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廊坊農業叫響“廊”字號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運動2021-10-24
簡介近年來,我市堅持“大產業抓小品種、新產業抓大基地、老產業抓新提升、強產業抓固根基”,突出“延伸產業鏈、築牢組織鏈、打造創新鏈、強化安全鏈、完善服務鏈”,加快推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做強廊坊農業品牌,一張張“廊”字號亮麗名片,走出廊坊,叫響

廊坊的廊可以組什麼詞

廊坊農業叫響“廊”字號

廊坊日報訊

“看這胡蘿蔔,甘甜多汁,一口咬下去又甜又脆。這小胡蘿蔔不僅暢銷全國,還走出了國門。”近日,在“中國胡蘿蔔之鄉”永清縣大辛閣鄉,前來採購的客商陳明君說。

從上世紀70年代,永清縣開始種植胡蘿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成長為區域品牌。小小胡蘿蔔濃縮了廊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

近年來,我市堅持“大產業抓小品種、新產業抓大基地、老產業抓新提升、強產業抓固根基”,突出“延伸產業鏈、築牢組織鏈、打造創新鏈、強化安全鏈、完善服務鏈”,加快推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做強廊坊農業品牌,一張張“廊”字號亮麗名片,走出廊坊,叫響全國。

產業調整調出“廊”字號特色農產品競爭力

11月初,平坦的胡蘿蔔地裡,張愛紅正在忙活著種下半季的胡蘿蔔,“別小看這胡蘿蔔,它給我們家庭帶來了大變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今年的胡蘿蔔收成不錯,1畝地收1。2萬斤,1000多畝的收成已經銷售一空了。”大辛閣村是傳統蔬菜種植村,說起胡蘿蔔的歷史,大辛閣村村委會主任韓伯成打開了話匣子。

永清地處永定河流域,半沙半膠的土地適合胡蘿蔔生長。從1997年,永清陸續開始有農民種胡蘿蔔,這裡出產的胡蘿蔔又甜又脆,銷路很好。當年,大辛閣村“兩委”審時度勢,投資10萬元,在村西建起了佔地10畝的“大辛閣瓜果蔬菜批發市場”。小胡蘿蔔催生了大市場,大辛閣村的胡蘿蔔不僅走出京津冀,還銷往俄羅斯。

永清胡蘿蔔的成長史,只是廊坊農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我們就認‘文安雜糧’,質量好,吃得放心。”文安居民馬秋水在文安生活了50多年,她說,“吃雜糧是一家人身體健康的保證,我們尤其愛喝雜糧粥、貼餑餑。”

近年來,文安縣種養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累計調減籽粒玉米6萬畝,新增豆類、雜糧面積2萬畝,新增薯類面積1。7萬畝達到3。42萬畝,鮮食玉米、青貯玉米麵積超過4萬畝,飼草面積增長近萬畝,中草藥、特用花卉面積達0。2萬畝,高檔苗木面積新增3。896萬畝。

近年來,我市依託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產業鏈開發,形成以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的品牌農業建設格局。以“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高效化”為標準,突出環京津、環城市、沿高鐵高速和生態功能區,著力發展蔬菜、水果等特色經濟作物,擴大高品質、高附加值農作物種植規模,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高效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1箇中國馳名商標、1箇中華老字號、84個農業知名品牌,綠色食品認證企業32家,年產量47795噸,認證產品數206個。

品牌戰略推進顯成效。“永清蔬菜”入選河北省名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永清胡蘿蔔、永清蔬菜”入選河北省區域公用品牌,“永清葡萄、永清黃瓜”入選廊坊市區域公用品牌,“永清胡蘿蔔、永清大蒜、永清黃芽韭菜”成功建立國家地理標識產品品牌,農產品商標註冊品牌240多個。建立“胡蘿蔔、設施蔬菜”2個省級特色產業優勢區,建立“生豬、黃瓜”2個市級特色產業優勢區……

“文安雜糧” “燕參”“農道旭源” “普春”“興蘆”、利珠香油等一個個“廊”字號品牌叫響全國,廊坊特色農產品競爭力越發強勁。

體制機制創新 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農業要有大作為,需要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今年準備擴大養殖規模,這不,正在建羊舍。這幾年不斷摸索,種養結合的迴圈經濟模式,讓我對未來信心滿滿。”11月4日,文安縣大圍河鄉陳波家庭農場院裡一排柳樹在風中搖曳,柳樹一側的羊舍內,300只品種羊活蹦亂跳。

陳波,今年48歲,從2012年轉型搞起了種植養殖。如今8年時間過去了,陳波的家庭農場形成了產業鏈模式,並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先後被評為市級、省級“家庭農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等稱號。陳波家庭農場的成長經歷,濃縮了我市近年來加快最佳化農村生產力佈局,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的發展成果。

文安農民專業合作社起步於2008年左右。2018年,文安縣被農業農村部批准為“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土地流轉逐步規範,農業規模經營迅猛發展。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紅薯、油桃、西甜瓜等特色農業種植,形成了“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的種植模式。截至目前,全縣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960餘家。到目前為止,共有市級示範社6家,省級示範社1家。

深秋時節,香河縣劉宋鎮國家溼地公園中,萬畝荷塘雖然早已過了荷花觀賞的季節,但仍有不少遊客在荷塘裡遊玩,一片歡聲笑語。

據介紹,每年的6月至8月,劉宋鎮萬畝藕荷基地都會吸引遊客前來賞荷,遊客最多時達到50餘萬人次。目前,劉宋萬畝荷塘已經發展成為北方平原單體面積最大的蓮藕種植基地,旅遊高峰期最高日客流量達到1萬人次,荷塘所處的慶功臺村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近年來,我市圍繞打造了農旅“後花園”,探索“農業+”發展模式,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旅,規模化生產及品牌培樹,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透過發展深加工產業,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生產效益;透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湧現出了一批休閒旅遊農業基地,提升了我市特色農業的影響力,為逐步確立區域品牌農業奠定了基礎。

我市先後建立了6家國家級、50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企業列入“河北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2020年市級龍頭企業前三季度完成銷售收入430億元。建立了1箇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固安縣周家務村),14個國家級、28個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企業,1個國家級、7個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國家級、6個省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5個省級最美休閒農莊,1個河北省十佳現代休閒農業園,2020年上半年全市休閒農業收入超過4億元。

高新科技為品牌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現在種菜真省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咱有了新技術、新機器,種菜不用看老天爺臉色了,科技讓咱收入穩定了,心裡也踏實了!”固安順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楊茂宏在四季溫室大棚裡笑著說,自己還能“大幹二十年”。

而在大城縣南趙扶鎮楊家口村,今年正式開啟了推廣面積為1000畝的小麥深松、玉米遁耕高科技示範田專案,將“紫優5號”功能營養小麥品種,和旋鬆一體機耕層最佳化技術,進行良種良法和農藝農機結合,發展功能營養高質量農業。近年來,面對當前土壤退化戰,地下水超採等現實問題,南趙扶鎮主動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和馳向集團對接,確定了楊家口村為千畝小麥種植基地,發展安全、節水、增產農業。

多年來,我市立足科技發展現代農業,向豐產增效技術要效益。不斷推廣果品、蔬菜、紅薯、雜糧等新品種,水肥一體化、物聯網技術、害蟲性誘劑防治、智慧對靶噴藥、新型農膜利用等技術……猶如一個個魔法,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以“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高效化”為標準,突出環京津、環城市、沿高鐵高速和生態功能區,著力發展蔬菜、水果等特色經濟作物,擴大高品質、高附加值農作物種植規模,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高效發展。

同時,積極推進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立,加快食用農產品追溯平臺建設,推行投入品記錄制度,強化產品監測和質量追溯。按照科技高階、標準高階、品質高階、品牌高階要求,全面推行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模式,實現優質優價,推動全產業鏈延伸、全價值鏈提升。

“燕參”“農道旭源”“文安雜糧”“普春”“興蘆”“凝翠”等一個個農業品牌逐漸叫響……

(記者 閆瑋 通訊員 劉孟哲 編輯 李雨穎)

推薦文章

  • “雕蟲小技”中的“蟲”是什麼?難道真是小蟲?你太小瞧古人了

    “雕蟲小技”中的“蟲”是什麼?難道真是小蟲?你太小瞧古人了而“雕蟲”指的是雕刻蟲書,雕蟲就是一種刻字的技手法,雕就是刻畫,而蟲是字型,蟲書是我國古代篆字中的一種,這種書體看起來十分像鳥蟲的形狀,這種蟲體,如今不常見了,但一種花鳥字,還是可以見到的,在民間還在使用,逢年過節,在一些廟會、集市上可以看...

  • 橙黃橘綠時,宋代柑橘與飲食文化

    《武林舊事》卷三記載重陽一種“調味水果拌”,風味更加複雜:“以蘇子微漬梅滷,雜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顆,名曰春蘭秋菊”...

  • 秋季裡見到它,一定要買別猶豫,和紅薯煮成粥,比小米粥還營養高

    玉米糊糊是農村人常吃的一種主食,其實玉米糊糊就是玉米糝做成的,玉米磨碎了之後的糧食,現在很少有人天天吃它了,不過人也是奇怪,越長大越生活的好,就越想念以前的味道,我現在在家時不時的自己做玉米糊糊吃,放些甜甜的紅薯進去,真是太美好了,其實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