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由 臻品書畫 發表于 運動2021-12-31
簡介在臨帖過程中,往往有些習書者會遇到範本臨得很像但不能進行創作的情況,這主要是沒有進入背臨的程式所致,也就是離開所臨的範本,憑藉著記憶進行臨習的一種方法

缺的篆體怎麼寫

【提要】本文認為,學習書法務必要從臨摹開始,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入門途徑,是書法家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時,臨摹也是書法創作的必由之路。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累和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使之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所謂書法創作靈感也往往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被激發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我們的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任何時代,臨摹都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途徑,是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時也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不斷積累,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向更高層面的發展過程。書家創作靈感往往是在臨帖過程中激發出來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書法創作提供了無盡的營養。因此,掌握正確的書法臨摹方法,對於有效提升書家的創作水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同書體的臨摹方法和難度有所不同。

一般說來,在通行的五種書體中,篆書臨摹難度要大於其他書體。究其原因,篆書並非日常所用書體,距今年代遙遠,這種狀況對今天普通書法愛好者學習與研究篆書造成很大程度的隔閡。另一方面,討論臨習篆書技法的歷史文獻並不多,當代也缺乏系統而實用的篆書臨習技法的相關理論。並且篆書創作需要如文字學等方面的學術修養,這些都是造成當代篆書創作落後於其他書體的因素。鑑於此,關注當代篆書學習狀況對於提高篆書創作水平顯得尤為必要。

對於任何初涉書法的人來說,面臨的首要的問題是臨習什麼樣的範本。這不僅僅是書法初學者遇到的問題,即便是有了一定基礎的作者也需要作出相應的選擇。範本就好比老師,選對了可以很快帶你登堂入室,並能打下向著更高目標邁進的基礎。反之,便會徒費年月,收效甚微,甚至一事無成。換言之,範本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乎到一位習書者的藝術道路與前途。我經常發現不少習書者,才氣不可謂不高,用功不可謂不勤,但始終卻並沒有能夠進入到書法獨立創作的層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沒有選對範本恐怕是極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原因。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那麼,好範本的標準是什麼呢?

一、範本的典範性。所謂典範是指那些可以作為學習、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現和基本特徵。中國古代書法作品汗牛充棟,並不是任何作品都適宜作為範本來臨習的,只有那些經典範的法帖才是我們選擇的目標。一般而言,經典的字帖之所以成為典範,是由於這些作品經過了時間考驗,在書法史上早已被公認,並且傳承有序,納入書法傳統。選擇這類範本來練習,一般不會走彎路,是一種穩定、成功率較高的做法。再者,大凡典範之作,其技術含量較高,法度較為明確,有利於初學者掌握與提高自己的技法。

二、注意興趣所至。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自己選擇了經典範本,但仍然感覺學習過程索然寡味。其原因是習書者對所選範本的風格型別缺乏興奮點所致。興趣是人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它能調動起人的生命力,使其熱衷於自己的事業而樂此不疲。因此,只有面對能調動自己情緒的範本,才有保證習書者有動力堅持下來。尤其是在初學階段,興趣更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它能非常有效地給予人們鍥而不捨的動力,推動人們主動地臨習、研究,幫助人們樹立持久臨習的信心。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也只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型別才最為接近自己的性情,從而也更容易形成個人的藝術語言。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三、注意入手以平正一路為要。唐人孫過講:“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裡所說的平正,是指那些強調技巧的完美展現,具有規範意義和蘊含書法共性的範本。金文如《牆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等,小篆如《泰山刻石》、《嶧山刻石》、鄧石如篆書等。學習書法務必要先探求共性,次求個性。只有具備共性的書法創作,其個性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至於險絕,是指那些風格特徵極為強烈的範本。如《散氏盤》、《秦權量詔版》、《天發神讖碑》以及徐三庚篆書等型別。如果初學者入手徑取個性鮮明的範本,就很難從全面的技法體系的立場作多方位把握,很容易走入不知其所以然的怪圈,從而失卻書法真正的感覺與品味。至於個人風格的形成則是全面掌握技法後的自我選擇和蘊釀,是在進入到高階創作階段應該也必須要做的功課。

四、版本優良。所選取範本是否屬於善本佳刻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版本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臨習者對範本的理解和判斷,同時,對鍛鍊和培養臨習者的審美趣味也關係重大。如現在市場流行的修復本、集字本、過度放大本等,這類字帖原有的古雅之氣均被喪失殆盡,僅僅殘存下單調生硬的字形與筆畫,如以此作為長期臨習的範本,是斷難體察出書法三味的。此外,如果一件書法既有墨跡本也有刻本,當選墨跡本為宜。因為墨跡本更能清楚的表現出筆畫的起收和轉折的細微之處,而刻本則難以呈現出這些因素。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五、字數多。臨習範本的目的是學習技法,著眼於共性所在,以便為將來形成個人藝術風格打好基礎。如果範本字數太少,即便精彩也很難有品味和探究的餘地,難以從臨摹向創作過渡,對於一個初學者尤其如此。如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儘管有不少藝術水準上乘者,但因字數過少而不宜選做範本。至於習書者達到自運創作階段後,再去從這些少字數範本中汲取某些營養,來強化自己的藝術語言者,則另當別論。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選定範本之後,採取什麼樣的臨帖方法,是保證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臨習的最初階段,首先要做到形似,得形後方可言及神似。如果臨帖連字形都把握不住,也就無須奢談審美精神了。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做到形似呢?當然,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古人把臨習範本叫做“臨摹”,姜夔《續書譜·臨摹》稱:“惟初學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又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精神頓異,所貴詳謹。”周星蓮也說:“初學不外臨摹。臨書易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在這裡很顯然是把臨習分為“臨”和“摹”兩個環節去做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把握好“位置”和“筆意”,即“形”與“神”的關鍵所在。“臨”和“摹”本是兩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學習方法,而今人學書多舍“摹”取“臨”,形似不逮,當是情理之中。在摹帖時應注意筆隨帖走,切勿失形,要看準筆畫的來龍去脈,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摹帖要帶有“寫”意,將筆畫一筆寫成,飽滿而精到,切勿依葫蘆畫瓢地填描塗抹。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完成摹帖功課之後,便可以進行臨帖了。需要說明的是摹帖和臨臨帖並不是兩個截然分開的階段,而是兩者往往可以交替進行,本文只是為了表述方便才把它們分成不同階段,下面介紹的幾種臨帖方法也是如此。一般來說,臨帖可分為形臨、背臨和意臨三個階段。

形臨,主要是解決對字形的準確把握,也就是以形似為目的的臨習。透過形臨的書寫實踐,重點掌握基本用筆、結字以及章法特徵。可以說,由摹帖過渡到臨帖,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一個質的轉變。臨習篆書首先要把精力放在形似上,力求結體和點畫形態得體和精準,待熟練之後,再關注用筆細節,以便為臨習增色。當然,在解讀古人範本的用筆時,也須體悟在書寫時用筆的速度感與力度感。否則,即便是對所臨古人範本的字形抓得準確,也容易導致“描”字的弊病。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在臨帖過程中,往往有些習書者會遇到範本臨得很像但不能進行創作的情況,這主要是沒有進入背臨的程式所致,也就是離開所臨的範本,憑藉著記憶進行臨習的一種方法。可以說背臨是從臨摹走向創作的重要途徑,但卻被許多習書者忽視。在對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要嘗試著離開原帖,把原帖上的用筆與結字等憑藉著記憶默臨下來,在背臨的過程中透過心傳達到手,手傳達到筆,從而最終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比如說,學《毛公鼎》的出手便是《毛公鼎》的面目;學鄧石如篆書的出手即是鄧的風格,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做到了這一點,才算真正掌握了所臨範本的風格與技巧。過了背臨一關後,就可以透過集字的方式,進行“半創作”了。這時可以找一副對聯或一首詩等,把字帖中有的字找出來,帖中沒有的字可以透過點畫、偏旁等組合起來,然後再作整體上調整,使之呼應和諧。因此說,背臨的價值就在於鍛鍊習書者敏銳細緻的觀察力與記憶力,也是檢驗習書者對範本是否真正掌握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意臨,是一種較高階的臨帖方式,在某種意義上說意臨就是一種創作得方式了。這是指按照範本的意味去臨寫,在這裡,對範本的形把我得是否準確已無關緊要。意臨的目的是在於追求神似,這時要弄清自己自己需要什麼,從而進行取捨。在意臨階段,臨習者對範本的著眼點已不是先前的記憶,而是側重解決範本中那些與自己個性與習慣是否相貼近的問題。我們初看吳昌碩臨的《石鼓文》,黃賓虹臨的《大盂鼎》,從字形上都已不像原帖,但仔細分析,他們的臨作與原帖在精神上有著高度契合之處,這就是意臨的關鍵所在。這裡需要指出,意臨一定是在能把握範本字形基礎之上的昇華,是在已經具備精湛的筆墨功底後有所選擇性的取捨。如果筆下還沒擁有點畫線條強勁的質感和力度,也是很難達到意臨神似。因此,要想達到神似的境界,必須經過長期的刻苦努力,好學多思勤悟,方可得之。如果將自己尚不具備基本臨摹技巧的臨作,看作是意臨,那就無異於自欺欺人。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用筆、結字和章法,被看作中國書法三個核心要素,而書寫技術的高低也體現在對此三個方面的把握的好壞程度。因此,習書者臨摹字帖時不妨從這三個要素入手,分而治之,各個突破,切不可“一天臨一頁,十天臨一遍”的迴圈臨通臨。另外還要注意,臨摹字帖的過程同時也是消化和記憶的過程,因此,臨摹帖最忌諱貪求數量,不問效果。在臨習完範本後,一定要反覆與原帖對照,找出差距和不足,力爭下一次臨習時進一步提高與範本的相似度,只有這樣在總結中提高,在提高中成熟。

作者簡介

仇高馳:關於篆書臨摹的相關問題

仇高馳:現任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副社長;南京印社副社長;西泠印社社員;民革江蘇中山書畫院院長;(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理事;南京財經大學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書法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書法理論專著《解密<泰山刻石>》獲第十三屆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