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小滿節氣,賞析元代元淮的《小滿》

由 唐詩宋詞天地 發表于 運動2022-01-09
簡介自古以來,吟詠黃梅的詩詞,比比皆是,“漠漠輕陰撥不開,江南細雨熟黃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最是黃梅時節近,雨餘歸路有鳴蛙”,更有賀鑄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膾炙人口

靡草怎麼讀

《小滿》

【元】元淮

子規聲裡雨如煙,

潤逼紅綃透客氈。

映水黃梅多半老,

鄰家蠶熟麥秋天。

小滿節氣,賞析元代元淮的《小滿》

譯文

子規鳥在歌唱,雨水迷濛,潮溼的氣候簡直要浸透人們的衣物;

梅子黃了大半,倒映在水中,鄰居家的桑蠶已熟,小麥也即將要收割了。

註釋

1。 子規:杜鵑鳥的別名,又名蜀魄、蜀魂、催歸。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悽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 潤逼:溼潤的氣候逼迫著。

3。 紅綃[xiāo]:指紅色薄綢。

4。氈:蹂毛成片,故謂之氈。意思是用獸毛或化學纖維製成的片狀物。

5。 黃梅:開始泛黃的梅子。吳人謂梅子為“曹公”,“望梅止渴”成語亦由是而出。

6。 半老:黃了一半,亦有“半老徐娘,風韻猶存”之意。

7。 鄰家:鄰居;相鄰的住家。

8。 蠶熟:指蠶上蠶山結繭。

9。 麥秋: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

賞析

小滿時節,江南農村的旖旎風光,在元代詩人元淮的筆下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詩人從視覺角度著眼,描繪出明麗動人的山水色彩。

首句,出自宋代翁卷的《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以煙喻雨,寫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緻。如果說翁卷是寫小滿時節的鄉村場景的話,那麼元淮寫得則是小滿當天的鄉村景色。一前一後,相映成趣。

子規,大杜鵑,又名“布穀鳥”,夏時各處飛叫,聲如“快快布穀”。雨如煙,指毛毛細雨,輕如煙霧。在如煙似霧的細雨中,杜鵑鳥不時地鳴叫,催促農事。子規的鳴叫,細雨的飄灑,形成了一幅情意綿綿的動景。於動景之中,又暗示出農事正忙。

河水漲滿,細雨如煙,恰是麥收的好時機,更有杜鵑鳥熱心地鳴叫催促,人們怎麼能夠停閒呢?

小滿節氣,賞析元代元淮的《小滿》

第二句,還是寫江南的雨。這時的雨還不同於暴雨,依舊帶著春雨的濛濛,無聲無息,不知不覺地滲透到女孩的紅色薄綢裡和為官他鄉的詩人氈帽上。

詩人文武雙全,身為江西人,一生都在江南閩南為官,對於江南一帶風情民俗,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情。行走在江南煙雨裡的詩人,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他甚至感覺不到雨的來臨,只感覺到一絲絲的清涼與清爽。

第三句,著眼於小滿時節的風物——黃梅。

自古以來,吟詠黃梅的詩詞,比比皆是,“漠漠輕陰撥不開,江南細雨熟黃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最是黃梅時節近,雨餘歸路有鳴蛙”,更有賀鑄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膾炙人口。

黃梅,成了小滿時節的一種象徵。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用“半老”二字,說明黃梅此時還沒有成熟。俗語說,小滿雨過熟黃梅。要吃到黃梅,最好等到芒種之前。

而“半老”一詞,顯然還有更深的意味,即“半老徐娘,風韻猶存”。走過了人生的春天,到了初夏,可不就是人生半老了。結合為官江南詩人的年齡,應該也是人到中年,誰能於此處不作一番感慨呢。半老的豈止是梅子,還有“紅綃”與“客氈”啊。

但這些惆悵中,等待梅子成熟,又蘊含著新的希望。

末句,寫蠶結繭和麥收,這是關係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大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

小滿節氣,賞析元代元淮的《小滿》

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末句,正是寫得三候之一的“麥秋至”。

麥子開始成熟,為何叫麥秋呢?

雖然時間還是夏季,但對麥子來說,卻到了成熟的“秋”。如《月令》中說:“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秋者,百穀成熟之時,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蠶熟麥秋,可不實看,實際上農人們需要乾的活計遠不止這些。這樣說,不過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

子規、煙雨、黃梅、麥苗,這些有聲有色,充滿田園生活氣息的景物,使得這首詩讀起來語言明快,格調輕鬆,形象鮮明,朗朗上口,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自然之美和勞動之美和諧地統一在這首詩裡,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也使讀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

小滿來了,天氣漸熱,鄉野走走,聞聞麥香,無厭於日,卻正是人間好時節。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