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由 梁勤玉 發表于 運動2021-12-08
簡介困而不學的人呢,遇到過危險,出過事,他也學“乖”了,下次過馬路,小心張望,但是一看左右沒有車,他還是要闖紅燈,還是不走斑馬線

學習是什麼也是什麼造句

古語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一句,非常深刻,張居正贊之為“萬世之明訓”。德行實踐是本,讀書學習是末。如根本不固,學也枉然!讀書,一定是“行有餘力”之後的事。

儒家經典《論語》通篇16000字,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追記孔子的言行思想編纂而成,全書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今人半部《論語》修自身。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讀生活是本,讀書是末。我們每天都經歷生活本身,沒有從生活中留下點滴印象,卻埋頭鑽進書裡去找,那是捨本求末。人倫品格是大本,讀書學習是末技。。

人倫品格是本、是厚,讀書學習是末、是薄。若有那厚本,則應事接物,自然無不恰當。若自以為讀過很多書,卻不過是淺薄之人,那就捨本逐末了。厚重,才能容納,才能反芻消化,慢慢吸收,學得到,用得上。淺薄之人學習,一聽就懂,一用就不會。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如果你平時學習,有“一聽就懂、一用就不會”的感覺,你就要知道,這是自己不厚重。厚重之人,對別人的東西,一般不會一聽就懂,知道自己沒懂,留個心,慢慢琢磨,等他懂了的時候,自然就會用。

朱熹曾用吃飯來解釋他的“存天理,滅人慾”,他說吃飯就是天理,貪吃就是人慾。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恭喜你!你就算好學之人啦!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孔子說,就是讓父母只需要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說,你先別問自己能為父母做什麼,首先能做到自己不要讓父母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這個生病,偶爾是免不了的,你生病的時候,父母為你憂心,其他都不需要。從今天來說,你工作也不用父母操心,找女朋友也不用父母操心,買房子也不用父母操心。不用父母為你拼爹,更不用擔心你學壞吸毒什麼的,對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時候憂心一下。小夥子!恭喜你!你不用為父母做什麼,你已經很孝啦!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新東西不是你沒聽說過的,而是你聽過很多遍,卻從來沒體會到的,不斷回過頭去溫習,不斷地在實踐中觀照,反之於心,這才叫溫故而知新。

天道酬勤,日日不斷之功,勝過一切奇謀巧計。

什麼叫參與政治:自己不要變壞,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政治貢獻了。

未來就在歷史裡。我們社會上每天發生的事,歷史上都發生過千百次,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所以熟悉歷史,就能預知未來。

只管耕耘,不管收穫,

安心做事,接受結果。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恭喜你!你就算好學之人啦!

溫故而知新,關鍵在溫故。不溫故,則無以知新

天下之義理無窮,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新東西不是你沒聽說過的,而是你聽過很多遍,卻從來沒體會到的,不斷回過頭去溫習,不斷地在實踐中觀照,反之於心,這才叫溫故而知新。

心存敬念

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

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

如孟子所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侈靡》,就是管子的奢侈理論。管子說,富人一定要奢侈,富人奢侈,窮人才能賺錢嘛!財富就重新分配了。所以他提出了著名的“雕柴畫卵論”,說那富人家燒柴,最好雕上花再燒,富人家煮雞蛋,最好畫上彩繪再煮。這樣窮人就可以來雕柴畫卵掙錢嘛!鼓勵消費,拉動內需,管子早就明白,而且用這辦法幹了好多大事。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聰明的人常常不夠勤奮,

地位高的人往往恥於下問。

能言善辯,只是壓制人一時,人家當時辯不過你,或屈服於你。但心中並不舒服,其後必有反彈。而且人一旦口才太好,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強詞奪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禍,或惡語傷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曾國藩說,讀書能轉人之性,甚至說讀書能改變骨相。

自己的修養,要溫良恭儉讓,不要自以為了不起,處處壓人一頭,越是有功勞、有能力、有權勢,越是謙遜。

好學的四條標準: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斷之功,溫故而知新。

為善去惡是格物,而後才致知。

有本事的人也不怕錯過機會,因為知道機會從來都不缺,缺的是認識、是本事。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強詞奪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禍,或惡語傷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知道不是懂得,做到才是學到。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學無止境,不是還有很多東西沒去學,是已經學過的,90%沒去做,做了的,80%沒做到。沒去做,沒做到,就沒體驗過,沒證悟到,實際上壓根沒學到。一說學無止境,就盲目地去學“新東西”,唯恐落了後。卻不知道“老東西”自己根本沒會過。

感恩的心,就是要有零期望。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看見那樣高的牆,我就該繞開走。這樣的話很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要坐在屋簷下,萬一瓦片掉下來砸到呢?“百金之子不騎衡”

志有定向,氣血充足,每天都想著怎麼進步,日日不斷地學習,日日不斷地自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像登山一樣,每天都登一步,過幾年你看他,他已經高明得超乎你的想象,完全不是你過去認識的他了。

小人呢,一天接一天地混,渾渾噩噩,沒有志氣,只是被物慾牽引,或者說被所謂的“機會”牽引。今天覺得這兒有利益,明天覺得那兒有好處,兜兜轉轉,盤旋而下,心氣日益消磨,漸漸變得愚昧不肖,一步低似一步,過幾年你看他,已經是朽木不可雕也。這個要十分警醒啊!進步來自於積累,最驚人的改變,是積累的改變。同樣,退步也來自於積累,最驚人的墮落,是積累的墮落。所以一定要不停地學習,一定要每天都進步一點!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生知安行的本質,在於不這樣去行,他就不安!好像我修煉這“日日不斷之功”,每天早上寫華杉詳解。很多朋友說:“你真能堅持!真有毅力!”其實這不是堅持,不是毅力,是成了習慣,一天沒寫就不安,就難受。你看那每天跑步,每天能跑半程馬拉松的朋友,他也是生知安行,一天不跑他心不安!靠毅力堅持,是堅持不了的,是靠生知安行。

學知利行的人呢,學習了交通規則,知道了,他也老老實實遵守。困知勉行的人呢,遇到過危險,出過事,學乖了,遵守。困而不學的人呢,遇到過危險,出過事,他也學“乖”了,下次過馬路,小心張望,但是一看左右沒有車,他還是要闖紅燈,還是不走斑馬線。

君子戒慎恐懼,小人無所忌憚——無解!

學習是一輩子幹的事兒,也是謀生之內的事兒

王陽明說

“生而知之”表示每個人天生都具備良知;“學而知之”表示人的良知,因為私慾的產生而被遮蔽了,需透過學修才能顯發本自具足的良知。

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良知良能,知行合一,儒家的“學習學”,都在這幾個詞組裡面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