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書林伐檀】《論語》之思

由 歌迷大聯歡 發表于 運動2021-10-27
簡介問題5:在《論語·學而》中為什麼當子貢引用了《詩經》的話之後,孔子才說“始可與言《詩》已矣

伐檀是什麼詩

問題1、2。“無友不如己者”字面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什麼是不如自己的人?跟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否有矛盾之處?

解答:一直以來大家對“無友不如己者”的含義都存在爭議,我更認同朱熹的說法。他在《論語集註》中是這樣說的“無,通毋,禁止辭。與不如己者為友,無益有損。”他認為“無”和“毋”相通,是禁止的意思,朋友是幫助自己增加道德修養的,如果他不如自己,那麼這樣的朋友沒有益處,只有損害。那什麼是不如自己的人?

有的學者認為是道德不如自己,有的學者則認為是才能不如自己,說法不一,似乎都有道理。但筆者認為是道德不如自己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在《論語》中,多次記載了孔子關於交朋友的言語,最經典的便是“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這段話的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類,有損的朋友亦有三類。和正直的人為友,和守信的人為友,和多聞有廣博知識的人為友,便有益了。和慣於裝飾外貌的人為友,和工於媚悅面善態柔之人為友,和能巧言口辯之人為友,便有損了。”(選自錢穆《論語新解》)從孔子判斷益友,損友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多聞”,其餘五點全與道德無關。特別是判斷損友的標準,更無一不是從道德角度出發的。所以可以把

“無有不如己者”理解為孔子勉勵自己的學生不要和道德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意為:“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師了。擇其善的從之,不善的便改。”這個可能初看上去會有些與之前“無友不如己者”相互矛盾的地方。剛說要找道德比自己好的人為朋友,可以促進自己,這裡又說要向眾人學習,每個人身上都有長處。

但仔細讀來發現針對的點,出發角度不一樣。錢穆在《論語新解》中是這樣寫道:“三人行,其中一人是我。不曰三人居,而曰三人行,居或日常相處,行則道途偶值。何以必於兩人而始得我師,因兩人始有彼善於此可擇,我縱不知善,兩人在我前,所善自見。”

三人同行而不是三人相處,“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這便是與不同品性的人相處,潛移默化中會對自身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三人同行”不意味著一起相處,可能只是一面之緣,但他們的行為被你所見,你懂得如何去評判“善”與“不善”,進而不斷完善自身。此則為孔子以人道為重的重要體現。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可知道無不在,惟學則在己。能善學,則能自得師。所以這兩句並不存在矛盾之處。

問題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我們平時都說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為什麼曾子說:“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

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是這樣解釋“忠恕而已矣”:盡己之心以待人謂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謂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所欲所惡,與他人之心之所欲所惡,無大懸殊。故盡己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惡者施於人。

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實一本之於我心,

而可貫通之於萬人之心,乃至萬世以下人之心者。而言忠恕,則較言仁更使人易曉。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則是學者當下之工夫,人人可以為力。

他還認為孔子告曾子以一貫之說,曾子是一性格敦篤人,自以其平日盡心謹慎所經驗者體認之,當面一唯,不再發問。《中庸》曰:“忠恕違道不遠。”孔子亦自言之,曰:“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曾子以忠恕闡釋師道之一貫,可謂雖不中不遠矣。而且孔子歿時,曾子年僅二十九歲,正值孔子三十而立之階段。平日為學,極盡心,極謹慎,極篤實,所以才有此句。

但錢遜、周予同等卻支援曾子的觀點,周予同認為:“己立己達,盡己之謂也,忠之事也。立人達人,推己及人之謂也,恕之事也。”“忠恕二字,千頭萬緒,究其實際,卻只是盡其在我與推己及人二義,皆只是仁之二面”錢遜指出,恕是孔子之道的核心精神,忠與敬相連,恕代表愛人,忠恕之道正體現了愛敬之心,而愛與敬又是“仁”與“禮”精神的基礎與體現,是孔子的一本萬殊之道。也就是說,錢遜強調愛敬之心與孔子一本萬殊之道的密切關係,而忠恕這一行為要求,正是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筆者還是更贊同錢穆的觀點。

問題4:孔子說“君子不器”,這種教育思想放在培養專業人才的當今還能被繼續發揚下去嗎?

“君子不器”的被大部分人理解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於“道”,就要從永珍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近代科學日興,分工愈細,專家之用益顯,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知識資訊爆炸式的增長,此種情況下想成為全才更是難上加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有人國學今用認為:“君子不器”是針對為政者提出的要求,為政者不應當只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換言之,孔子是反對“專家治國”反對“技術官僚”的,儒家是反對“專家治國”反對“技術官僚”的。

為政者必須兼通天地人,把天道、地道、人道打通了,才可能準確地施政

。確實筆者認為畢竟一個政策的實施影響的不是一個人,可能上千,上萬。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相應的你的責任越大,你的能力也要更強,才能造福百姓。

但就算我們現在只能不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成為相關方面的專家,我們也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識,這樣能減少人因為過度鑽研而把學問訓練成機械,所以就算現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依舊需要多看多學各方面的知識。

問題5:在《論語·學而》中為什麼當子貢引用了《詩經》的話之後,孔子才說“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貢說:“貧人能不諂,富人能不驕,如何呀?”先生說:“這也算好了,但不如貧而能樂道,富而知好禮,那就更好了。”子貢說:“《詩經》上曾說過: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這意思嗎?”這裡孔子僅言無諂無驕不如樂道好禮,而子貢悟及此詩,知一切事皆如此,不可安於小成而不自勉於益求精進。  正體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貢正是做到了舉一反三,所以孔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親愛的簡友們,這個是我初入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份小作業,為了作業的專業準確度,引用了很多關於論語解釋的書,可能看起來不是很容易懂,但

如果自己去讀論語會很有趣的。

對於像跟我一樣不太懂的人,推薦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

呢,解釋

通俗易懂。

如果家裡有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看的一些當成小故事說給他們聽呢,也是很有趣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