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由 亞傑愛家鄉玩那 發表于 運動2021-10-10
簡介"從治天事到治民事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馬端臨能夠在編纂檔案文獻時認識到歷史發展的本質,使得《文獻通考》較其他史料更加具有連貫性和進步性

檔案文獻編纂怎麼展開

宋元之際,戰爭頻繁。著名史學家馬端臨便出生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在二十五歲之前,飽受戰爭之摧,奸臣之苦,在逃亡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底層人民賦役繁重、流離失所、命如草芥、苦不堪言的悲哀。

他在二十五歲之後,又因為南宋遺民的身份,深受種族歧視的迫害和元朝官吏"輕視學舍,厭鄙儒生"的屈辱。儘管馬端臨在元政權力主漢化後曾受朝廷之邀出任山長或教授,可故囯情深卻眼見著宋朝覆滅的慘狀,馬端臨最終選擇了甘於以遺民身份自居,默默從事學術研究,以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文獻通考》正是這樣一部嘔心瀝血之作。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父親馬廷鸞的"宇宙之為天下裂,豈一朝一夕之故"的思想,對他進行檔案文獻編纂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端臨認識到,歷史不斷地發展變化,而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客觀形勢。因此,他特別強調典章制度要因時而宜,批評那些書生不識變之論也。

他在編纂檔案的過程中時刻注意追本溯源,觸及歷史發展的規律,並據此提出:"陶唐以前之官,所治者天事也;虞夏以後之官,所治者民事也。"從治天事到治民事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馬端臨能夠在編纂檔案文獻時認識到歷史發展的本質,使得《文獻通考》較其他史料更加具有連貫性和進步性。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馬端臨創立新的提要編輯體例--輯錄體,編撰出參考價值很高的專科目錄,使得《文獻通考》體例煥然一新,篇目破舊立新,集著述之大成者。全書一律以文、獻、按的順序編排。

"文"的部分本於經史,參佐會要,擷取百家傳記,凸顯了一種求實精神,所以用"文"來客觀地敘述史事;"獻"雖然輯錄自奏疏、評論、燕談和野史,往往是一己之見,不一定客觀、準確,有商榷的餘地,但爭論有助於辨明是非,多視角審視有助於考訂得失,所以"獻"用於"論事。馬端臨的按語往往綜合各家之說,說明歷史原委,對羅列史實作出小結,表達自己獨特見解,是全書的靈魂。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為了區別文、獻、按三者不同的史學性質和史料價值,馬端臨又充分利用了書寫位置這一要素,將用以敘事的"文"一律頂格書寫,論事之"獻"中臣僚奏疏低一格寫,諸儒議論則低兩格寫,"按"則多標右於文首,因原書豎排,針對右邊若干史料作岀小結。這種逐級遞減的文例,不但擴大史料容量,融會貫通,集著述大成,而且自成一家之言。

馬端臨在書中綜合分析法,綜合諸家之說,層層剖析,追根源,既有批駁之論,又有獨立見解。他在編纂史料判斷是非,評介分歧釋疑解惑,糾謬正誤明其原委。

例如在"五服之制"問題的編纂中,馬端臨在贊同"有服者皆不可不祭"說法的基礎上參考《禮經》和諸儒註疏之說,提出"不可膠於一說也。"他在綜合諸家之說時,面面俱到,不偏不倚,對所引諸家之說,層層剖析,有破有立,他首先引用諸家之說,再指出爭論雙方的論點異同,接著分析雙方的錯誤,說明問題的由來,最後提出自己見解,權衡是非,辨析真偽,取長補短,明察秋毫。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馬端臨講求會通因乃之道,在《文獻通考》的敘述方式中強調融會貫通,其二十四考及其子目錄皆分別按時代順序編排史料,一氣呵成,一目瞭然。在所引史料中強調通古今,對史實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同時,他在編纂檔案文獻時善於比較,擇善而從。例如對於孝廉問題的收錄,他不但從時期進行"孝廉"的比較,將有"實行"的孝廉和"無實行"的孝廉區別對待,同時將孝廉產生、演變、名存實亡的過程展現出來,在比較中發現分歧,必求其故,從而使每一個歷史事件都能顯現特點輪廓清晰,底蘊洞見。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馬端臨的比較法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從文獻典籍入手,比較同一事物不同記載。再則以歷史事件為綱,比較其演變過程和特徵。最後從比較中發掘歷史底蘊脈絡。馬端臨的比較法在鑑定史料、對校、本校、他校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說《文獻通考》正是馬氏父子二人,運用比較法完成的善作。在我們對史料進行編纂時,各個朝代統治思想的變易與差異,政治權力的或起或落,經濟重心的突出或隱微,都需要透過比較法進行鑑別和記錄。

一部由私人編纂的史書:《文獻通考》的編撰思想

《文獻通考》的旨趣在於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探討會通因乃之道,講究變通張弛之故,完成明備精審之著。在思想上,他重視民生,輕徭薄役,肯定變法,賑饑濟困。在文體上,他承前啟後,重點突出,彌補缺失,層次井然。這書是私人修史,比國家主導的修史有了更多的主觀性與客觀性。同時,他又是一部為總結宋亡原因,渴望找出歷史規律,會通古今的著作。

正是因為馬端臨親身經歷了大宋王朝的滅亡與元朝初期的民族歧視。後人在字裡行間,似乎都能看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亂世悲涼。《文獻通考》視野廣闊,議論雄勁,筆鋒犀利,瀟灑自如,就事論事。在眾多史書中脫穎而出,其文體文風,亦一枝獨秀。無論是豐富的史料還是精闢的議論,都有明確的目的性與建設性,為中國史學發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因此《文獻通考》的深度與廣度,超越許多典章經制之作,是一部異彩紛呈的文獻鉅著。

推薦文章