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由 回鋒收筆 發表于 運動2022-01-16
簡介但是比較令人可惜的卻是,王鐸這位為後世遺留了如此數目眾多的墨跡的書法家,並且在書法上也有著不凡的成就,居然沒能夠為後世學習他的人遺留任何的、成體系的有關於書法的理論著作

迵怎麼讀音

師古於“二王”

王鐸一生都博學好學,詩文書畫都有所造詣,特別是擅長於書法和繪畫,並且是以書法而於世聞名。在書法這一領域上,王鐸被冠以“神筆王鐸”的稱號。他自幼秉承家訓,十三歲在書塾讀書時,開始學習王羲之《聖教序》,由此走上了臨古之道。曾經自言:“《聖教》之斷者,餘年十五,鑽精習之”。王鐸特別重視研究和學習傳統的古法,“二王”是他學習的重中之重,“餘書獨宗羲獻,即唐、宋諸家皆發源羲獻,人自不察耳”。他又說“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故善師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也”。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他在幾十年中,臨習盡了魏晉、唐宋時期的極富盛名的書法家的書法墨跡,在古法中多吸收、多收穫,做到了登五嶽而去曉眾山,站得越高便能夠使自己看得越遠,從而更進一步的去做到厚積薄發。他的書法功底極為深厚,諸體無所不通,是明末清初書壇的一位舉足輕重的大奇才。沙孟海先生在評述王鐸時曾說:“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尤深,結果居然能夠得起正傳,校正趙孟,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明末清初書壇可謂是中興之主”。啟功先生曾經也自作七言絕句來盛讚王鐸“破陣聲威四海聞,敢移舊句策殊勳。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並且還在附註中寫道“信可謂書才書學兼而有之,以陣喻筆,故一世之雄也”。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得力於米芾

王鐸的書法主要是以楷書、行書、草書而聞名於世。其楷書先效法於三國時期知名的書法家鍾繇,後來又學習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這就使得他的楷書做到了筆力蒼勁,既能夠端莊凝重,又能夠顯示出飄逸靈氣。王鐸的行草書是效法學習於“二王”的,後來又從宋代名家米芾之處而獲得了更有力的幫助。米芾學書於“二王”,晉唐的法帖都被他所臨遍,他所臨習的晉唐法帖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更何況米芾富於收藏,家中也多藏有晉以來的各種古帖,使其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前人書寫的狀態與面貌。但是早年的米芾,書法成就並不大,主要是因為他只是死板教條的去集古人的字,由此還被當時的文人墨客所譏誚。但是到後來米芾師法於晉唐,又廣為博學,創作出了他獨樹一幟的“刷字”,並由此聲名大噪。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米芾這種由“二王”中走出來,而又變法成功自成一家的例子,無疑給當時處在晚明時期以浪漫書風為主的王鐸以巨大的誘惑。“觀米海嶽書,矯矯沉雄,變化於獻之、柳、虞,自為伸縮,觀之不忍離去”。所以王鐸較為明智的從米芾入手,從而上溯於“二王”,躲過了明代那種或以秀美典雅、流於軟媚的趙孟為榜樣,或以淡遠蕭散、書風空疏的董其昌為典範的時弊的可能。王鐸把米芾那種刷字的筆法變為了印印泥,老辣沉著,從而使他的行草書手卷佈勢連綿、蒼勁跳躍、淋漓痛快、變化神出,因而最為世人所推崇。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迥異於董其昌

王鐸與明代書法家董其昌一起,被稱為“南董北王”,他們二人都極力於效法古人的學書之道。雖然出發點是一致的,但是方法卻是不同的。董其昌注重的是“古化為我”,追求的是平淡天真的書法風貌,目的是能做到看似是合拍的,實在精神面貌卻是不同的;而王鐸則看重的是“我化為古”,他所追求的是奇變深奧,其目的是要“不離古,不泥古”。所以二人在書作中從師法臨習的學習開始,到後來書風成熟時期的創作都呈現出了風格面貌的迥異,致使二人的書風截然不同。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董其昌的書法作品呈現出的是秀逸嫵媚,以其韻味而制勝;而王鐸的書法作品則是以雄強蒼勁見長,是以其力而制勝。何況王鐸擅長的是用獨特的藝術風格來佈置、章法獨特。他最為開創前人之先河,啟發後人之思考的做法便是從載體形式上去標新立異。他所作鉅製長幅更是大得令人吃驚,《贈張抱一行草書詩卷》這一橫幅,總計達到了 11。67 米,這樣氣勢宏大的作品,都能夠和漢代那些高碑大碣來相互爭奇鬥豔了。但是比較令人可惜的卻是,王鐸這位為後世遺留了如此數目眾多的墨跡的書法家,並且在書法上也有著不凡的成就,居然沒能夠為後世學習他的人遺留任何的、成體系的有關於書法的理論著作。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這便使得後代書家在鑽研王鐸的書學思想上便沒有了線索與考證,給後代的書家做出了一道除人品之外的另一道難題。但比較令人欣慰的是,王鐸一生留下了大批的書法墨跡作品,不管是臨摹之作還是即興的創作,這些都使得自他以後的學書者們能夠更為直觀的、更為真實的去感受王鐸書法的氣魄與靈魂。相比於那些頻頻刊刻,反覆勾摹而使得字的字口斑駁而難以辨認,整體的氣韻生澀而導致失真的書法叢帖來說,已經是幸運的了。

為什麼說王鐸的書法師古於“二王”,得力於米芾,迥異於董其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