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拿起筷子“夾”歷史

由 羅生門對話 發表于 運動2021-12-22
簡介西方人初次吃中國菜,都要接受用筷子的考驗

箸怎麼讀音是什麼

古語道:“民以食為天”,吃飯與天相對足以說明我國自古以來對食物的重視。吃飯問題,始終是社會、民生的頭等大事。

從茹毛飲血到八大菜系,人們對於飲食的探究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經了漫長的五千年。自從解決了飽腹的基本問題後,吃的好、吃的美、吃的雅就成了貫徹始終的終極目標。飲食作為整個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賦予了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這就是所謂的飲食文化。

拿起筷子“夾”歷史

現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無暇靜下心來對一道佳餚的歷史一探究竟,滿足口腹之慾後唯一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結賬走人。殊不知中餐之所以能風靡世界,皆因它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著數千年的文化積存,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今天,就讓我們翻開陳詔所著的《美食尋趣》一書,拿起筷子,撥開那些心浮氣躁,夾取盤中那博大精深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小小一箸。

從古至今被歷代帝王尊為“聖人”的孔子,盡人皆知其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殊不知他還對飲食之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主張。

孔子講究美味佳餚,對食材和烹飪有著頗高的要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孔子主張吃的飯,一定要精白,要煮的乾淨;肉要講究刀功,切的細,燒的可口。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食物顏色不好,不吃。氣味不好,不吃。火候不足,沒有煮熟,不吃。不是時鮮的,也不吃。

同時,孔子也對飲食的原則和禮儀提出過自己的看法。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

吃肉做飯,要使肉與飯有一個適當的比例。肉太多,飯太少,油膩膩的,是肉氣勝於飯氣了,也不相宜。飲酒作樂,不可喝醉,醉了往往惹禍,所以要節制,使不至於出亂子。

“食不語,……席不正不坐。”

吃飯的時候出於禮貌和修養不多說話,也可避免不慎被食物嗆到。席間坐姿要端正,不可彎腰曲背,有失體統。

有趣的是,孔子雖然講究美食,卻一生奔走列國,有時還要忍飢挨餓,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但是他的後裔,特別在明清兩代,被封為“衍聖公”的孔子嫡系世襲家族,卻真正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在飲食行業中有了“孔府菜”這一高階名牌。據說,孔府菜的特點是選料珍貴,烹調精細,技法全面,盛器凝重,尤其是宴席上禮儀隆重。這大概就是孔子的一套飲食觀在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吧!

西漢時期,那位曾經開創了一代漢武盛世的漢武大帝劉徹,除了治國頗有建樹外,還不辭辛勞的豐富百姓的菜籃子,很多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食材,都要拜其多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所賜。

自公元前138年起,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帶回了大量的農作物和食品。蒲桃(即葡萄)、石榴、胡麻(即芝麻)、胡豆(包括蠶豆、豌豆)、胡桃(即核桃)、胡瓜(即黃瓜)、胡荽(即芫荽)、胡蒜(即大蒜)、胡餅(即麻餅)這些食材我們一直食用至今。此外,經過後世繼承者們不斷開拓,今天我們的餐桌上有了更多早已落戶紮根、成為土產了的“舶來品”:胡椒、洋蔥、洋芋(土豆)、番茄、菠菜、西瓜……。由此看來,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不但打通了中西方交流的通道,更為中華飲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人用筷子,外國人用刀叉,這也許是中西方用餐習慣上的最大差別。筷子無異於中餐標誌性的存在,就連美國中餐館售賣的盒飯也要配上這兩根小木棒。西方人初次吃中國菜,都要接受用筷子的考驗。著名學者李政道博士曾說:“筷子是絕妙的東西。持筷子用膳實際上是物理學槓桿原理的具體運用。它是人類手指的延長。”

筷子的使用解決了用手抓取食物所帶來的衛生問題,同時也是文明開化的表現。

筷子起源很早,但始於何時?發明者是誰?已無從考證。古時筷子被稱為“箸”,後因發音近滯近住,是一個不吉利的字眼,而被改稱為“快子”、“快兒”,後來索性加個“竹”字頭寫作“筷”,約定俗稱,沿用至今。筷子起初質地和形式樸素,多為木質。發展到後來美食配美器的盛行,筷子也逐漸具有了觀賞價值,形形色色的豪華筷子應運而生。《紅樓夢》裡曾寫到“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王熙鳳為了要捉弄劉姥姥,故意給了她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劉姥姥拿在手中只覺得沉甸甸不趁手,想要夾一個鴿蛋吃,左夾右夾就是夾不起來。可見高貴華麗的筷子並不一定實用。

拿起筷子“夾”歷史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和烹飪王國,歷代積存下來的有關飲食方面的文獻資料是極其豐富的。我們有數量可觀的介紹精美食品和烹飪技藝的食譜、食單,也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典章制度、組織機構、傑出人物、禮儀風俗、思想觀念、文學藝術、醫藥衛生等等的大量記載。中餐之所以能夠享譽世界,味道只是跨進這文化殿堂的起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