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由 史公子 發表于 運動2021-10-17
簡介更為尷尬的是王莽的幣制改革,土地改革還可以說對於百姓是有利的,但是幣制改革就屬於王莽胡來,純粹是為了建立威信,王莽的幣制改革其實是要取消便於攜帶的“圓形方孔”錢,進行刀幣等銅錢的鑄造

煮木為酪什麼意思

上一篇說到王莽吸取教訓,立了小孩子漢平帝,王莽操縱大權,後來漢平帝病死,王莽加快了奪取漢室皇權的速度,立兩歲的孺子嬰為帝。王莽利用自己在民間的賢明,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的禪位,歷時八年,王莽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終於登上夢寐以求的那個位子。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王莽素有賢明,接受昏庸的漢帝禪讓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但是王莽又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

這就要說一個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王莽改制”。有人說王莽是穿越人士,他的好多理念和現在差不多,那麼咱們來看看王莽究竟對那些方面進行改革呢,又是因為什麼造成的天怒人怨的呢?王莽的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首先說王莽土地改革引起什麼反響呢。對於土地的改革,王莽可以說是開了歷史倒車,居然要恢復“井田制”,什麼叫“井田制”呢,並不是有些人吹噓的那樣,只是把土地收歸國有,私人不得對土地買賣,這個方法好嗎?可以說好。但是在王莽時期並不合適,雖然王莽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具體實施起來不行,西漢末年漢族家族、豪強林立,私畫井田,造成強者搶佔田地無數,弱者沒有田地所耕。西漢時期“井田制”已經廢除了幾百年,豪強、貴族私產無數,王莽實行井田制得罪了一大批豪強、貴胄,所以對於西漢末年的土地兼併非但沒有任何緩解,而且還因為這個愈演愈烈。王莽的井田制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失去了自己本來的名聲,還得罪了那麼多的地主貴族,好多人都起兵反對王莽。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更為尷尬的是王莽的幣制改革,土地改革還可以說對於百姓是有利的,但是幣制改革就屬於王莽胡來,純粹是為了建立威信,王莽的幣制改革其實是要取消便於攜帶的“圓形方孔”錢,進行刀幣等銅錢的鑄造。但是由於王莽經常朝令夕改,是的幣制改革並不順利,而且每次改革都是把錢幣不斷縮小,這其實就是王莽在變相掠奪百姓的財富,這就引起了百姓的不滿。也造成了通貨膨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改革的錢幣得不到百姓的承認,這也是王莽幣制改革失敗的原因。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王莽幣制改革的錢幣

王莽企圖用改革的方法回到儒家的嚮往的“禮治”時代,所以一直想要按照西周時期的周禮制度來達到治國安天下的理念。但是王莽只是對於恢復西周時期的稱呼比較嚮往,對於實際內容以及政策並不關心,不考慮上古時期的理念與現在是否相同,而且在推行這些政策遇到反對的聲音之後,有以嚴刑峻法強制推行,加劇了社會的動盪。因為王莽不求實際,朝令夕改,他之前的名聲被他揮霍一空。

王莽的改革造成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的事情也是有很多,天下“反莽”浪潮高漲,出現了赤眉、綠林為主的起義軍,後來隨著起義軍的發展壯大,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綠林軍所殺。

王莽——走向毀滅之路

王莽幣制改革的錢幣

王莽的失敗應該是源於他稱帝之後的天真,王莽可以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於治理國家沒有任何的天賦,在饑民遍地的時候,想的不是賑濟災民,而是要讓災民來京城附近”煮木為酪‘,在百姓流離失所之際,竟然異想天開的讓百姓吃木頭,百姓怎麼可能不揭竿而起呢。王莽的失敗是必然的,在稱帝之後沒有人可以壓制住他,王莽就揭下了身上那層偽裝的面具,恢復本性,而且王莽的改革可以說完全是“腐儒之見”所以他不失敗誰失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