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由 桂農通 發表于 運動2022-01-08
簡介荔枝的駁枝(也叫圈枝、高空壓條)繁殖技術2)狄青留兵鎮守邕州的4000人,成為南寧荔枝引種並快速擴張的首批果農當年,狄青離開邕州城(廣西的南寧)時,究竟留下了多少人

狄青是哪裡人

很多人一定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北宋名將狄青,和廣西以及廣西的荔枝,居然有關這樣密切的關係。

沒錯,說的就是那個朝廷派到廣西平定冦亂,夜襲南寧崑崙關,面上刺有字,擅長騎馬打仗,經常帶著面具上戰場北宋名將。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狄青生於1008年,死於1057年,前後50歲人生,汾州西河即是現在的山西人。

狄青英勇善戰,有勇有謀,戰功屢屢。在平生主要經歷有記載的25場戰場中,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在廣西夜襲崑崙關那一戰最有名。

宋朝皇佑年間,廣源州(現在的廣西南寧市西南一帶)人儂智高反叛朝廷,從右江一路下來,攻下了當時的邕州,還一路往廣東方向攻破了沿江的9個州,直逼廣州城。

後因久攻不下廣州城,加上朝廷震怒,調集了幾批兵馬前來鎮壓平定。儂智高不得不退守邕州(現在的南寧)。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誰知儂智高憑藉南寧周邊有的利地勢,朝廷派了兩撥人馬前往討伐都沒有搞定,最終狄青自請出戰,要到廣西來平定蠻人叛亂。這才牽出了一段狄青將軍與廣西荔枝的故事來。

1)狄青推行留兵屯邊的建議,為外地荔枝大批進入廣西提供了可能

據相關的歷史資料記載,狄青是在皇佑四年1052年出任宣撫使南下兩廣的。當時聞到風聲的儂智高早就退回了南寧,並將前沿陣地設在現今到南寧的必經之路,南寧北郊崑崙關一帶。

儂智高本以為可固守一段時間的,誰知狄青不僅勇猛過人,而且還會一些常人想不出的計謀,在儂智高的前衛部隊鬆懈的時候,也就是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襲崑崙關,一舉衝破防線,直取邕州,黎明時分開進了邕州城。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戰火平息後,狄青留下部分兵力鎮守邕州,帶著其他人退回到桂林;後又“以智高尚在”為由奏請留兵屯邊,留下原籍廣東的餘靖將軍及部分官兵在廣西並“委以後事”,然後才“諸將班師”。

據史料介紹,當年狄青與副將楊文廣等,率步兵、騎兵2萬人南下,據說大多是山東人,在廣東滯留時也增加了不少廣東的兵力進來。

民族史學家黃現璠教授研究認為,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廣西的邕、賓、融、橫、柳、宜、象等7個流州共有入籍民戶1。17萬戶,但到了100多年後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增加了兩倍多,達到了5。66萬戶。

這些快速增長的人口,除自然增長外,其餘大多是狄青留下屯守的官兵及外來商販、逃亡者的後代等。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狄青的留兵屯邊,留下了不少外地來的官兵駐紮廣西,許多人在當地娶妻生子,加上後來朝廷允許官兵家屬隨軍,為廣西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狄青不僅帶了人口的快速增長,還帶來了中原、嶺南等地的文化,特別是帶來了荔枝種苗及相關的種植管理技術。

荔枝的駁枝(也叫圈枝、高空壓條)繁殖技術,相傳就是這個時候由狄青軍隊傳入廣西並得以廣泛傳播的。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荔枝的駁枝(也叫圈枝、高空壓條)繁殖技術

2)狄青留兵鎮守邕州的4000人,成為南寧荔枝引種並快速擴張的首批果農

當年,狄青離開邕州城(廣西的南寧)時,究竟留下了多少人?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大明一統志》的說法是留下了1500人。

宋狄青平儂賊後,留兵千五百人鎮守,皆襄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種類,故語言類襄漢。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另一說法散見於廣西當地史料記載,說狄青留下禁兵4000戍邕州,還在廣西各地屯兵1萬人。

這留守邕州的官兵,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廣西南寧地區一帶的荔枝生產發展。比較有說服力的,是現在南寧市管轄的隆安縣和橫縣的荔枝生產。

荔枝是橫縣的傳統特產水果,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

當時祖先曾為狄青舊部留守將士的橫州江南人梁世基,時任大理寺丞,將位於西江上游段的西江邊橫縣江南村家中的連理荔枝樹摘下的新鮮荔枝送給宋神宗品嚐。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位於西江上游段的西江邊橫縣江南村,曾是有名的荔枝園。

宋神宗龍顏大悅,賜詩“

橫浦江南岸,梁家間世賢。一株連理木,五月荔枝天。

”成就了一段流芳千古,宋代皇帝與廣西梁氏家族的歷史淵源。

橫縣荔枝種得較早的是六景鎮官山村(也有史料記為冠山)的三月紅,栽培面積大而且比較成片。

當地群眾回憶說,這是他們祖先隨狄青大軍從山東遷至廣東省三水縣,後又轉遷來橫縣官山帶來的。

當年,他們的先祖從廣東三水帶來1株駁枝繁殖的盆栽三月紅荔枝苗,後來進一步繁殖慢慢地就擴大種開了。

如此說來,官山人的祖先進入廣西定居已經有900多年曆史,而三月紅荔枝在廣西橫縣的栽培也已經900多年了。至於同時傳入的其他荔枝品種,倒是沒有見到確切的記載。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荔枝苗。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最高峰時,橫縣的荔枝種植面積8萬多畝,主要集中在南鄉、板路、六景等幾個鄉鎮,其中以三月紅和香荔兩個品種比較有名。

該縣的三月紅荔枝種植面積曾經達到5萬畝左右,面積產量均居廣西首位,也是全國最大的三月紅荔枝生產基地,出產的荔枝一度遠銷到了北京、上海、武漢等地。

隨狄青部隊引種進入廣西的另一個荔枝品種是“禾荔”,最開始引種在南寧市的隆安縣一帶。

據中國果樹志荔枝卷記載,南寧隆安縣喬建公社古壇大隊的人說,他們的祖先是宋朝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隨狄青南征經廣東時帶荔枝苗入桂屯軍生產的,約有900多年曆史了。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廣東荔”。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目前,引入種植的禾荔雖然品質不如後期的桂味、妃子笑等品種那麼優質,但由於在廣西荔枝產區的種植面積大、歷史悠久,已經成為廣西荔枝的當家品種。

3)沿江屯兵固守邊關戰略,帶動了西江流域及桂林、賀州一帶荔枝發展

據史料記載,狄青留下的戍邊將士,除了邕州城,其他各地還散落有1萬名左右的官兵。

如今,在桂州、邕州及西江流域,左右江流域、柳江沿岸等地區均留下了這些官兵的後裔。而從廣東帶入的荔枝苗,也多散播種植於西江、右江兩岸。

南宋紹興(1131-1162)進士範大成《桂海虞衡志》記載:

枝自湖南界入桂林,才百餘里便有之,亦未甚多。昭平出折核,臨賀出綠色者優勝;自此而南,諸郡皆有之。

宋代的這些記載說明,由於狄青部隊的屯兵發展生產,推動了當時的廣西荔枝種植分佈已經相當廣泛,栽培水平已經非常發達,荔枝產區東至梧州蒼梧,南至合浦,北至昭平、桂林等地均有覆蓋。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有了狄青留守廣西部隊的帶動,在後期的明清兩代,朝廷及地方為了開發廣西這塊後發展地區,紛紛從福建、廣東大量移民到廣西,重點分佈在西江及各支流地域,引來了更多的荔枝品種及技術。

比較有名的如蒼梧古鳳的古鳳荔,桂平麻垌的禾荔,北流民安的大造荔,新豐的黑葉荔,博白石利的糖駁,在《中國果樹志•荔枝卷》中均有記載,證明均是十七世紀隨移民引入廣西種植的。

這些移民,除了帶來荔枝品種,也帶來了荔枝的栽培管理技術。如蒼梧、桂平的荔枝駁枝繁殖法,就是這時傳進來的。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宋代狄青一生25場戰鬥戰功赫赫,竟是廣西荔枝引種大功臣?

同時,從這些地區現存種了幾百年的老荔枝樹看,他們的祖先已知道選擇不同的土壤種植不同的荔枝品種。

如禾荔耐旱性強,多種在紅壤的丘陵山坡上;黑葉荔耐溼性較好,多種在池塘邊、河堤上;而耐肥性較強的丁香荔枝,則多是種在屋前屋後,特別是經常拴牛拴羊的地方,因為經常有牛羊糞作為肥料。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狄青當年的英勇,也許廣西一帶仍要再亂多十年八年,仍要被外人數落為南蠻地帶。

如果沒有狄青以及當年那些願意留守廣西的部下,廣西的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廣西的荔枝生產發展,或許都將會滯後很多年,重新改寫歷史。

想了解更多荔枝原創文章,請點選關注@桂農通,歡迎評論、收藏與轉發。站外轉載請私信作者@桂農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