。如果一旦有了恨,就會有各種糾紛的出現。

從愛到恨,往往只是一步之遙。為什麼會有恨?是因為愛得不到滿足,慾望得不到滿足。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人往往是自私的。只不過,沒有誰會承認自己自私。你看在諸多的男女分手中,責任和不對,永遠是對方的事,自己總是無辜的。但事實是這樣嗎?也許有,但不完全。世上沒有一個巴掌能打響的事情,就是夫妻離婚,也不完全是一方的責任。

恨是愛的延伸物。如果沒有愛,自然就沒有了恨。

但無愛無恨,人生又了無生趣;有愛有恨,又過得風起雲湧。

只是,人會慢慢成熟。在成長的歷程中,人總要去經歷這些,去得以磨練。日復一日的修行中,人的心智會慢慢成熟,直到能夠有強大的承受力,去承受一切的風雨洗禮。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愛之,有喜;恨之,有怒。當生命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愛恨變成不再那麼重要,喜怒也就能夠隨風而逝。

這一段人生歷程,和心路歷程,誰都要去經歷,沒有人可以替代。

當人能夠真正面對愛恨的時候,能夠讓一切喜怒都隨風的時候,心就安了。心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很多人窮盡一生,都無法到的境界。唯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達到。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心安,如歸家。心安,不是看破,而是超越,超越一切紅塵俗事,超越一切可以看破的東西。

心安,歲月自此安靜如夜,能夠容納一切的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俗世紛爭。

這一生,做一個心安的人不容易。經歷了,懂得了,還要學會放下。只有放下,才能心安。曾經,有人對我說,為什麼放下了,心反而空了?

空了?好。空了就是安。能夠把心排空,才能安放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們在這世間,心往往存放了太多別人的東西,卻忘記給自己留一點位置。只有把俗世的一切都排空,自己才能掌握這顆心。

這一生,愛恨隨緣,喜怒隨風,心安即是歸處

此心歸處是吾鄉。心安即歸處。

在這世俗紛爭的環境下,做一個心安的人,是智慧的體現。

這一生,總在這樣的尋求——

身安,心也安!

推薦文章

  • 《火影忍者》裡,寧次中後期實力進展一般般,為什麼?

    《火影忍者》裡,寧次中後期實力進展一般般,為什麼?如果按我的想法的話,日向一族最好的歸縮是醫療忍者,科研人員,而不是戰鬥人員,如果內視能看到人體經絡的話那簡直是最好的內科醫生,即便沒有陽遁學不會醫療忍術作為專業的醫生也比開個白眼上戰場做雷達和人近身接戰好吧,甚至日向如果作為科研人員研發查克...

  • 為什麼不要惹孕婦生氣?這些後果,準爸爸後悔都來不及

    很多準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會期盼自己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所以每天不管是飲食還是心情都格外注意,有一些人說,想要看自己嫁的是不是一個正確的人,懷孕以後就能看出來了,這句話說的很對,有的男人在老婆懷孕的時候,各種精心照顧,不讓老婆做一點家務,但有...

  • 數字化改革為作業控時長減重複

    個性化作業系統的使用切實達到了控時長、減重複的目的,學校教師也基於系統邁出了作業數字化改革首步,今後還要不斷探索,融入自己的思考與有效要素,讓作業改革照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即讓好的學生更好、中等學生變優、學困生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